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干式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77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压干式变压器包括:壳体、铁芯、高压线圈、低压线圈、地埋散热装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低压线圈环绕铁芯,第一绝缘层设置于低压线圈和铁芯之间,第二绝缘层环绕设置于低压线圈,高压线圈环绕设置于第二绝缘层;地埋散热装置包括:内散热管、地埋散热管和循环泵,内散热管设置于铁芯与第一绝缘层之间、且环绕铁芯设置;地埋散热管埋入地下、且在垂直方向上往复弯折;内散热管的出液端连接循环泵的进液端,循环泵的出液端连接地埋散热管的进液端,地埋散热管的出液端连接内散热管的进液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干式变压器的散热效果,提升其工作可靠性。

A Low Voltage Dry Transform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w-voltage dry-type transform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iron core, a high-voltage coil, a low-voltage coil, a burie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 first insulating layer and a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The low-voltage coil surrounds the iron core,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voltage coil and the iron core, the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surrounds the low-voltage coil, and the high-voltage coil surrounds the burie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package of the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Including: internal heat sink pipe, buried heat sink pipe and circulating pump, the internal heat sink pipe is set between the iron core and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and around the iron core; buried heat sink pipe is buried underground, and bend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internal heat sink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inlet of the circulating pump,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circulating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inlet of the buried heat sink pipe, and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buried heat sink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nal heat dissipation. The inlet end of the pip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dry-type transformer and enhance its working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干式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低压干式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在电气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自耦变压器、高压变压器等。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产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光伏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光伏发电产生的电能经过逆变器转化为低压电后,通常需要经过低压干式变压器升压后传输给用户。目前,现有的低压干式变压器在低压大电流的实际工作场合中发热量较大,尤其是铁芯的发热量最为严重,影响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干式变压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干式变压器发热量大、可靠性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低压干式变压器,包括:壳体、铁芯、高压线圈、低压线圈、地埋散热装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低压线圈环绕所述铁芯,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低压线圈和所述铁芯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环绕设置于所述低压线圈,所述高压线圈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地埋散热装置包括:内散热管、地埋散热管和循环泵,所述内散热管设置于所述铁芯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且环绕所述铁芯设置;所述地埋散热管埋入地下、且在垂直方向上往复弯折;所述内散热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端,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地埋散热管的进液端,所述地埋散热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内散热管的进液端。优选地,所述低压干式变压器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铁芯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控制器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循环泵。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用于按照预设温度向所述循环泵输出控制信号。优选地,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开启、关闭和钻速设定。优选地,所述内散热管为螺旋形结构,所述内散热管的进液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内散热管的出液端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均为环氧树脂玻纤板。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5毫米。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均包括无纺布层和耐高温聚酯薄膜层,所述无纺布层与耐高温聚酯薄膜层之间通过粘合剂连接。优选地,所述无纺布层包括芳族聚酰胺类纤维、芳族聚酰胺纸浆和芳族聚酰胺短纤维。优选地,所述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1mm。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在低压干式变压器中设置地埋散热装置,且地埋散热装置包括:内散热管、地埋散热管和循环泵,内散热管设置于铁芯与第一绝缘层之间、且环绕铁芯设置;地埋散热管埋入地下、且在垂直方向上往复弯折;内散热管的出液端连接循环泵的进液端,循环泵的出液端连接地埋散热管的进液端,地埋散热管的出液端连接内散热管的进液端。通过上述设计,由环绕铁芯的内散热管内流动的导热介质(水或者油)吸收铁芯工作时发出的热量,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吸热后的导热介质流动到地埋散热管中将热量散发到地下,冷却后的导热介质再回流到内散热管中,如此循环往复,持续为铁芯散热,能够提高干式变压器的散热效果,提升其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低压干式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低压干式变压器壳体内的截面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壳体50b地埋散热管20铁芯50c循环泵30高压线圈60第一绝缘层40低压线圈70第二绝缘层50a内散热管80补液箱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至图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低压干式变压器包括:壳体10、铁芯20、高压线圈30、低压线圈40、地埋散热装置、第一绝缘层60和第二绝缘层70。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低压线圈40环绕铁芯20,第一绝缘层60设置于低压线圈40和铁芯20之间,第二绝缘层70环绕设置于低压线圈40,高压线圈30环绕设置于第二绝缘层70。具体地,地埋散热装置包括:内散热管50a、地埋散热管50b和循环泵50c,内散热管50a设置于铁芯20与第一绝缘层60之间、且环绕铁芯20设置。结合图1所示,内散热管50a紧贴环绕着铁芯20设置,为螺旋上升式结构,其进液端和出液端均需要贯穿到壳体10外部,与地埋散热管50b及循环泵50c连接。其中,内散热管50a的出液端连接循环泵50c的进液端,循环泵50c的出液端连接地埋散热管50b的进液端,地埋散热管50b的出液端连接内散热管50a的进液端。此外,循环泵50c还连接由补液箱80,在补液箱80中贮存有导热介质,由于补充导热介质在内散热管50a和地埋散热管50b流动时产生的损耗。本实施例为了对变压器中发热量最大的铁芯20进行充分冷却、散热,将内散热管50a紧贴着铁芯20进行环绕设置,通过内散热管50a内流动的导热介质例如油或水,将铁芯20工作产生的热量经由地埋散热管50b传导入地下。同时,埋入地下的地埋散热管50b在垂直方向上往复弯折,以增大与地下的散热面积,弯折的形状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类似正弦方波形状,也可以是如螺旋线形状;此外,地埋散热管50b还可以在水平面方向弯折。再者,本实施例中的地埋散热管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铁芯、高压线圈、低压线圈、地埋散热装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低压线圈环绕所述铁芯,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低压线圈和所述铁芯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环绕设置于所述低压线圈,所述高压线圈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地埋散热装置包括:内散热管、地埋散热管和循环泵,所述内散热管设置于所述铁芯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且环绕所述铁芯设置;所述地埋散热管埋入地下、且在垂直方向上往复弯折;所述内散热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端,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地埋散热管的进液端,所述地埋散热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内散热管的进液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铁芯、高压线圈、低压线圈、地埋散热装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低压线圈环绕所述铁芯,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低压线圈和所述铁芯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环绕设置于所述低压线圈,所述高压线圈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地埋散热装置包括:内散热管、地埋散热管和循环泵,所述内散热管设置于所述铁芯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且环绕所述铁芯设置;所述地埋散热管埋入地下、且在垂直方向上往复弯折;所述内散热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端,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地埋散热管的进液端,所述地埋散热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内散热管的进液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干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干式变压器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铁芯与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控制器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循环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干式变压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翔翔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