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砌石灰渣坝的构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92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浆砌石灰渣坝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库内排水采用回水涵洞(1)的方式,在库内远离坝体(2)的山坡上修筑沿山坡向下倾斜的爬山斜井(3),爬山斜井(3)的下端通过封闭井(4)与回水涵洞(1)的入口连接,回水涵洞(1)呈向下倾斜的坡度从坝体底部穿出,将库内积水(17)经由爬山斜井(3)、封闭井(4)、回水涵洞(1)从设在坝外的回水涵洞出口(5)排出;坝前排水采用在坝体(2)上修筑滤水孔(6)的方式,在坝体的不同高度设有滤水孔(6),使坝前浸在灰渣下面的水从滤水孔(6)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筑坝方法,特别是一种浆砌石灰渣坝的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烧剩的灰渣不能及时利用,需要露天堆放,一般电厂是采用水力法输送灰渣,灰渣水是以泥浆的形式排到灰渣场的,每输送1立方米的灰渣,同时就有3~4立方米的水进入堆场,另外下雨的雨水也会流入堆场,所以需要有坝的拦截才能堆放这些排放的灰渣。灰渣坝和水坝的作用不同,灰渣坝主要是用来堆放灰渣的,所以要尽量排除坝内的积水,以减少水对坝体的压力,从而降低筑坝的工程量和投资成本。目前库内排水的做法是:在远离坝体的库内修筑若干竖式回水井,井的四周井壁从上到下开有排水孔,井的下端连接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将流入井中的水排出库外,这种做法由于排水管道一般较长,往往要经过不同的地基段,随着堆场堆积高度的增高,地基不均匀沉积会使钢和钢筋混凝土管断裂。管道断裂后灰渣会进入管中淤堵管道。由于管径小而无法清除淤堵物和修理管道,造成排水管失效。不能及时排出库外的水位越来越高,对坝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外以前的做法,随着回水井周围灰渣的增高,要将灰渣表面的排水孔堵上,让水从更高的孔排出,但是,竖井式回水口周围往往被水所包围,运行人员需乘船才能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浆砌石灰渣坝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库内排水采用回水 涵洞(1)的方式,在库内远离坝体(2)的山坡上修筑沿山坡向下倾斜的爬山斜井(3), 爬山斜井(3)的下端通过封闭井(4)与回水涵洞(1)的入口连接,回水涵洞(1)呈向下 倾斜的坡度从坝体底部穿出,将库内积水(17)经由爬山斜井(3)、封闭井(4)、回水涵 洞(1)从设在坝外的回水涵洞出口(5)排出;坝前排水采用在坝体(2)上修筑滤水孔(6 )的方式,在坝体的不同高度设有滤水孔(6),使坝前浸在灰渣下面的水从滤水孔(6)排 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砌石灰渣坝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库内排水采用回水涵洞(1)的方式,在库内远离坝体(2)的山坡上修筑沿山坡向下倾斜的爬山斜井(3),爬山斜井(3)的下端通过封闭井(4)与回水涵洞(1)的入口连接,回水涵洞(1)呈向下倾斜的坡度从坝体底部穿出,将库内积水(17)经由爬山斜井(3)、封闭井(4)、回水涵洞(1)从设在坝外的回水涵洞出口(5)排出;坝前排水采用在坝体(2)上修筑滤水孔(6)的方式,在坝体的不同高度设有滤水孔(6),使坝前浸在灰渣下面的水从滤水孔(6)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砌石灰渣坝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回水涵洞(1)的顶部,沿回水涵洞(1)的长度方向每间隔3-7M设置一个滤水装置(7),滤水装置(7)是在回水涵洞(1)的顶部预埋一根钢管(8),在钢管(8)上放置一个下面有漏水孔(9)的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跃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