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易于进行用于修正缺陷像素的激光修复的液晶显示装置、及/或可抑制接触不良及短路的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是依次包括第一基板、液晶层、及第二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第一基板具有绝缘基板、扫描线、数据线、夹在上述扫描线及上述数据线之间的第一绝缘膜、设于上述扫描线或上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共用布线、隔着上述第一绝缘膜而与上述共用布线对向的对置电极、与上述扫描线及上述数据线连接的开关元件、第二绝缘膜、与上述开关元件及上述对置电极连接的像素电极、第三绝缘膜、及设有开口部的共用电极,朝向上述液晶层侧依次配置上述开关元件、上述第二绝缘膜、上述像素电极、上述第三绝缘膜及上述共用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该基板夹着绝缘膜而在多个层中具有电极。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是具备液晶显示面板,且通过控制具有双折射性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来控制光的透射/遮断(显示的接通/断开)的设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液晶取向)模式可举出:使具有正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在自基板法线方向观看时扭转90°的状态取向的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使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面而垂直取向的垂直取向(VA:VerticalAlignment)模式等。而且,自容易获得宽视角特性等理由考虑,使具有正或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面而水平取向,对液晶层施加横向电场的平面转换(IPS:In-PlaneSwitching)模式及边缘场切换(FFS:FringeFieldSwitching)模式等备受关注。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式,每个像素中都配置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等有源元件,实现高画质的有源矩阵型驱动方式正在普及。作为具有TFT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举出具备有源矩阵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有源矩阵基板相互交叉地形成多个扫描信号和多个数据信号线,且在这些交叉点的每一个中都设有TFT和像素电极。在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成为如下的结构:进一步在有源矩阵基板或对向基板上设置共用电极,通过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这一对电极对液晶层内施加电压。作为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有源矩阵基板的一例,可举出具备玻璃基板,形成在玻璃基板上的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TFT等导电构件,透明电极和像素电极的构成(例如专利文献1~5)。在专利文献1的第五实施方式中揭示了如下结构:在具有与FFS模式对应的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经由设在绝缘膜上的接触孔而和像素电极连接的漏极引出布线与供给同共用电极相同的共用电位的辅助电容布线重叠。在专利文献1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例如在由于一部分布线或电极彼此漏电而造成应该成为黑色显示的部分成为亮点的情况下,通过对漏极引出布线与辅助电容布线重叠的重叠部照射激光进行激光熔化,可将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设为相同的电位而缺陷像素成为黑点,从而缺陷变得不明显。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如下技术:在FFS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在与数据信号线重叠的电极的一部分上设置贯穿孔(通孔),确保与其重叠的位置作为激光修复用位置,由此使得进行了激光照射的部位不会再次产生缺陷。在专利文献3及4中揭示了横向电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用阵列基板,其通过四掩模工序而制作,具有在数据布线的两侧露出半导体层的结构。揭示了如下的技术:在该阵列基板中,在半导体层的下部构成遮断光的第一遮断图案,在数据布线的上部构成与数据布线接触且遮断由于半导体层所造成的影响的第二遮断图案,由此可制作并不产生波形噪声的高画质的液晶显示装置。在专利文献5中揭示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是在具有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形成有扫描线、信号线、层间树脂膜、下电极、电极间绝缘膜、及形成了狭缝状开口的上电极)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横跨显示区域的整个面而形成上电极,且在显示区域的周边部与共用引绕布线电连接而作为共用电极起作用,在显示区域中,与扫描线平行地形成共用线,上电极经由接触孔与共用线电连接,因此使横跨显示区域的所有子像素而形成的共用电极的电阻变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21926号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31823号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1-16465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1-20374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11-534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者等人关于将如上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应用于FF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将有源矩阵基板与对向基板贴合,在这些基板间注入液晶后的检查工序、或在有源矩阵基板及对向基板的任一个基板上滴下液晶,将这些基板贴合后的检查工序中修正所发现的缺陷的技术进行了各种研究。此处,所谓具体的缺陷例如可举出如下现象:由于一部分布线或电极彼此漏电,造成应黑色显示的部分的显示单元成为亮点。在产生此种缺陷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将产生亮点的像素成为黑点的修正。图17是第一比较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有源矩阵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8是第一比较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有源矩阵基板的截面示意图。图18表示沿图17中所示的v-w线的截面。第一比较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常黑FF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基板10在绝缘基板11上自绝缘基板11侧起依次具备扫描线12、第一绝缘膜31、数据线13、TFT18、第二绝缘膜32、像素电极16、第三绝缘膜33及共用电极15,在共用电极15上设有狭缝状的开口部15a。TFT18具有栅电极18a、源电极18b、漏电极18c及半导体层18f。像素电极16和漏电极18c经由接触孔51而连接。共用电极15及像素电极16的材料多使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氧化锡(SnO)等透明导电材料、或它们的合金。在第一比较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扫描线12与数据线13的短路、或源电极18b(或数据线13)与漏电极18c的短路等而在像素部产生缺陷的情况下,可通过使像素电极16自TFT18分离,且使像素电极16与共用电极15短路而使像素缺陷变成黑点,从而使像素缺陷变得不明显。然而,像素电极16及共用电极15中所使用的透明导电材料及它们的合金基本上不与激光产生干涉。因此,在使用不透明金属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如下操作:吸收激光能量而熔融,破坏像素电极16与共用电极15之间的第三绝缘膜33而将像素电极16和共用电极15连接。图19是专利文献1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源矩阵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0是专利文献1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0表示沿图19中所示的x-y线的截面。专利文献1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是FFS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依次具备有源矩阵基板110、液晶层140、及对向基板120,有源矩阵基板110自玻璃基板111朝向液晶层140侧依次具备玻璃基板111、辅助电容布线114、第一绝缘膜131、漏极引出布线119、第二绝缘膜132、共用电极115、第三绝缘膜133、像素电极116及取向膜134,且构成为像素电极116配置于比共用电极115靠液晶层140侧。在像素电极116设置有狭缝116a。另外,专利文献1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面板具备栅极总线112及源极总线113,在栅极总线112及源极总线113的交点附近具备TFT118。TFT118具有栅电极118a、源电极118b、漏电极118c及半导体层118f。对向基板120具备玻璃基板121、和玻璃基板121上的取向膜122。像素电极116和漏极引出布线119由接触部153连接,在产生了像素缺陷时,对激光照射部161照射激光,从而能够使由钛等金属构成的辅助电容布线114及漏极引出布线119短路而使缺陷像素黑点化。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激光照射部161与接触部153位于相同位置,因此作为接触部153被限定所需要的电极形状,有源矩阵基板1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是依次包括第一基板、液晶层、及第二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绝缘基板;扫描线;数据线;第一绝缘膜,其夹设于所述扫描线及所述数据线之间;共用布线,其设置于所述扫描线或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上;对置电极,其隔着所述第一绝缘膜而与所述共用布线对向;开关元件,其与所述扫描线及所述数据线连接;第二绝缘膜;像素电极,其与所述开关元件及所述对置电极连接;第三绝缘膜;及共用电极,其设置开口部,朝向所述液晶层侧依次配置所述开关元件、所述第二绝缘膜、所述像素电极、所述第三绝缘膜及所述共用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17 JP 2016-098725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是依次包括第一基板、液晶层、及第二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绝缘基板;扫描线;数据线;第一绝缘膜,其夹设于所述扫描线及所述数据线之间;共用布线,其设置于所述扫描线或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上;对置电极,其隔着所述第一绝缘膜而与所述共用布线对向;开关元件,其与所述扫描线及所述数据线连接;第二绝缘膜;像素电极,其与所述开关元件及所述对置电极连接;第三绝缘膜;及共用电极,其设置开口部,朝向所述液晶层侧依次配置所述开关元件、所述第二绝缘膜、所述像素电极、所述第三绝缘膜及所述共用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是薄膜晶体管,所述像素电极经由不是设置于所述对置电极上而是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上的接触孔,与所述漏电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是薄膜晶体管,所述像素电极经由在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上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膜上的接触孔,与所述漏电极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膜上的所述接触孔配置在与所述对向电极相比更接近所述薄膜晶体管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孔从所述漏电极伸出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膜以包含无机膜、及层叠于所述无机膜上的有机膜而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极以包含下层和上层而构成,所述下层含有除铝以外的金属,所述上层层叠于所述下层上且含有铝,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漏电极的所述下层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孔内,所述漏电极的所述上层配置于从所述第二绝缘膜的端部向所述第二绝缘膜的内侧后退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永润一,原田光德,吉田昌弘,古川智朗,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