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充气的不可再充气式气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17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2:26
不可再充气式气瓶具有压缩气体、液化气或者溶解气体的储存器壳体(100)。分配机构(1)安装在储存器壳体(100)上。其具有直形导道(9),导道具有在储存器壳体(100)中的入口(11)和在其外的出口(13)。一般呈轴对称状的阀(19)安装在直形导道(9)中。其具有轴向活动的操控杆(23)。防充气机构由操控杆(23)的移动起动。其具有一般呈轴对称状的气门(27),气门具有彼此轴向远离的密封区段(36)和接合区段。气门(27)布置在直形导道(9)中,密封区段(36)靠近阀(19)。与气门(27)的密封区段匹配的承座面设置在直形导道(9)的入口(11)处。防充气机构具有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非工作状态,气门(27)的接合区段(37)处于导道(9)的入口(11)与阀(19)之间,在工作状态,密封区段(36)和接合区段处于入口(11)两侧,而气门(27)从密封区段与导道的匹配的承座面相配合的息止位置自由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充气的不可再充气式气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可再充气式气体容器,更特别的是涉及不可再充气式气瓶,气瓶具有能容纳压缩气体、液化气或者溶解气体的金属储存器壳体、以及与该储气筒固连在一起的气体分配机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这种气瓶的气体分配机构。
技术介绍
不可再充气式气体容器广泛用于向各种燃烧装置例如焊枪供给气体。这些容器装满销售,不用于在使用后被再次充气:一旦排空,这些容器一般作为废料处理,不进行任何专门收集。力求制造设计始终较为简单的容器,以方便其制造和降低其成本。不可再充气式气体容器大批量、甚至极大批量制造。对容器设计的任何简化都会带来相当显著的经济效应。工艺技术区分多种类型的不可再充气式气体容器。可穿孔容器,也称为“可穿孔筒”,呈由一般圆柱体形状的金属外壳制成的储存器壳体的形式,具有侧壁、顶部和一般压接固定在外壳上的底部。对储气筒的充气在固定底部之前由外壳下方进行。与可穿孔储气筒相配的燃烧装置配有穿孔轴,穿孔轴在工艺技术中有时称为“撞针”。首次使用储气筒时,穿孔轴在外壳顶部上将外壳穿孔,从而从储气筒释放气体。可穿孔储气筒具有其中最简单的设计。这确保生产成本非常低。这些储气筒一般不配有封闭装置,筒气体不排空则不能将储气筒与燃烧装置断开。可穿孔储气筒有时配有限漏装置,限漏装置在工具意外分离时触发。限漏装置从2015年起在欧洲是强制配置的。所谓“阀式”储气筒也称为“气雾剂壳”,具有储存器壳体,可采用类似于可穿孔储气筒的方式制造储存器壳体,不同之处在于外壳的顶部具有中央开口。这些储气筒具有阀,阀一般通过压接、不可逆地穿过开口固定于储存器。阀式储气筒制造成本更高。但是,在断开燃烧装置时,阀封闭开口,储气筒无需排空。能以类似于可穿孔储气筒的方式给阀式储气筒充气。通常优选在固定所述阀之前由顶部通过开口对筒充气。充气在气体处于液态的非常低的温度下进行。非常少的气体通过气化损失。阀式储气筒一旦排空,可被再次充气,换句话说,可通过阀对筒重新充气。这种储气筒成本低和再充气困难,使得实际上不会这样作。此外,尽管禁止任何再充气,但阀式储气筒差不多始终未配置防充气机构。可穿孔储气筒和阀式储气筒仅适合于低于50摄氏度或约为11巴的相当低的气体压力。实际上,这种压力排除了一些气体组分。对于较大压力,使用“气门式瓶”类型的容器,也称为“阀式瓶”。阀式瓶具有形成气体储存器的金属壳体。储存器壳体一般分成两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一外壳,外壳具有一般呈圆柱形的侧壁和附接于侧壁的帽形顶部。壳体的两部分在其高度的约一半上彼此嵌合,且一般通过钎接或者焊接固定在该相互位置。也存在其储存器壳体以整体制成的瓶。当壳体的外壳为铝制时,尤其是这种情况。阀式瓶具有分配机构,分配机构不可逆地一般通过钎接被固定于储存器壳体。分配机构具有直形导道,直形导道的入口位于储存器壳体中,出口位于储存器壳体外。分配机构还具有阀,阀安装在直形导道中,以控制气体通过直形导道的通道。该阀具有相对于导道固定的主体和能相对于主体活动的操控杆。操控杆可被致动而从阀封闭直形导道的息止位置移动到阀释放所述导道的位置。当燃烧装置连接到气瓶时,操控杆被致动。在断开燃烧装置时,操控杆恢复阀封闭直形导道的息止位置。阀式瓶一般在安装分配机构之后通过分配机构进行充气。充气工具插入分配机构中。所述工具致动所述阀的操控杆。所述阀释放直形导道,从而可使气流到达储存器壳体的内部。在充气工具退出时,操控杆恢复其息止位置。操控杆保持该息止位置,直至在工艺技术中称为“撞击”的气瓶首次使用。阀式瓶制造成本比储气筒高很多。一旦排空,阀式气瓶例如可由使用者再充气。但这是不期望的,特别是出于安全原因。因此,阀式气瓶越来越普遍地配有防充气机构。当连接燃烧装置时,该机构优选地在气瓶撞击时起动。这样可防止任何再充气,而在气瓶在工厂充气时允许补充气体。防充气机构的起动一般通过致动所述阀的操控杆进行。因此,从EP1421304Bl已知一种防充气装置,其具有弹性体制的球,球在阀和导道入口之间被容纳在分配机构的直形导道中。导道具有两个成形成用作球的承座的表面:一个表面位于导道的入口,形成完全承座,此时球封闭所述导道;另一表面间置在阀与入口之间,形成部分承座,部分承座保持球,允许气体通过。最初充气时,充气工具致动操控杆进行一段短行程。球处于其部分承座上。气体可到达储存器。首次使用时,燃烧装置致动操控杆进行全行程。操控杆将球推出其部分承座。在重力作用下,球处于其完全承座附近。气流使球远离完全承座。导道被释放。相反地,沿充气方向,气流使球承靠到总承座上。导道于是被关闭。该装置制造很复杂且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改善现有这种情况。所提出的不可再充气式气瓶具有能容纳压力气体的储存器壳体、以及安装在储存器壳体上的分配机构。分配机构具有:直形导道,直形导道具有在储存器壳体中的入口和在储存器壳体外的出口;阀,阀一般呈轴对称状,安装在直形导道中,具有能轴向活动的操控杆;以及防充气机构,防充气机构能通过操控杆的移动而被起动。防充气机构具有一般呈轴对称状的气门和与气门密封区段相匹配的承座面,气门具有彼此轴向远离的密封区段和接合区段,所述气门以密封区段靠近阀的方式布置在直形导道中,承座面设置在直形导道的入口处。防充气机构具有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非工作状态,气门的接合区段处于直形导道的入口与阀之间,在工作状态,密封区段和接合区段处于入口两侧,而气门自其密封区段与直形导道的匹配的承座面相配合的息止位置自由移动。所提出的气体分配机构具有直形导道,直形导道具有入口和出口。一般呈轴对称状的阀安装在直形导道中,具有能轴向活动的操控杆。防充气机构能通过操控杆的移动而被起动。该防充气机构具有气门,气门一般呈轴对称状,具有彼此轴向远离的密封区段和接合区段,所述气门以密封区段靠近阀的方式布置在直形导道中。与气门密封区段相匹配的承座面设置在直形导道的入口处。防充气机构具有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非工作状态,气门的接合区段处于直形导道的入口与阀之间,在工作状态,密封区段和接合区段处于入口两侧,而气门自其密封区段与直形导道的匹配的承座面相配合的息止位置自由移动。所提出的气瓶和分配机构具有位于导道入口处的单一密封面。无论防充气机构的起动状态如何,该密封面皆可起作用。在防充气机构起动之前,特别是在储存器壳体最初充气时,该密封面可用作气门用的承座。这使气瓶和分配机构的制造大为简化。这还减小分配机构的体积大小。附图说明根据下面参照附图所作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体现出来,附图中:图1以正视图示出不可再充气式气瓶;图2以沿线II-II的剖面图示出图1的气瓶;图3以纵剖面图示出图1气瓶用的气体分配机构;图4是图3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以透视图示出图1分配机构用的气门;图6和7分别以正视图和俯视图示出图5的气门;图8和9分别类似于图3和4,但示出分配机构处于一不同的运行状态;图10和11分别类似于图3和4,但示出分配机构处于一不同的运行状态;图12和13分别类似于图3和4,但示出分配机构处于一不同的运行状态;图14至24分别类似于图3和4,示出用于图1气瓶的分配机构的变型;图25至27类似于图5至7,示出用于图3和4的分配机构的气门的变型。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图包含具有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可再充气式气瓶(101),不可再充气式气瓶具有:‑储存器壳体(100),储存器壳体能容纳压力气体;‑分配机构(1),分配机构安装在储存器壳体(100)上,分配机构(1)具有:‑直形导道(9),直形导道具有在储存器壳体(100)中的入口(11)和在储存器壳体外的出口(13),‑阀(19),阀一般呈轴对称状,安装在直形导道(9)中,具有能轴向活动的操控杆(23),‑防充气机构,防充气机构能通过操控杆(23)的移动而被起动;其特征在于,防充气机构具有:‑气门(27),气门一般呈轴对称状,具有彼此轴向远离的密封区段(36)和接合区段(37),所述气门(27)以密封区段(36)靠近阀(19)的方式布置在直形导道(9)中;‑承座面(110),承座面设置在直形导道(9)的入口(11)处,与气门(27)的密封区段相匹配;其特征还在于:‑防充气机构具有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非工作状态,气门(27)的接合区段(37)处于直形导道(9)的入口(11)与阀(19)之间,在工作状态,密封区段(36)和接合区段处于入口(11)两侧,而气门(27)自其密封区段与直形导道的匹配的承座面相配合的息止位置自由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26 FR 16547521.一种不可再充气式气瓶(101),不可再充气式气瓶具有:-储存器壳体(100),储存器壳体能容纳压力气体;-分配机构(1),分配机构安装在储存器壳体(100)上,分配机构(1)具有:-直形导道(9),直形导道具有在储存器壳体(100)中的入口(11)和在储存器壳体外的出口(13),-阀(19),阀一般呈轴对称状,安装在直形导道(9)中,具有能轴向活动的操控杆(23),-防充气机构,防充气机构能通过操控杆(23)的移动而被起动;其特征在于,防充气机构具有:-气门(27),气门一般呈轴对称状,具有彼此轴向远离的密封区段(36)和接合区段(37),所述气门(27)以密封区段(36)靠近阀(19)的方式布置在直形导道(9)中;-承座面(110),承座面设置在直形导道(9)的入口(11)处,与气门(27)的密封区段相匹配;其特征还在于:-防充气机构具有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非工作状态,气门(27)的接合区段(37)处于直形导道(9)的入口(11)与阀(19)之间,在工作状态,密封区段(36)和接合区段处于入口(11)两侧,而气门(27)自其密封区段与直形导道的匹配的承座面相配合的息止位置自由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再充气式气瓶,其特征在于,匹配的承座面(110)成形成密封区段(36)用的完全承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可再充气式气瓶,其特征在于,气门(27)具有凹部(43),凹部成形成容纳操控杆(23)的接近气门(27)的端部部分(23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可再充气式气瓶,其特征在于,凹部适配于操控杆(23)的所述端部部分(23A),以便操控杆(23)和气门(27)在防充气机构不工作时相互固连,而操控杆和气门在防充气机构起动时彼此分离。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可再充气式气瓶,其特征在于,当防充气机构不工作时,气门(27)通过接合区段(37)靠置在匹配的承座面(110)上。6.根据前述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Y·吉尤
申请(专利权)人:吉尔贝快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