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永生专利>正文

错位缓冲空间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89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特别是指缓冲空间单元中的上下二个空间在水平投影上不完全重叠而形成的错位情况,包括沿建筑表面左右错位的形式。在空间形式上也是对已申请的多种缓冲空间单元形式的补充。错位缓冲空间单元是根据缓冲空间理论所形成的一种运用技术。错位缓冲空间单元有多种形式,可以运用在各种建筑中,并且在结构形式、使用功能、和外观效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错位缓冲空间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特别是指缓冲空间单元中的上下二个空间在水平投影上不完全重叠而形成的错位情况,包括沿建筑表面左右错位的形式。在空间形式上也是对已申请的多种缓冲空间单元形式的补充。错位缓冲空间单元是根据缓冲空间理论所形成的一种运用技术。错位缓冲空间单元有多种形式,可以运用在各种建筑中,并且在结构形式、使用功能、和外观效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技术介绍
:1.在本人第一件在先申请并已获中国专利技术公开的“建筑物的缓冲空间单元”(CN1381660A)中,公开了用上下缓冲空间组成单元,并应用在建筑上的方法。其主要基本特征是采光阳台(多功能室)向外突出增加了阳台的受光面。同时论述了缓冲空间单元的思想及观点。2.而本人的第二件在先申请“建筑物的缓冲空间构造”(申请号为02145361)中,提出了缓冲空间理论及其体系,阐述了缓冲空间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并指出了采光阳台不突出也是缓冲空间单元的一种形式。但是,根据该理论,采用上下二个空间组成的缓冲空间单元也可以有许多种形式。3.在本人的第三件在先申请“交叉缓冲空间单元”(申请号为03114745)中,是在上述二件申请中的单元形式与理论基础上,专利技术了上下空间变化时的一种缓冲空间单元形式,其形状像剪刀样交叉。但这种单元内上下空间的不同变化的形式还可以是左右变化或错位,本专利技术就是属于此类但又有区别的一种新的形式。4.在本人的第四件在先申请“缓冲空间单元建筑的标准化建造方法”(申请号为03114746)中,提出了用标准化建造方法来实施各种缓冲空间技术,同样也适合于本专利技术技术的运用。在该申请中还提出了附加活动空间的单元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缓冲空间单元的基本特征是由上下二个空间组成一个单元,若单元内的上下空间不一致时则产生下列几种青况(以建筑轴线为参照):1.单一方向不一致,但上下空间有重叠的情况,可以是内收或外凸型及其变化,这在前三个在先申请中已有明确解释。而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一是在于上下空间左右方向上的不一致。2.任意方向不一致,但上下空间有重叠,或者说是双向不完全一致,这就是交叉型缓冲空间单元的主要形式,但在先申请中并不完整。3.上下空间不重叠,这种情况表明实际上的上下空间并不归入同一个单元内,-->而归入同一个单元的上下二个空间在水平投影上是不重叠的,通常是不重叠空间是相邻空间。这种情况在交叉缓冲空间单元中已有说明。4.上下空间不完全重叠,但由于错位所产生任意方向不一致的情况,也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之一。其中第2和第4种情况有点重叠,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上下空间的关系只要从第1种情况中的内外不一致,经第2种情况的任意变化最后再回到第1种情况中的左右不一致,就可以将各种情况完全包容。但由于在已申请的交叉缓冲空间中,只是从内外不同向任意方向扩展,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左右位的情况,即缺少了终点,所以第4种情况是一种反向补充形式,这也造成了边界的模糊性。因此,就空间形式而言,本专利技术还兼有对包括交叉缓冲空间单元在内的前四项申请进行补充的作用。由于缓冲空间单元是依附在建筑上的,因此通常是以缓冲空间单元内部与建筑主体连接处作为区分标准,并进而达到外部或外观是可以任意变化的。由此可见,缓冲空间单元的空间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从各种缓冲空间单元是建筑的附加部分这一观点来看,这些缓冲空间单元从各自不同的方面对建筑整体起到了不可缺少的辅助作用。对于单元中的上下二个空间还可以作如下的界定:同一单元内的空间可以划分成多个小空间而无需申明;通常相邻单元中的同平面空间只能互补或缩小空间,但不可能扩大并重叠,若相邻单元同平面空间共用,或划出一些空间作为共用部分,就等价于拆除了隔断或开了一个不封闭的门洞,因而只能视为缓冲空间单元技术的简单运用。本专利技术与在先第一、第二个申请的关系在于,本专利技术是将这二个申请技术的特征及原理的具体运用,是一个细化的过程。就具体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言,与前四个申请也是一个补充与完整的过程。然而,本技术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补充与完整的过程,其中必然包含了对这些技术进一步的明确、增加与改进,同时也决定了本专利技术是处在应用层次上的技术。但需要指出的是,细化的过程也必然是固定不变的过程,例如每个细化方案中的空间分隔应该是固定的,因为采用可活动的空间分隔其形态必然是临时的,这又将回到原来的技术范畴之内(缓冲空间理论中的一条就是空间的可变性)。同时还要认识到由于使用要求的千差万别,不可能存在唯一的最佳方案,因此在具体选用各种缓冲空间单元时应加以区别对待。由于错位缓冲空间单元可以有多种形式,在具体使用中也会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下面将结合附图加以说明,并通过说明总结出可以实际运用的技术,从而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核心。图1、图2和图3是已公开的缓冲空间单元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说明缓冲空间单元整体8,是由上空间1和下空间2叠加而成,它们与室内空间3相交于位置4,该单元总高度为H。图2是将上空间1作为采光室,当取消采光窗5就成为常见的阳-->台或平台,而图3是将下空间2作为采光室,这二图的共同特征是采光室向外突出,其中由于采光阳台突出增加了阳台的受光面。图4为本人第二项在先申请“建筑物的缓冲空间构造”中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与图1的形式接近,表明缓冲空间单元中的采光阳台不突出也是可以的。这二种形式的缓冲空间单元的共同特征是,上下二个可使用空间是为同一个室内空间3服务的(连通)。而平面示意图5是交叉缓冲空间单元的基本形式之一,上层空间1向左转了一个角度,上下空间的水平投影的重叠部分6被缩小了,但与室内空间3的相交面4不变。而图6是将上下层空间同时向两侧旋转,其过程和结果如同交叉的剪刀一样。此外,上下空间不仅可以旋转,而且可以任意变形(如图7),这主要是由于单元与室内空间交接的面4并不对此过程形成约束的原故。将图5中的上层空间旋转至如图8的位置,按照剪刀交叉的关系,必然有重叠空间6存在,对比图5和图8,就可发现在图8中重叠部分6是挤占了室内空间3,本人的在先申请中将重叠部分6按实际使用情况,仍然指定其为空间3。如果按图9的方法确定与室内空间3的交接面4,其形式就如同图6一样,差别只是室内空间旋转了一个位置。在图9的基础上将下层空间2旋转至如图10的位置,上下空间就形成左右交错的形式,这就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基本形式之一。图中与室内空间的交接面4与空间重叠部分6相同。图11是图10的轴测示意图,楼板7将中间区域分成重叠区,无楼板时则可以认为是室内空间的延伸部分。图12、图13和图14表示室内空间3的开间大小还可以有多种特殊的位置,在此用图15的任意位置来包含以上三图以及图10中室内空间位置在内的所有形式。在实际运用时还要考虑各室内空间之间以及相应的缓冲空间之间要保持互补与连续。例如将图10放在左边,其右边用图12或图14进行互补组合。将以上所述的各种缓冲空间单元形式都统一简化成图1的形式,从立剖面上来看,与室内空间的关系有许多种变化。图16、图17和图18表示,缓冲空间8中的上下空间所组成的高度与室内空间3高度可以是不相同的,因此就产生大、小或相等九种不同的组合情况。图19、图20和图21表示,二层的室内空间与缓冲空间单元也有九种位置变化关系。并且,其室内中间层9的位置可以不同于缓冲空间中间层的位置,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建筑物的错位缓冲空间单元,它是由上下二个缓冲空间叠加所组成,并且可供同一室内空间或用户中的人进入使用,其特征在于:上下空间水平投影不完全重叠;并与公开的缓冲空间单元不同,也不是交叉缓冲空间单元的空间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物的错位缓冲空间单元,它是由上下二个缓冲空间叠加所组成,并且可供同一室内空间或用户中的人进入使用,其特征在于:上下空间水平投影不完全重叠;并与公开的缓冲空间单元不同,也不是交叉缓冲空间单元的空间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错位缓冲空间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上下二个空间中只有一个空间用于采光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错位缓冲空间单元,其特征在于:上下空间沿建筑表面左右错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错位缓冲空间单元,其特征在于:单元内上下空间的重叠部分,它的中间楼板是可移动的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的错位缓冲空间单元,其特征在于:上下空间如同用规则的砖错位堆放;并且上下空间的垂直支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徐永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