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529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包括槽体结构和冷却系统,所述槽体结构包括槽底钢板,所述槽底钢板上槽底砖,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于槽体结构下侧,所述槽底钢板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纵向冷却槽和横向冷却槽,所述纵向冷却槽和横向冷却槽相互垂直,且两者的上端面齐平;所述槽底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下端面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凸块,槽底砖铺设于槽底钢板上,所述凸块位于纵向冷却槽与横向冷却槽之间,砖体的下端面与相应的纵向冷却槽、横向冷却槽的上端面接触,且相邻槽底砖的接缝与纵向冷却槽、横向冷却槽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锡槽结构合理,有效维持槽底钢板的温度,并可快速有效地对下层锡液降温,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A Floating Glass Tin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oat glass tin trough, which comprises a trough body structure and a cooling system. The trough body structure includes a trough bottom steel plate, a trough bottom brick on the trough bottom steel plate, and the cooling system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trough body structure. The longitudinal cooling trough and the transverse cooling trough are formed on the trough bottom steel plate, and the longitudinal cooling trough and the transverse cooling trough are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and both of them are vertical. The bottom brick of the groove comprises a brick body, and the bottom face of the brick body forms a convex block extending downward. The bottom brick of the groove is laid on the steel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The convex block is located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cooling groove and the transverse cooling groove.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brick body contacts with the upper face of the corresponding longitudinal cooling groove and transverse cooling groove, and the joint of the adjacent bottom brick of the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ngitudinal cooling groove and the transverse cooling groov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tin trough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trough is effectively maintained, the lower tin liquid can be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cooled, and the product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法玻璃锡槽
本专利技术属于浮法玻璃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锡槽。
技术介绍
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将熔化好的玻璃液在1100℃左右下引入充满保护气的锡槽内,玻璃液漂浮在锡槽内的锡液表面,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硬化,并在其流动过程中形成厚度均匀的玻璃带,即玻璃原板。在玻璃成型过程中,锡槽内锡液的温度变化、锡液回流等都会对玻璃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即锡槽是玻璃成型最重要的设备,然而,现有锡槽结构不尽合理,往往造成玻璃品质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锡槽结构不合理造成玻璃品质不佳。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包括槽体结构和冷却系统,所述槽体结构包括槽底钢板,所述槽底钢板上设有槽底砖,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于槽体结构下侧,所述槽底钢板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纵向冷却槽和横向冷却槽,所述纵向冷却槽和横向冷却槽相互垂直,且两者的上端面齐平;所述槽底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下端面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凸块,槽底砖铺设于槽底钢板上,所述凸块位于纵向冷却槽与横向冷却槽之间,砖体的下端面与相应的纵向冷却槽、横向冷却槽的上端面接触,且相邻槽底砖的接缝与纵向冷却槽、横向冷却槽对应设置;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所述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相互垂直,且纵向冷却管对于与纵向冷却槽设置,横向冷却管对于与横向冷却槽设置,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上设置有朝向槽底钢板的喷头。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所述凸块的高度为砖体高度的1/4-1/3。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所述相邻槽底砖的接缝位于相应纵向冷却槽、横向冷却槽的中线上。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还包括至少一个截面呈三角形的挡坎,所述挡坎设置于锡槽槽底靠近出口位置处的槽底砖上,设置有挡坎的槽底砖上设有截面为梯形的卡槽,挡坎的底面与卡槽的底面重合,挡坎朝向出口的侧面与卡槽靠近出口的侧面间有一定间隙。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所述挡坎的两个侧面通过弧形面连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所述挡坎的数量为多个,沿锡槽进口到锡槽出口的方向上,挡坎的上端面依次降低。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所述槽底砖采用电熔β-刚玉耐火材料制成。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为空气或水。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所述纵向冷却槽与横向冷却槽间形成正方形区域,所述砖体及凸块的截面均呈正方形。本专利技术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槽底钢板上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纵向冷却槽和横向冷却槽,且相邻槽底砖的接缝对应于纵向冷却槽、横向冷却槽设置,冷却介质汇聚于接缝处,直接有效地冷却接缝处的锡液,避免熔融锡液与槽底钢板发生反应,同时,避免锡液流入槽底砖底,产生浮砖现象;通过调节冷却介质的通入量及温度,可以调节槽底钢板始终处于稳定的温度状态,避免因槽底钢板温度变化而导致锡液固液交界面变化产生气泡,进而影响玻璃质量;挡坎的设置可以改善锡液的板底对流,特别是挡坎朝向锡槽出口一侧的侧壁与卡槽的侧壁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对锡液的流动起到阻碍作用,进而减缓对流现象;挡坎的高度呈梯度设置,亦可对对流起到分级阻拦、减缓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的俯视图;图2为图1揭除槽底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未设置卡槽的槽底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槽底砖与挡坎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公开的浮法玻璃锡槽为玻璃板成型装置,锡槽内盛装锡液,玻璃液漂浮于锡液上方,并在重力和表面张力作用铺开、摊平、硬化,在其流动过程中形成厚度均匀的玻璃带。以下说明中的“纵向”即为玻璃带流动方向,“横向”即为与玻璃带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其包括槽底钢板1、冷却系统2、槽底砖3及挡坎4。所述槽底钢板1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纵向冷却槽11和横向冷却槽12,所述纵向冷却槽11和横向冷却槽12相互垂直,且两者的上端面齐平,纵向冷却管11和横向冷却管12间形成容纳区,该容纳区为正方形或矩形。所述冷却系统2设置于槽底钢板1下侧,用以向槽底钢板1供给诸如冷却空气、冷却水之类的介质,使槽底钢板1降温,并维持温度稳定。冷却系统2包括纵向冷却管(图中未示出)和横向冷却管21。所述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21相互垂直,且纵向冷却管对于与纵向冷却槽11设置,横向冷却管21对于与横向冷却槽12设置,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21上设置有朝向槽底钢板1的喷头22;即位于纵向冷却管上的喷头22对应于纵向冷却槽11设置,位于横向冷却管12上的喷头22对应于横向冷却槽12。冷却介质喷出后,纵向冷却槽11和横向冷却槽12内的冷却介质量较多,冷却效果较好。所述槽底砖3由电熔β-刚玉耐火材料制成,其包括砖体31,所述砖体31的下端面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凸块32,一般地,凸块32的高度为砖体高度的1/3-1/2,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3。槽底砖3铺设于槽底钢板1上,具体地,所述凸块32的形状、尺寸与纵向冷却槽11和横向冷却槽12间形成的容纳区相适应,铺设时,将该凸块32卡设在容纳区内,并且砖体31的下端面与相应的纵向冷却槽11、横向冷却槽12的上端面接触,且相邻槽底砖3的接缝与纵向冷却槽11、横向冷却槽12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相邻槽底砖3的接缝位于相应纵向冷却槽11、横向冷却槽12的中线上。所述挡坎4的截面呈三角形,其两个侧面通过弧形面光滑过渡连接。所述挡坎4设置于锡槽槽底靠近出口位置处的槽底砖3上。设置有挡坎4的槽底砖3上设有截面为梯形的卡槽33,挡坎4的底面与卡槽33的底面重合,挡坎4朝向锡槽出口的侧面与卡槽33靠近锡槽出口的侧面间有一定间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坎4的数量为多个,沿锡槽进口到锡槽出口的方向上,挡坎4的上端面依次降低。锡液盛装在本实施例所述的锡槽中,并会沿相邻槽底砖3的接缝处向下流动,为避免熔融锡液与槽底钢板1发生反应,冷却系统2向槽底钢板供给冷却介质。由于槽底砖的3的接缝位置设置于纵向冷却槽11、横向冷却槽12的上端面上,且冷却介质直接喷向从纵向冷却槽11、横向冷却槽12,且该出呈槽状,冷却介质会在槽内集聚后扩散,使得槽底砖3接缝处的锡液能够快速有效地冷却固化,避免其继续下渗从而对槽底砖3产生浮力,同时通过该冷却系统2还可随时根据槽底钢板1的问题来调节冷却介质的供应量及供应温度,从而保证槽底钢板1的温度稳定,避免因槽底钢板1温度变化导致锡液固液交界面而引起的玻璃板质量变化,为实现对槽底钢板1温度的监控,还可以在槽底钢板1处,特别是纵向冷却槽11、横向冷却槽12处设置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锡液随玻璃带的移动也会产生流动,流动的锡液到达锡槽出口处后,一部分锡液在自重的作用下从板底回流至上游,一般通过在锡槽底部设置横向的挡坎来改善回流。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挡坎4,其朝向锡槽出口的侧面与卡槽33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可对回流的锡液产生阻碍作用,降低回流,高度渐变的挡坎4可进一步改善回流现象。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包括槽体结构和冷却系统,所述槽体结构包括槽底钢板,所述槽底钢板上槽底砖,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于槽体结构下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钢板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纵向冷却槽和横向冷却槽,所述纵向冷却槽和横向冷却槽相互垂直,且两者的上端面齐平;所述槽底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下端面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凸块,槽底砖铺设于槽底钢板上,所述凸块位于纵向冷却槽与横向冷却槽之间,砖体的下端面与相应的纵向冷却槽、横向冷却槽的上端面接触,且相邻槽底砖的接缝与纵向冷却槽、横向冷却槽对应设置;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所述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相互垂直,且纵向冷却管对于与纵向冷却槽设置,横向冷却管对于与横向冷却槽设置,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上设置有朝向槽底钢板的喷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包括槽体结构和冷却系统,所述槽体结构包括槽底钢板,所述槽底钢板上槽底砖,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于槽体结构下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钢板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纵向冷却槽和横向冷却槽,所述纵向冷却槽和横向冷却槽相互垂直,且两者的上端面齐平;所述槽底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下端面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凸块,槽底砖铺设于槽底钢板上,所述凸块位于纵向冷却槽与横向冷却槽之间,砖体的下端面与相应的纵向冷却槽、横向冷却槽的上端面接触,且相邻槽底砖的接缝与纵向冷却槽、横向冷却槽对应设置;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所述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相互垂直,且纵向冷却管对于与纵向冷却槽设置,横向冷却管对于与横向冷却槽设置,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上设置有朝向槽底钢板的喷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高度为砖体高度的1/4-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槽底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宏
申请(专利权)人:台玻安徽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