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r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new energy battery wiring equipment, which includes an insulating cross bar, under which a battery is arranged, a first electrode and a second electrode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attery, a conductive block is fixed on the top of both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and the top of both conductive blocks is in contac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insulating cross bar,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Insulating blocks are arranged on the electrodes, and chucks are arranged on the far side of the two insulating blocks.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are slid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chucks respectivel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genious desig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fast and effective clamping of the two electrodes of the battery through simple rotating action, effectively avoiding falling off in the use process, being beneficial to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battery, and contacting with the conductive block through the second screw rod, realizing rapid wiring and conduction, thus bring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电池接线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线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接线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和能源危机的日趋严重,迫切需要开发节能环保的新能源电池,用来替代污染较高的铅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具有储能大、电压稳定、充电快和节能环保的优点,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汽车、手机和家电领域,能够提供更长时间的电能供应,当前,新能源电池在安装使用时基本都是采用接线设备进行接线,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其接线设备基本不具备电池电极夹持机构,采用传统旋拧导线的方式进行接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脱,导致接触不良,另外其不便于快速接线,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为此,提出一种新能源电池接线设备,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电池接线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有的接线设备基本不具备电池电极夹持机构,采用传统旋拧导线的方式进行接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脱,导致接触不良,另外其不便于快速接线,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电池接线设备,包括绝缘横杆,所 ...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电池接线设备,包括绝缘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横杆(1)的下方设有电池(2),电池(2)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电块(5),两个导电块(5)的顶部均与绝缘横杆(1)的底部接触,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上均设有绝缘卡块(6),两个绝缘卡块(6)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7),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卡槽(7)内,两个绝缘卡块(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8),两个第一滑块(8)的顶部均与绝缘横杆(1)的底部滑动连接,绝缘横杆(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电池接线设备,包括绝缘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横杆(1)的下方设有电池(2),电池(2)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电块(5),两个导电块(5)的顶部均与绝缘横杆(1)的底部接触,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上均设有绝缘卡块(6),两个绝缘卡块(6)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7),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卡槽(7)内,两个绝缘卡块(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8),两个第一滑块(8)的顶部均与绝缘横杆(1)的底部滑动连接,绝缘横杆(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腔室(9),第一腔室(9)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槽(10),且第一腔室(9)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11),通槽(10)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12),第三滑块(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在对应的第二滑块(11)的底部和第一滑块(8)的顶部,第二滑块(1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3),第一螺纹通孔(13)内螺纹安装有第一丝杆(14),绝缘横杆(1)上开设有第二腔室(15),第二腔室(15)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6),两个第一通孔(16)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腔室(9)连通,两个第一丝杆(1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腔室(15)内并焊接有同一个第一锥型齿轮(17),第一丝杆(14)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通孔(16)内,第二腔室(15)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8),第二通孔(18)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绝缘转轴(19),第一绝缘转轴(19)的底端延伸至第二腔室(15)内并焊接有第二锥型齿轮(20),第二锥型齿轮(20)与第一锥型齿轮(17)啮合,绝缘横杆(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21),第三通孔(21)内转动安装有第二绝缘转轴(22),第三通孔(2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型凹槽(23),第一环型凹槽(23)内转动安装有第三锥型齿轮(24),第三锥型齿轮(24)固定套设在第二绝缘转轴(22)上,两个第一环型凹槽(23)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四通孔(25),两个第四通孔(25)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腔室(9)连通,两个第一丝杆(1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环型凹槽(23)内并焊接有第四锥型齿轮(26),第四锥型齿轮(26)与第三锥型齿轮(24)啮合,第二绝缘转轴(22)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27),第二螺纹通孔(27)内螺纹安装有第二丝杆(28),两个第二丝杆(28)的底端分别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全胜,叶世群,艾政华,胡敏艺,杨学易,徐旭升,敖亚,平天义,张朝龙,杜凤国,潘俊成,欧品春,吴鉴洋,杜科福,樊润,刘栊未,肖尧,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