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包含腐植酸的复混肥,其包括如下原料:包膜载体、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水、生物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复混肥肥效持久,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适合大规模生产,市场前景较好。
A Compound Fertilizer Containing Humic Acid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ertilizer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compound fertilizer containing humic aci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coated carrier, urea, monoammonium phosphate, potassium chloride, humic acid, water and biological preparation. The compound fertilizer of the invention has long-lasting fertilizer effect, simple and feasibl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has good market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腐植酸的复混肥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包含腐植酸的复混肥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肥料领域面临较大的瓶颈,人们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很多农田大量投入使用无机化肥进行提产的同时却忽略了化肥对农产品的质量、土壤板结、地下水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急剧下降,破坏了原有土壤生态平衡,土壤板结、水土污染、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出现了增产不增收和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据报道,我国氮肥的利用率为30%到50%,磷肥利用率约10-15%,钾肥利用率约为30-60%,过剩的肥料在土壤中通过挥发、淋湿等方式进入水体和大气。如何有效地利用氮磷钾肥料,最大限度挥发其肥效以及降低其使用量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腐植酸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广泛应用于农林牧、石油、化工、建材、医药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横跨几十个行业。腐植酸及其制品有多种用途。在农业方面,与氮、磷、钾等元素结合制成的腐植酸类肥料,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近年来对腐植酸在肥料中的应用掀起了热潮。为了克服肥料浪费问题,国内先后推出了多种缓、控释肥产品,控释肥料成为未来农业肥料的发展方向,包膜材料又称包衣肥料、薄膜肥料,它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在肥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肥料溶出速率与作物的生长需求相一致,从而达到节省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这种材料在土壤中较难降解,包衣膜在肥料养分释放完全后仍留在土壤中;还有的包膜材料虽然可被分解,但材料较难得到、成本较高,而且肥料释放速率很难做到有序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腐植酸的复混肥。该复混肥肥效持久,释放速率有序稳定,包膜载体可被完全降解,环保无污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复混肥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含腐植酸的复混肥,其包括如下原料:包膜载体、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水、生物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包膜载体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添加到氯仿中,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氯仿的比例为1g:10ml,搅拌至溶解,然后添加占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十分之一重量份的淀粉醚,200rpm搅拌10min,然后添加与氯仿相同体积的乙醇,静置30min,收集沉淀,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12h即得。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将多黏类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巨大芽孢杆菌以及圆褐固氮菌分别培养至浓度为1×109cfu/ml的菌液,然后按照5-7:3-5:3-5:2-3的体积比混合,即得。进一步地,所述复混肥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和水按照2:2:3:1:10的质量比例添加到搅拌罐中,300rpm搅拌30min,然后进入反应罐,以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60℃,保温反应15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再静置6h,得到液体肥料;步骤2)将包膜载体和液体肥料按照1-2:2-3的质量比投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50℃,保温条件下,在200rpm搅拌速度下向反应器中加入KOH,调节溶液的pH为6.5,搅拌时间控制在20min;再用离心机离心3min,转速为2000rpm,倒去上层液,分离出肥料微球;步骤3)将生物制剂喷洒到肥料微球上,200rpm搅拌10min,然后静置3h,最后在20-30℃温度干燥至水分含量为2wt%,包装即得。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生物制剂和肥料微球的质量比为1-2:3-5。注,上述步骤中用到的菌种是本领域的常规菌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常规培养方法获得其菌液。本专利技术所述菌种均可以从CGMCC、ATCC等商业途径购买得到。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但是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添加了合适量的腐植酸,以物理和化学键合方式络合养分,延缓养分释放快慢,实现肥效速缓兼备,把分散的土粒胶结一起形成团粒结构,聚合吸附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聚合絮凝物可解决养分的沉淀、挥发蒸腾、淋失、流失,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锁住养分控制流失;本专利技术包膜载体的比表面积可达到100m2/g以上,粒径分布在20-200μm之间,孔隙率为80%以上;本专利技术包膜载体中使用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为主要原料,其无嗅无味,成本低廉,易被自然界的微生物降解,淀粉醚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充当了肥料载体,还可以被菌株降解,为菌株提供了碳源,同时释放出肥料;本专利技术包膜载体前期不会被降解,避免了大部分缓释肥前期释放过快大量流失的缺陷,随着菌群的附着和繁殖,包膜载体被部分降解,最终包膜载体被菌群完全降解,整个过程肥料释放有序,速率平稳,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肥料质量的稳定性,通过控制养分的释放速率而使其与作物养分吸收基本同步;本专利技术复合菌液不仅具备降解包膜材料的功能,还可以通过与植株共生增殖关系,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微生态系统,保水固氮,使得肥效持久全面,还可以防治病虫害;本专利技术复混肥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适合大规模生产,市场前景较好,同时避免了大量使用复合肥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土壤结块,环保无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包含腐植酸的复混肥,其包括如下原料:包膜载体、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水、生物制剂。具体地,所述包膜载体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添加到氯仿中,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氯仿的比例为1g:10ml,搅拌至溶解,然后添加占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十分之一重量份的淀粉醚,200rpm搅拌10min,然后添加与氯仿相同体积的乙醇,静置30min,收集沉淀,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12h即得。所述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将多黏类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巨大芽孢杆菌以及圆褐固氮菌分别培养至浓度为1×109cfu/ml的菌液,然后按照7:5:5:3的体积比混合,即得;所述多黏类芽孢杆菌为ATCC842;所述哈茨木霉菌为CGMCCNO.4963(参见CN102505010A);所述巨大芽孢杆菌为ATCC15450;所述圆褐固氮菌为ATCC4412。所述复混肥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和水按照2:2:3:1:10的质量比例添加到搅拌罐中,300rpm搅拌30min,然后进入反应罐,以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60℃,保温反应15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再静置6h,得到液体肥料;将包膜载体和液体肥料按照2:3的质量比投入到反应器中,升温至50℃,保温条件下,在200rpm搅拌速度下向反应器中加入浓度为1M的K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6.5,搅拌时间控制在20min;再用离心机离心3min,转速为2000rpm,倒去上层液,分离出肥料微球;将生物制剂喷洒到肥料微球上,200rpm搅拌10min,然后静置3h,最后在20-30℃温度干燥至水分含量为2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含腐植酸的复混肥,其包括如下原料:包膜载体、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水、生物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腐植酸的复混肥,其包括如下原料:包膜载体、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水、生物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载体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添加到氯仿中,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氯仿的比例为1g:10ml,搅拌至溶解,然后添加占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十分之一重量份的淀粉醚,200rpm搅拌10min,然后添加与氯仿相同体积的乙醇,静置30min,收集沉淀,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12h即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将多黏类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巨大芽孢杆菌以及圆褐固氮菌分别培养至浓度为1×109cfu/ml的菌液,然后按照5-7:3-5:3-5:2-3的体积比混合,即得。4.根据权利要求1-3任其一所述的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混肥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兰坤,赵凤良,宋海波,张超垒,
申请(专利权)人:许传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