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11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布局,包括建筑本体和建筑四周的布局,其特征是,所述的建筑群的各个建筑单元是链式排列,在平面图上呈角与角单向连接,建筑物的各个建筑单元四面采光,四面通风,四面埔设草坪或者绿化点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别墅布局具有独立别墅布局的基本特征,周围占地面积小。且降低工程造价,能够适合更多人提高居住条件的需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群,尤其是涉及一种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的布局。目前城镇人们居住的住房,绝大部分是多层或高层的公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居住的要求也逾来逾高,不同群体人们对居住条件提出不同的要求。近几年,居住用房出现了独立式别墅,进而又出现了联体式别墅。独立式别墅,由于占地面积大,因此造价昂贵,该住宅适应消费层次较高的群体。联体式的别墅,包括平面排式联体别墅,如图1所示,错位式排列联体别墅,如图2所示,锯齿式排列的联体别墅,如图3所示,以上数种排列的联体别墅,设计都比较单一,平面布局比较呆滞,一般都是南北两面采光通风,尽管称为别墅,但与独立别墅的基本特征——即房屋的四周能采光通风及四周均为花园式草坪或者绿化的要求相差甚远。该类联体式别墅有以下不可克服的缺点。1、联体式别墅,由于构造的原因,其只有南北两面可通风采光,影响了房屋的合理性;2、联体式别墅的“排屋”性质,在事实上降低了房屋的品位,在土地使用方面未能发挥最大的效用;3、联体式别墅在生态方面缩小了人与自然的接触面,观景效果不理想。4、联体式别墅的一堵墙是两户共用的,在产权方面的分割不彻底。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以上联体式别墅在布局上的缺陷和独立别墅造价贵的不足,而构思设计的一种既能体现独立别墅特征,又能降低独立别墅土地利用率低的链体式别墅。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和构思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呈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包括建筑单元本体,其特点是:所述建筑群的各个建筑单元之间是链式排列,在平面图上呈角与角相邻单向组合排列,使建筑群的各个建筑单元四面采光,四面-->通风。上述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中:所述的建筑群,包括别墅、公寓,度假村、大型俱乐部观景休闲用房。上述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中:所述的建筑群各个建筑单元的平面图形呈矩形、菱形或多边形。上述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中:所述的各建筑单元之间的链式排列在平面上看是:一单元的一角与相邻的另一单元的一角比邻连接排列,或一单元的一角与相邻的另一单元的一角之间有间隙的连接排列,或前一单元的一条边的末端与相邻的后一单元的一条边的前端略交错比邻连接,或前一单元的一条边的末端与相邻的后一单元的一条边的前端略交错且略有间隙连接,或其中任意方式的组合排列。上述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中:所述的建筑群各建筑单元中每单元至少有一个角与其他单元的一个角连接或间隙连接。上述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中:所述的建筑群各建筑单元中每单元至少有一个边与其他单元的一个边略错开连接或略错开间隙连接。上述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中:所述的建筑群各建筑单元的链式排列是:各建筑单元任意角与其他单元的角连接。上述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中:所述的建筑群的每一个单元前后(四周)铺设草坪,建造花园。上述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中:所述的建筑群的每一个单元前或后或周围设有一至少可停放一辆汽车的场地。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布局,从平面图形上分析,由于其链式排列中别墅的每一个单元都是相对独立的,或者每一个单元之间仅是角相连,形成了很优美的链体组合,其中的每一个单元都具有了较完整的独立别墅的性质。从市场需求上来分析,链式排列的别墅在所谓贵族化的独立别墅和平民化的联体别墅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具体地讲,链式排列的别墅从设计上除了继承了联体别墅的一切优点外,还具有如下的优势:1)在平面设计图上链式排列的别墅仅是将联体别墅作几何图形的重新排列,在同样的条件下,并不多占土地面积,对于人多地少的地区更能体现合理利-->用土地的价值,体现了利用基本相同的土地,建造更多舒适住宅。2)链式排列的别墅每一单元在建造成本方面仅比联体别墅多一堵墙的代价,因此造价不会很高,而不会产生象独立别墅那样脱离大部分购房者的的实际购买力。3)链式排列的别墅具有独立别墅的性质,基本具备了独立别墅的优点,使其在设计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意空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平行排列的联体别墅群示意图。图2为已有技术错位式排列的联体别墅群示意图。图3为已有技术锯齿式排列的联体别墅群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链式排列的别墅群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链式排列别墅群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链式排列的别墅群实施例之三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链式排列别墅群实施例之四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链式排列的别墅群实施例之五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包括建筑群各建筑单元本体,所述的建筑群的各个建筑单元间在平面图上是两相邻的建筑单元的角与角单向连接,呈链式排列,使建筑群的各个建筑单元四面采光,四面通风。所述的建筑群包括别墅群、公寓、度假村、大型俱乐部观景休闲用房等等。每个建筑单元是指可单独存在的一个建筑,例如:一个别墅、一个公寓楼等等。所述的建筑群各个建筑单元的平面图形呈矩形、菱形或多边形。请参阅附图4。这是本专利技术链式排列的别墅群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该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的各建筑单元是一个别墅,其平面图呈长方形。每个别墅有一个角与其他别墅的一个角连接。本实施例中一个别墅A与另一个别墅B间在平面图上看是相邻的角A1与角B1比邻连接,呈链式排列。请参阅附图5。这是本专利技术链式排列的别墅群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该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的各建筑单元是一个别墅,其平面图呈长方形。每个别墅有一个角与其他别墅的一个角间隙连接。本实施例中一个别墅A与另一个别墅B间在平面图上看是相邻的角A2与角B2间隙连接,呈链式排列。-->请参阅附图6。这是本专利技术链式排列的别墅群实施例之三的示意图。该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的各建筑单元是一个别墅,其平面图呈长方形。其前一单元A的一条边61的末端与相邻的后一单元B的一条边62的前端略交错比邻连接,请参阅附图7。这是本专利技术链式排列的别墅群实施例之四的示意图。该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的各建筑单元是一个别墅,其平面图呈长方形。其前一单元A的一条边71的末端与相邻的后一单元B的一条边72的前端略交错且略有间隙连接,请参阅附图8。这是本专利技术链式排列的别墅群实施例之五的示意图。该建筑群各别墅的链式排列是:各别墅的一个任意角与其他单元的一个角连接。这种联体方式可在地理形势不是十分良好的情况下,例如:转弯、避让河流、山坡等。而且可将方形设计成各种形状,从平面看,可呈矩形、菱形、多边形结合,形式多样。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还可将建筑群各别墅的链式排列扩展为:各别墅中一个或几个任意角与其他单元的一个角连接。以及上述多种方式的任意组合。这种联体方式可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本专利技术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中,每一个单元前后(四周)铺设草坪,建造花园。也可根据设计档次在每一个单元前或后设有一个至少可停放一辆汽车的场地。本专利技术可多个别墅联体,亦可多个楼盘联体,同样起到四面通风、四面采光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建筑群与现有联体别墅相比,具有共同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建筑单元四周均能采光、通风、观景;(2)各建筑单元四周可以绿化、可以铺设草坪,给予点缀装饰;(3)各建筑单元四周可以安排停放汽车;(4)各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呈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布局,包括建筑单元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群的各个建筑单元之间是链式排列,在平面图上呈角与角相邻单向组合排列,使建筑群的各个建筑单元四面采光,四面通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呈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布局,包括建筑单元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群的各个建筑单元之间是链式排列,在平面图上呈角与角相邻单向组合排列,使建筑群的各个建筑单元四面采光,四面通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群,包括别墅、公寓,度假村、大型俱乐部观景休闲用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群各个建筑单元的平面图形呈矩形、菱形或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呈链式排列的建筑群布局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建筑单元之间的链式排列在平面上看是:一单元的一角与相邻的另一单元的一角比邻连接排列,或一单元的一角与相邻的另一单元的一角之间有间隙的连接排列,或前一单元的一条边的末端与相邻的后一单元的一条边的前端略交错比邻连接,或前一单元的一条边的末端与相邻的后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生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生辉广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