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下层楼板(1)、上层楼板(2)和附加地板(3),上层楼板(2)上有开口(6),所述开口(6)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活动地板(5),附加地板(3)下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位于下层楼板(1)上,所述开口(6)的正下方为附加地板(3),附加地板(3)与开口(6)相匹配。它克服了目前建筑体系只是单纯地将面积放大、模式固定单一以及浪费土地资源和能源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满足同一空间中的多功能使用需求,具有多功能、空间布局灵活、使用效率高、高度节能省地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体系,特别是涉及能在同一空间中满足人体多种活动需要的双层楼板新型建筑体系。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体系一般为单层楼板体系,人们直接在上面活动。如果是住宅,人们按照使用功能一般把房间分为客厅、卧室、餐厅、厨房等;如果是办公楼,房间分为办公室、接待室、储藏室、会议室等等。人们习惯把一个单元面积房间功能单一使用,从而限制了房间的多功能使用目的。目前,世界能源紧张,全社会都在大力提倡节约能源,节省土地,人们也都在积极倡导保护环境,保护耕地面积,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在同一空间满足人体多功能使用的建筑体系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当前,人们为了达到高效利用空间的目的,研制出一些折叠家具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它们满足了多功能需求。然而,这种方法只是从平面设计角度出发,使用的范围很窄,不具有多功能空间的普遍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它采用双层楼板结构,利用了人们生活中利用空间的时间差原理,可以在同一个空间面积中实现多种功能的需要,从而设计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下层楼板1、上层楼板2和附加地板3,上层楼板2上有开口6,所述开口6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活动板5,附加地板3下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位于下层楼板1上,所述开口6的正下方为附加地板3,附加地板3与开口6相匹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层楼板2和下层楼板1之间的夹层高度为0.3米-1.5米,上层楼板2与房间顶部的层高宜大于2.6米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地板5或为水平开启结构,或为其它形式开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地板5或为方形,或为圆形,或任何形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层楼板2和下层楼板1之间的夹层内放置有管道和线路7。该建筑体系用于构成建筑的标准单元,所述标准单元互相组合形成建筑物。一般来说,建造本专利技术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包括下述几个步骤。首先,建造层高为2.9米-7.5米的建筑。楼板浇注有两种方法,第一是和传统建筑一样,下层楼板为钢筋混凝土楼板或预制楼板,上层楼板则为钢结构或其它结构形式;第二种是将两层楼板均浇注成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其它结构形式,上层楼板在活动楼板处开口。然后,安装升降装置,将附加地板放置其上,上层垂直位置的楼板开口安装活动地板。其中,活动地板设计可分为多种开启方式。第一种是水平开启方式,地板在水平方向移动至夹层内。第二种是其它开启方式,可通过翻转或升降移至墙体或天花板内,或者从旁边位置滑动到开口6处。活动地板的形式多样,可为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多功能性强,空间利用率高。可以将床、沙发、书桌或其它主要功能家具放置于附加地板上,当不需要睡觉、会客或工作时,就将其放于夹层空间内。此时上层楼板空间可作为娱乐或其它功能使用,如果不摆放家具,此时为多功能室,宽敞的空间可满足室内运动或家庭聚会使用。第二,空间使用舒适。由于本建筑体系是立体空间上的变化,家具的放置不会占用其它空间,在平面上不会给人拥挤感觉,所以空间舒适性强。第三,使用效率高,有利于实现智能建筑一体化。建筑楼板设置夹层空间,此空间可作为三部分使用。第一部分是活动的储藏空间,将家具或物品放置于附加地板上,通过升降装置可将其升至上层楼板。第二部分是固定的储藏空间,物品可直接放于底层楼板上,通过上层楼板的活动地板开启可方便存取。这样减少了建筑内部水平方向的储藏空间,节约建筑面积。第三部分是管道空间,前两部分剩余的空间可作为管道和线路空间使用,有利于实现智能建筑一体化。第四,高度节能省地。由于本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能在同一空间实现多功能需要,所以能够节省大量土地面积。如果运用到住宅中,则至少可节省1/3-1/2的使用面积。一个房间白天可作为客厅,晚上作为卧室使用,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节省土地能源。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既可采用同普通建筑同样的工艺来建造,也可经过工厂加工,属于可以装卸、活动的建筑体系。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多功能性:该建筑体系可在现有建筑平面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层高,而达到增加房间多功能使用的目的。不需要增加面积,从而减轻购买者负担,减少家具家电-->重复购置率,节约土地和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需要。2、经济适用:该建筑体系除了在建设上节约土地和资源外,使用时也可减少装修费用、家具家电重复购置费用和空调使用费用。由于该体系在实现相同功能时面积仅要现有所需面积的1/3-3/5,故其购买价格相对降低很多,实现了一般工薪阶层对高质量、高水平生活梦想。特别对于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和商住楼开发来说,高效利用土地面积,有利于提高环境品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3、空间布局灵活性强:该建筑体系内可根据需要在任意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上述装置,也可以将几个装置组合放在一起使用,方便灵活。4、使用效率高:当该建筑体系用于住宅或商住楼时,可减少人们对住房的重复投资,提高了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现代住宅一般分为“核心家庭”、“两代居”、“三代居”,讲求“时期消费”。当家庭人口变化或经济收入变化时,可能就会进行二次置业,目的是选择卧室更多或居住质量较好的房子。而本建筑体系则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投资浪费,传统单间可作为一室一厅加一个多功能室使用;传统一室一厅可作为二室二厅加二个多功能室使用,二室二厅可作为四室四厅加四个多功能房使用…大大提供了房屋的使用效率。5、功能分区合理:该建筑体系中将人体活动空间、主要功能家具(例如床、沙发等决定房间使用性质的家具)和管道空间分开设置,实现了最合理高效的空间布局。横向管道全部设于楼板夹层空间内进行暗埋,这样不仅美化了室内使用空间,而且-->也为以后智能建筑、生态建筑发展所需要的管道设施提供了空间,大大提高建筑适用性。从建筑类型角度讲,该建筑体系可作为住宅、商住楼、办公楼、旅馆、宿舍、公共或工业建筑有特殊要求的空间处使用;从总体规划角度看,该体系对于人口密度大、用地较紧张的城市中心区更具有开发和改造的实际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当附加地板位于楼板夹层的透视图,此时活动地板为推拉方式。图2是附加地板抬升过程的透视图。图3是当附加地板抬至上层楼板处的透视图,此时活动地板全部打开。图4是设置两个所述装置时的透视图。图5是当附加地板位于楼板夹层的剖面图,此时活动地板为旋转或其它方式。图6是附加地板抬升过程的剖面图。图7是当附加地板抬至上层楼板处的剖面图,此时活动地板全部打开至墙内。图8是一个房间单元楼板夹层内的空间布局图。图中1.下层楼板,2.上层楼板,3.附加地板,4.升降装置,5活动地板,6.开口,7.管道和线路,8.活动储藏空间,9.固定的储藏空间,10.管线道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情况,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很容易得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参阅附图可知: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它包括有下层楼板1、上层楼板2和附加地板3,上层楼板2上有开口6,所述开口6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活动地板5,附加地板3下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位于下层楼板1上,所述开口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双层楼板结构,包括有下层楼板(1)、上层楼板(2)和附加地板(3),上层楼板(2)上有开口(6),所述开口(6)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活动地板(5),附加地板(3)下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位于下层楼板(1)上,所述开口(6)的正下方为附加地板(3),附加地板(3)与开口(6)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双层楼板结构,包括有下层楼板(1)、上层楼板(2)和附加地板(3),上层楼板(2)上有开口(6),所述开口(6)上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活动地板(5),附加地板(3)下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位于下层楼板(1)上,所述开口(6)的正下方为附加地板(3),附加地板(3)与开口(6)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楼板(2)和下层楼板(1)之间的夹层高度为0.3米-1.5米,上层楼板(2)与房间顶部的层高宜大于2.6米。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胡陈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