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控制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216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2:25
流量控制阀装置具备:具有两个泵端口、两个储罐端口、第一供给排出端口、第二供给排出端口和阀芯孔的外壳;根据位置对一方的泵端口、一方的储罐端口以及第一供给排出端口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的第一阀芯;使第一阀芯分别移动至第一供给位置以及第一排出位置的第一执行器;根据位置对另一方的泵端口、另一方的储罐端口以及第二供给排出端口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的第二阀芯;和使第二阀芯分别移动至第二供给位置以及第二排出位置的第二执行器;第一阀芯以及第二阀芯可往复运动地插入于一个阀芯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量控制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压力液的流量的流量控制阀装置。
技术介绍
挖掘机等工程设备所具备的油压缸以与给排的流量相应的速度驱动,并且油压缸中设置有用以控制给排的流量的流量控制阀。作为流量控制阀的一个示例,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油压控制装置。专利文献1的油压控制装置具备阀芯,在阀芯的各端部上设置有电磁螺线管。电磁螺线管推动各端部而使阀芯移动,从而能改变其位置。又,阀芯通过改变其位置而能切换泵端口、油箱端口以及两个给排端口的连接状态,各给排端口与油压缸的顶(head)侧端口以及杆(rod)侧端口分别连接。即,通过对泵端口、油箱端口以及两个给排端口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以此能对油压缸给排工作油从而使油压缸工作。又,在油压控制装置中,能根据阀芯的位置改变端口之间的开度,从而控制向各给排端口给排的流量。由此,对油压缸执行进油(meter-in)控制以及回油(meter-out)控制。专利文献2的油压控制装置公开了具有与斗杆缸的底(bottom)侧油室连结的方向控制阀和与杆侧油室连结的方向控制阀。这两个方向控制阀能对进油以及回油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4130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499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油压挖掘机中,在执行挖掘作业和搬运作业等期间,作用于油压缸的负荷根据动臂及斗杆等的姿势以及运动方向而时刻变化。在专利文献1的油压控制装置中,通过一个阀芯调节两个给排端口的开度,因此对油压缸供给及排出的工作油流量根据阀芯的位置而为相同的比率。因此,无论是动臂向重力方向工作的情况还是向其相反方向工作的情况,都能供给及排出相同流量的工作油,油压缸的动作速度根据负荷的变化而改变。于是,需要根据动臂及斗杆等的姿势以及移动的方向对操作杆等进行操作,导致重现性以及响应性不足,需要熟练操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优选的是油压缸的动作量相对操作量恒定。作为实现上述的一个示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可考虑独立控制向顶侧端口以及杆侧端口分别给排的流量。例如,可考虑使油压缸的顶侧端口以及杆侧端口分别连接各自的流量控制阀。借助于此,能相互独立地对缸顶侧端口以及杆侧端口分别执行进油控制以及回油控制。然而,流量控制阀是在形成有多个阀芯孔的阀块(valveblock)中插入阀芯而构成的,因此将缸顶侧端口用流量控制阀和杆侧端口用流量控制阀分开设置以此占用两个阀芯孔。挖掘机中至少具备动臂用缸、斗杆用缸以及铲斗用缸这三个油压缸,分别对其使用两个流量控制阀的阀块较为大型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能独立地控制针对各给排端口的给排流量而且能抑制外壳(housing)的大型化的流量控制阀装置。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流量控制阀装置具备:具有两个泵端口、两个油箱端口、第一给排端口、第二给排端口和阀芯孔的外壳;根据位置对所述第一泵端口、所述第一油箱端口以及所述第一给排端口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的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一阀芯分别移动至所述第一泵端口和所述第一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一供给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油箱端口和所述第一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一排出位置的第一执行器;根据位置对所述第二泵端口、所述第二油箱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给排端口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的第二阀芯;和使所述第二阀芯分别移动至所述第二泵端口和所述第二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二供给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油箱端口和所述第二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二排出位置的第二执行器;所述第一阀芯以及所述第二阀芯能往复运动地插入于一个所述阀芯孔。根据本专利技术,能通过第一执行器使可切换第一给排端口连接状态的第一阀芯移动,而且能通过第二执行器使可切换第二给排端口连接状态的第二阀芯移动。像这样使两个阀芯通过各自的执行器能独立地移动,因此能独立地控制第一给排端口以及第二给排端口的各自连接状态。又,本专利技术中,在一个阀芯孔中插入两个阀芯地构成。因此,能将外壳中使用的阀芯孔的数量抑制为最小限度,能抑制外壳的大型化。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两个所述泵端口、两个所述油箱端口、所述第一给排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给排端口以如下形式配置:当所述第一阀芯以及所述第二阀芯向规定方向一侧移动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第一供给位置且所述第二阀芯位于第二排出位置;当所述第一阀芯以及所述第二阀芯向规定方向另一侧移动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第一排出位置且所述第二阀芯位于第二供给位置。根据上述结构,当两个阀芯向规定方向一侧移动时,各自分别移动至第一排出位置以及第二供给位置,而且当两个阀芯向规定方向另一侧移动时,各自移动至第一供给位置以及第二排出位置。因此,即便配置为一个阀芯孔中插入两个阀芯,也能使彼此互不干扰地移动。借助于此,与两个阀芯向不同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能缩短阀芯孔的长度,能抑制块的大型化。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阀芯以及第二阀芯彼此靠近地配置于所述阀芯孔。根据上述结构,两个阀芯彼此靠近地配置,因此能通过一个阀芯推动另一个阀芯。借助于此,即便在另一方执行器发生动作不良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使一方的阀芯移动至供给位置而推动另一方的阀芯移动至排出位置。借助于此,能抑制仅一方的阀芯移动至供给位置从而工作油被过度供给的情况。又,在本专利技术中,两个阀芯彼此靠近地配置,因此当另一方的阀芯处于不可移动时,一方的阀芯与另一方的阀芯抵接,从而限制一方的阀芯的移动。即,另一方的阀芯发挥止动件的作用,因此能抑制仅一方的阀芯移动至供给位置从而工作油被过度供给的情况。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执行器推拉所述第一阀芯从而使所述第一阀芯进行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执行器推拉所述第二阀芯从而使所述第二阀芯进行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执行器配置于所述外壳的规定方向一侧;所述第二执行器配置于所述外壳的规定方向另一侧。根据上述结构,只是将执行器分别配置于第一阀芯的规定方向一侧以及第二阀芯的规定方向另一侧,因此与在两个阀芯的规定方向两侧设置驱动部的情况相比,能使流量控制阀装置的大小实现小型化。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具备:与所述第一执行器的推拉相抵抗并对所述第一阀芯施力的第一施力机构;和与所述第二执行器的推拉相抵抗并对所述第二阀芯施力的第二施力机构;所述第一阀芯在第一中立位置上分别隔断所述第一泵端口、所述第一油箱端口以及所述第一给排端口;所述第二阀芯在第二中立位置上分别隔断所述第二泵端口、所述第二油箱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给排端口;所述第一施力机构对所述第一阀芯向第一中立位置施力;所述第二施力机构对所述第二阀芯向第二中立位置施力。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各个施力机构对各阀芯向中立位置施力,因此即便两个执行器发生动作不良,也能防止压力油被过度地持续供给的情况。借助于此,能实现故障安全(failsafe)。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执行器以及所述第二执行器为直动电动执行器。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高精度地调节两个阀芯的位置。借助于此,能高精度地供给及排出与电流相应的流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独立地控制对各给排端口的给排流量,且能抑制外壳的大型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在参照附图的基础上根据以下优选的实施形态的详细说明得以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量控制阀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放大示出图1的流量控制阀装置的第一阀芯以及第二阀芯的剖视图;图3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控制阀装置,具备:具有第一泵端口、第二泵端口、第一油箱端口、第二油箱端口、第一给排端口、第二给排端口,并且这些端口全部开口的阀芯孔以及外壳;根据位置对所述第一泵端口、所述第一油箱端口以及所述第一给排端口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的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一阀芯分别移动至所述第一泵端口和所述第一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一供给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油箱端口和所述第一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一排出位置的第一执行器;根据位置对所述第二泵端口、所述第二油箱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给排端口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的第二阀芯;和使所述第二阀芯分别移动至所述第二泵端口和所述第二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二供给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油箱端口和所述第二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二排出位置的第二执行器;所述第一阀芯以及所述第二阀芯能往复运动地插入于一个所述阀芯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10 JP 2016-1162961.一种流量控制阀装置,具备:具有第一泵端口、第二泵端口、第一油箱端口、第二油箱端口、第一给排端口、第二给排端口,并且这些端口全部开口的阀芯孔以及外壳;根据位置对所述第一泵端口、所述第一油箱端口以及所述第一给排端口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的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一阀芯分别移动至所述第一泵端口和所述第一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一供给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油箱端口和所述第一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一排出位置的第一执行器;根据位置对所述第二泵端口、所述第二油箱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给排端口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的第二阀芯;和使所述第二阀芯分别移动至所述第二泵端口和所述第二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二供给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油箱端口和所述第二给排端口连接的第二排出位置的第二执行器;所述第一阀芯以及所述第二阀芯能往复运动地插入于一个所述阀芯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泵端口、两个所述油箱端口、所述第一给排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给排端口以如下形式配置:当所述第一阀芯以及所述第二阀芯向规定方向一侧移动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第一供给位置且所述第二阀芯位于第二排出位置;当所述第一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英纪近藤哲弘佐佐木慎也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