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建鹰专利>正文

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06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包括相向而排的建筑楼群1,步行主入口4、车行主入口5,与步行主入口相通的位于建筑楼群外围的环状生态步行道6,多条与环状生态步行道相通的进入各楼体的步行分支道7,位于建筑楼群间的与车行主入口相通的车行主道8,多条与车行主道相通的与步行分支道交叉排列的进入各楼体的车行分支道9。能使园区的车行交通体系和生活交通体系实现活体般的交融,自然过渡又相互隔离,交通便捷,安全宁静。(*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动静脉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已有的园区交通布局主要有以下几种:(1)绝对的人车隔离形式,其采用的方式是:小区辟出专门的停车区域(如车场、车库、车楼等),汽车走专设入口进出。这种方式虽然有效地解决了居住区人车分离,有利于小区安全和宁静,但有以下缺点:车库与住户的家离得较远,住户用车不方便。地下车库、车楼的设备,所投入的建设费和后期管理费用太高。(2)小区地面停车,人车交混形式。该类小区内设地面车位、私家车库,车道与人道混用。虽然使住户享受了家门前就能上下车的便捷,但对小区住户带来了交通隐患和宁静度破坏。鉴于以上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使园区的车行交通体系和生活交通体系实现活体般的交融,自然过渡又相互隔离,交通便捷,安全宁静空间的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包括相向而排的建筑楼群1,步行主入口4、车行主入口5,与步行主入口相通的位于建筑楼群外围的环状生态步行道6,多条与环状生态步行道相通的进入各楼体的步行分支道7,位于建筑楼群间的与车行主入口相通的车行主道8,多条与车行主道相通的与步行分支道交叉排列的进入各楼体的车行分支道9,环形生态步行通融生态树阵、隔离栏、康体设施于一体将小区包围,车行分支道与人行分支道交替,从内、外延伸于相向而排的楼体前后,人行主入口、车行主入口可在同一处也可分设于不同处。上述的车行主道、车行分支道两旁分别有隔离水道。上述的车行主道与车行分支道间有位于隔离水道上的水道小桥。上述的步行主入口、车行主入口交叉处有与环状生态步行道相通的步行小桥或地下通道。-->本专利技术的循环路径:1、开车入园步行出园:以车道大门、双水道道路径、车库、住所通道、环形健康道路、天桥、步行主入口为路径完成交通循环。2、开车入园开车出园:车道大门、双水道道路、车库、双水道道路、车道大门为路径完成交通循环。3、步行入园开车出园:步行入口、天桥、环状健康步行道、住所通道、车库、双水道车道、车行大门为路径,完成交通循环。4、步行入园步行出园:步行入口、景观天桥、环状健康步行道、住所通道、环状健康步行道、景观天桥、步行入口为路径,完成交通循环。本专利技术以人体及动植物脉络循环原理为基础,以双水道隔离的树枝状车行交通体系为小区的动脉交通体系,以环形生态健康步行体系为静脉交通体系,实现生活小区的车行、人行、动区、静区既相互交融,又相互隔离的血脉式双回路循环结构。本专利技术动静脉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通过对人类及动植物血液脉络循环方式的研究,以生态健康环形走廊、双水道隔离式园内车道为主体,形成园区的动静交通循环系统,使园区的车行交通体系和生活交通体系,实现活体般的交融,自然过渡又相互隔离,创造既有交通便捷,又有宁静空间的安全性园区体系。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园区布置图。参见图1,在相向排列的建筑楼群1的大门或会所2有步行主入口4,车行主入口5。位于建筑楼群众外围的环状生态步行道6与步行主入口4相通。进入各楼体的步行分支道7与环状生态步行道连通而形成了环状生态健康步行体系,融生态树障、隔离栏、康体设施于一体将小区包围。位于建筑楼群间的车行主道8与车行主入口5相连通。多条与步行分支道交叉排列于相向楼群间的车行分支道9与车行主道8连通。车行主道、车行分支道两旁有双水道10而形成了中心双水道隔离的树枝状车行道而形成小区动脉。车行主道与车行分支道间有位于双水道上的水道小桥11。在步行主入口和车行主入口交叉处有与环状生态步行道相通的步行天桥3。-->本专利技术动静脉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将整个小区便捷性与安全性溶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开车到家而又人车分流。本专利技术的车道隔离双水道,既加强了车道与生活区域之间的尘埃和安全隔离,又能在小区创造良好的水景。本专利技术的环状健康步行道,融绿色植物隔离栏,绿色健康走廊、康体设施为一体,既增强了园区与外的音尘分隔,又形成园区的生态环境,交通与景观溶为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包括相向而排的建筑楼群(1),步行主入口(4)、车行主入口(5),与步行主入口相通的位于建筑楼群外围的环状生态步行道(6),多条与环状生态步行道相通的进入各楼体的步行分支道(7),位于建筑楼群间的与车行主入口相通的车行主道(8),多条与车行主道相通的与步行分支道交叉排列的进入各楼体的车行分支道(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包括相向而排的建筑楼群(1),步行主入口(4)、车行主入口(5),与步行主入口相通的位于建筑楼群外围的环状生态步行道(6),多条与环状生态步行道相通的进入各楼体的步行分支道(7),位于建筑楼群间的与车行主入口相通的车行主道(8),多条与车行主道相通的与步行分支道交叉排列的进入各楼体的车行分支道(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仿生结构活体园区,其特征在于车行主道、车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鹰
申请(专利权)人:杨建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