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维亨专利>正文

可收展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67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其包括有:一限制部、一覆盖部以及一支架本体。所述的限制部围设有一预定形状的区域面积。所述的覆盖部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连接。所述的支架本体与所述的覆盖部相连接,且将所述的覆盖部撑离所述的限制部。所述的支架本体更包括有若干个弧形曲面、复数个第一交迭端、复数个第二交迭端以及复数个贴靠端,复数个贴靠端分别与所述的限制部相邻靠,而复数个第一交迭端排列略呈一延伸方向,使每一弧形曲面同时以所述的第一交迭端与另一弧形曲面相邻接,且以所述的第二交迭端与又一弧形曲面相邻接,凭借若干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可以将所述的支架结构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架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以进行收纳与展开的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物质形态,如房子或机器等,促使其存在的多项基本条件中,结构是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没有结构,物质形态就不能被维持,形态若无法保持,则形体的真正目的就无法清楚的表现出来。因此若没有物质结构就无法执行有生命或无生命的复合。抵抗力量以保护物体形态永存的强度,即称的为结构(structure),而在人类的技术环境中,结构是保存物体机能的实质模式(material patterns)。结构在技术中所负担的目的,不仅要控制物体本身重量,而且要接收外在的载重(力量),此种在力学作用上称的为承载(bearing)。形态作用的结构系统,是取决在载重的状态,所以严格受到“自然”力流的规则所控制,因而无法成为任意的自由形态设计的对象,如帐篷的形态与空间就是承载机制的结果。结构是帐篷上产生形态与空间首要且唯一工具,由于具此机能,将结构形成为人类物质环境中的基本手段,因此帐篷的设计各种构成影响中,结构是属一绝对的规范。而结构能完全隐藏在帐篷的形体内,也能变成帐篷本身形态,因此帐篷结构设计更使得设计者的创造意念得以具体化结合形态、材料与力量。如何以更佳的结构实施帐篷,且在其它功能上增进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一直是业者所极力所追求,将帐篷的使用率与市场占有率加以提升为其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是凭借单一支架结构形成若干个弧形曲面以及复数个交迭端的排列设计,达到支架结构便于快速收纳与展开使用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是凭借覆盖部内设计有支架结构而将覆盖部撑高,达到覆盖部内具有容置空间与通风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是凭借支架结构将覆盖部形成弧形曲面形状,达到覆盖部更具立体造型的美观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是凭借将支架结构将覆盖部形成容置空间,达到容置人员需求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限制部,其是围设有一预定形状的区域面积;一覆盖部,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连接;以及一支架本体,是与所述的覆盖部相连接,且将所述的覆盖部撑离所述的限制部,所述的支架本体更包括有若干个弧形曲面、复数个第一交迭端、复数个第二交迭端以及复数个贴靠端,复数个贴靠端分别与所述的限制部相邻靠,而复数个第一交迭端排列成一直线,每一弧形曲面同时以所述的第一交迭端与另一弧形曲面相邻接,且以所述的第二交迭端与又一弧形曲面相邻接,凭借若干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可以将所述的支架结构进行收纳。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更包括有一结合部,所述的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的结合部而位于所述的覆盖部上。复数个第一交迭端分别是处于最高点,所述的第一交迭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距有一预定高度。复数个第一交迭端相互迭合以及复数个贴靠端相互迭合,若干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复数个第二交迭端分别是处于最高点,所述的第二交迭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距有一预定高度。复数个第二交迭端以及复数个贴靠端相互迭合,若干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限制部,其是围设有一预定形状的区域面积;一覆盖部,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连接;以及一第一支架,是围设有至少一曲面形状,所述的第一支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贴靠端,而所述的第一支架与所述的覆盖部相连接,将所述的覆盖部撑离所述的限制部,使所述的第一贴靠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邻靠;以及一第二支架,具有与所述的限制部相邻靠的-->至少两个第二贴靠端,而所述的第二支架与所述的第一支架相迭合,恰形成有若干个弧形曲面、复数个第一交迭端以及复数个第二交迭端,而复数个第一交迭端排列成一直线,每一弧形曲面同时以所述的第一交迭端与另一弧形曲面相邻接,且以所述的第二交迭端与又一弧形曲面相邻接,凭借复数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可以将所述的支架结构进行收纳。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更包括有一结合部,所述的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的第二支架分别通过所述的结合部而位于所述的覆盖部上。复数个第一交迭端分别处于最高点,所述的第一交迭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距有一预定高度。复数个第一交迭端相互迭合以及复数个贴靠端相互迭合,若干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复数个第二交迭端分别处于最高点,所述的第二交迭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距有一高度。复数个第二交迭端以及复数个贴靠端相互迭合,若干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所述的第一支架更具有至少一第三交迭端,每一第三交迭端将所述的第一支架形成二曲面形状。所述的第二支架更具有至少一第四交迭端,每一第四交迭端将所述的第二支架形成二曲面形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包括有:一限制部,其是围设有一预定形状的区域面积;一覆盖部,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连接;以及若干个支架本体,是呈一预定排列且与所述的覆盖部相连接,所述的支架本体更包括有至少二弧形曲面、至少一交迭端以及二贴靠端,二贴靠端分别与所述的限制部相邻靠,所述的交迭端处于最高点,所述的交迭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距有一预定高度;其特征在于:凭借若干个支架本体以所述的预定排列设在所述的覆盖部内,将使得若干个所述的交迭端排列成一直线,再分别以每一支架本体进行对位贴靠,以及所述的支架本体的每一弧形曲面进行对位贴靠,可以将所述的支架结构进行收纳。所述的支架本体是具有弹性的材质所制成。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更包括有一结合部,所述的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的结合-->部而位于所述的覆盖部上。所述的支架本体更具有至少一定位件,所述的定位件连接所述的至少两个弧形曲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限制部,其是围设有一预定形状的区域面积;一覆盖部,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连接;以及至少一支架本体,所述的支架本体是更包括有以一放射状排列设在所述的覆盖部内的复数个弧形曲面,每一弧形曲面是以一交迭端与另一弧形曲面相贴靠连接,且以一贴靠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邻靠,而使一顶端处于最高点,所述的顶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距有一预定高度,凭借每一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可以将所述的支架结构进行收纳。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更包括有一结合部,所述的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的结合部而位于所述的覆盖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支架结构便于快速收纳与展开使用;覆盖部内具有容置空间与通风的功效;覆盖部更具立体造型的美观功效;具有容置人员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可收展支架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可收展支架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组合示意图;图1C是本专利技术可收展支架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D是本专利技术可收展支架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结构示意图;图1E是本专利技术可收展支架结构进行收纳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动作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F是本专利技术可收展支架结构进行收纳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动作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架结构通过结合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动作示意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架结构通过结合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动作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可收展支架结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限制部,其是围设有一预定形状的区域面积;一覆盖部,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连接;以及一支架本体,是与所述的覆盖部相连接,且将所述的覆盖部撑离所述的限制部,所述的支架本体更包括有若干个弧形曲面、复数个第一交迭端、复数个第二交迭端以及复数个贴靠端,复数个贴靠端分别与所述的限制部相邻靠,而复数个第一交迭端排列成一直线,每一弧形曲面同时以所述的第一交迭端与另一弧形曲面相邻接,且以所述的第二交迭端与又一弧形曲面相邻接,凭借若干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可以将所述的支架结构进行收纳。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限制部,其是围设有一预定形状的区域面积;一覆盖部,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连接;以及一支架本体,是与所述的覆盖部相连接,且将所述的覆盖部撑离所述的限制部,所述的支架本体更包括有若干个弧形曲面、复数个第一交迭端、复数个第二交迭端以及复数个贴靠端,复数个贴靠端分别与所述的限制部相邻靠,而复数个第一交迭端排列成一直线,每一弧形曲面同时以所述的第一交迭端与另一弧形曲面相邻接,且以所述的第二交迭端与又一弧形曲面相邻接,凭借若干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可以将所述的支架结构进行收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更包括有一结合部,所述的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的结合部而位于所述的覆盖部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复数个第一交迭端分别是处于最高点,所述的第一交迭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距有一预定高度。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复数个第一交迭端相互迭合以及复数个贴靠端相互迭合,若干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复数个第二交迭端分别是处于最高点,所述的第二交迭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距有一预定高度。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复数个第二交迭端以及复数个贴靠端相互迭合,若干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7. 一种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限制部,其是围设有一预定形状的区域面积;一覆盖部,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连接;以及一第一支架,是围设有至少一曲面形状,所述的第一支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贴靠端,而所述的第一支架与所述的覆盖部相连接,将所述的覆盖部撑离所述的限制部,使所述的第一贴靠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邻靠;以及一第二支架,具有与所述的限制部相邻靠的至少两个第二贴靠端,而所述的第二支架与所述的第一支架相迭合,恰形成有若干个弧形曲面、复数个第一交迭端以及复数个第二交迭端,而复数个第一交迭端排列成一直线,每一弧形曲面同时以所述的第一交迭端与另一弧形曲面相邻接,且以所述的第二交迭端与又一弧形曲面相邻接,凭借复数个弧形曲面相互对位贴靠,可以将所述的支架结构进行收纳。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更包括有一结合部,所述的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的第二支架分别通过所述的结合部而位于所述的覆盖部上。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收展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复数个第一交迭端分别处于最高点,所述的第一交迭端与所述的限制部相距有一预定高度。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亨
申请(专利权)人:杨维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