预制的房屋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52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由可移或预制板条框架部分构成的房屋结构,包括墙体及/或地板及/或屋顶的板条框架,该墙体框架由若干一一均有框边构件的相似墙体板条框架部分构成,且该墙体板条框架部分与各邻接的墙体板条框架部分之上述框边构件配置得成间隔关系,从而,所述墙体板条框架部分可与介于上述框边构件之间的连接构件相互连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的房屋体系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结构及装配式房屋的构造与安装。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使用预制的钢框架特别是用矩形空心型钢框架构件所构框架之装配式房屋。但其他部分金属框架构件例如多孔槽钢、工字型钢、Z字型钢及如此之类,只要适宜也可使用。为房屋配备简单而又节省费用的钢框系统以利用钢制件特性的优点而便于工厂精确生产预制件的多种施工方法已有人提出。便于生产预制件这一特性,有可能提供在施工现场在较短时间内由较不熟练的工人就可以安装妥当的带螺栓的框架,也可能构成支承屋顶的开放式结构,而在屋顶下,后续施工步骤例如加装辅助设备、修整、刷漆等等,皆可在所支承的屋顶下完成。虽然已有许多方法提了出来其中一些也已商品化,但工厂所预制的框架及在施工现场连带螺栓式的安装,尚未向施工者提供足以同主导房屋建造方法的常规式施工现场木材构架技术相抗衡的优越性。目前所用建造方法的另一缺点在于:难以更改已订的备料计划来适应各种个别需求,同时,还难以做到迅速地精确估算新结构的建造成本,而对各种个别需求所备的设计方案迅速估算成本,就更难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缓减至少一个上述缺点,并对房屋结构及-->装配式房屋的构造与安装提供可靠而有效用的改进措施。鉴于上述考虑,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广泛存在于由包括墙及/或地板及/或屋顶等的板条框架的可移式预制板条框架部分所构成的房屋结构中,该墙体框架由多个一一均有框边构件的相似墙体板条部分构成,该墙体板条框架部分安装得与邻接的墙体板条框架部分的框边构件成间隔关系,从而,该板条框架部分即可与固定于上述框边构件之间的连接构件互相连接。框边构件适当包括一些在板条框架部分的上下两未端之间延展的直立构件,这样,在各区段的未端处形成荷载路径,使得所进的屋顶、墙体及地板等的荷载直接传送到底层地板上或地板支承件上。不过,若更理想一点儿,框边构件可以是分别各在上下与板条框架部分的未端相连且从这些未端往外突出的制成品。连接构件最好独立于框架部分而制作,但若更理想一点儿,则可与板条框架部分结为一体。可移式预制地板框架及屋顶框架,最好也由多个一一均有框边构件且安装得成紧密间隔关系的相似板条框条框架部分构成,从而,它们即可与固定在它们之间的连接构件互相连接,并与把地板壁及屋顶框架连接在一起的共用连接构件适当地彼此连接。另外,地板板条框架和墙体板条框架之部分最好是矩形框架部分,且它们在框边构件之间的大小相同,这样,互相连接的地板板条部分与墙体板条部分之间的空隙,就可被延伸在与板条框架部分为直角处的各自为垂直的栅格平面均分。这样配置能使房屋结构分区段稳固安装,各区段的宽度与板条框架部分的宽度对应。另外,板条框架部分的宽度最好与一片或多片屋顶板材的有-->效跨度相等,从而屋顶板条框架部分可被与全天候有关而有效跨盖各栅格平面的屋顶板材所遮盖。这样有助于工厂制作标准宽度的由屋顶遮盖的板条框架部分,且会形成一个供所有墙上管道沿着行走的栅格,这些管道不会使屋顶部分条不相配合,而这些部分条也可按照栅格以统一的方式向所有这种结构的屋顶板条框架部分固定供应。而且,在板条框架部分制为梯型框架的情况下,所有墙体框架及地板框架的梯级框架构件长度均可标准化,而所有对应搭设的屋顶板条框架构件所用较长的梯级框架构件也可标准化。地板的、墙体的及屋顶的板条框架部分,最好包括延续不断伸展得邻接各自对应的垂直栅格平面的框边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连接构件是夹在框边构件之间的钢板。这些连接构件上均有其穿透的螺纹小孔,通过邻接的板条框架部分中的邻接框架的上述构件而穿入小孔中的螺栓,可伸展得把该邻接板条框架部分与该连接构件彼此连接起来。适宜的做法是,框边构件为矩形剖面构件,而连接构件的厚度等于该矩形剖面构件厚度的一半。这样配置便保持连接着的框架在拐角连接处的进料路径同心。若要替换,连接构件可为带双头螺栓的板状构件,该螺栓的双头伸出,穿过制于板条框架构件中的小孔。当然,其他方式的机械紧固件也可用来替代螺栓式连接器。框边构件还最好是空心的箱形构件,或是结合处有连接构件的合成空心箱形构件,且最好连接螺栓仅穿过邻接的箱型构件之壁而旋入连接构件的螺纹小孔中。然而,若更理想一点儿,带有管状压缩分隔器的较长的螺栓,就可以完全穿透框边构件。另外,板条框架部分最好制得带有若干横的或梯级的、由一个扭固联接器附连在-->框边构件上的坚硬构件,以便免去因框边构件与梯级构件之间瞬时位移而需的对角支撑。若更理想一点儿,可把整个房屋框架安装得支在一个临时平台上,从而,地板支柱可从连接构件中悬垂出来继而固定在适当的基座中。然后,可拆去临时平台,让房屋结构由支柱支承。也可换用墙体框架部分来替支柱支承高架地板框架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广泛存在于其提供的分别设计各结构的方法中,该方法包括:形成一套墙体栅格,其栅格线间隔等于标准的屋顶板条之有效覆盖宽度;通过使所有的外承墙沿栅格线伸展之方式来设计地板图样;让所有的排水沟路线及屋脊线沿着栅格或栅格对角线沿展而设计屋顶图样。    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方面广泛存在于制作排水沟之沟槽的一套方法中,它包括:形成在各相邻的下斜屋顶盖板或盖瓦之末端下相应的挡水槽;形成每条挡水槽,使其带有一条沿着暴露的外缘而向上折的边,并形成伸展得把排水沟中各相邻之上折边盖住的覆盖构件。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易理解及付诸实施,特参照展示本专利技术各典型实施例之附图而加以说明,其中:图1是已完成之一部份房屋结构的透视图;图2(a)至2(f)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框架构造技术的一个推荐方式之一组图;图3显示一个典型的框架分隔器;-->图4显示一个典型的高架地板接头;图5与图6显示屋顶与屋顶壁的连接构件;图7是典型的屋顶框架结构透视图;图8与图9展示从墙头至屋顶人字脊及至排水沟的连接部;图10与图11显示排水沟接合处;图12显示地板框架与对应栅格线的配合;图13显示墙体框架与对应栅格线的配合;图14显示屋顶板条框架部分与对应栅格线的配合;图15显示各种可加利用的屋顶框架结构;图16f与图16r显示做地板与屋顶的图样设计而用的栅格;图17是另一部份完成的房屋结构透视图;图18是为开发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而设计的营/销结构的推荐形式流程图。如图所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典型房屋结构10,包括由图示实施例中的侧墙板条框架部分12及端墙板条框架部分14构成的周边墙体框架11。该房屋结构还包括地板板条框架型15、天花板板条框架部分16及附加的屋顶板条框架部分17,后者从其所对的天花板板条框架部分16及墙体板条框架部分12的纵长侧缘23处反向地向上伸展,并被与相应的天花板框架部分及屋顶板条部分配合而形成图15所示桁状结构的支撑件18所支承。如图12、13及14所示,所有的板条框架部分都在工厂里制为框边构件19被梯级框架构件20与其相互连接的统一的焊接梯状框架。在如图2至5详明显示的结构中,每一地板、墙体及屋顶等框架的框架边构件19,都被带有螺纹小孔22的连接构件21插在-->其中而隔开,每一小孔均接纳穿透墙体框架部分14及地板框架部分15之邻接壁24的那些对向螺栓28。这些螺栓位于其所对板条框架部分的板条安装面之间的中心线上,从而,每一板条框架部分均可用作右侧或左侧的板条框架部分。从各张图纸中会看出,房屋结构10包括由螺栓连在一起而构成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由可移或预制板条框架部分构成的房屋结构,包括墙体及/或地板及/或屋顶的板条框架,该墙体框架由若干一一均有框边构件的相似墙体板条框架部分构成,且该墙体板条框架部分与各邻接的墙体板条框架部分之上述框边构件配置得成间隔关系,从而,所述墙体板条框架部分可与介于上述框边构件之间的连接构件相互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被连接端部框边构件是主要承重构件,它形成基本为直线的荷载通路,以便将屋顶、墙体、地板荷载直接传递到位于被连接的所述框边构件之下的地板支承设施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构件为可使每相邻板条框架部分可以机械式地紧于其上的板状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板状构件制得带有穿透它的螺纹小孔,每个所述螺纹小孔之长度能使从该小孔每端插入之反向连接螺栓有效固定住。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板之厚度等于每一相邻框边构件厚度之一半。6.如以上各条权利要求中任一条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地板、墙体、屋顶的板条框架部分包括介于框边构件外表面之间的具有共同尺寸的矩形板条框架部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被连接的地板墙体与屋顶的板条框架部分之间的间隔,被安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尼斯·格马特
申请(专利权)人:莱福特明特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