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属于镀膜玻璃技术领域,包括玻璃基底,所述玻璃基底单侧表面依次设置有衬底层、功能层、遮蔽层;所述衬底层的材料为纳米隔热涂料;所述纳米隔热涂料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向水性聚氨酯P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镀膜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低辐射镀膜玻璃(LOW
‑
E玻璃)是在真空状态下以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玻璃表面上镀上金属银层或其他化合物而成,使玻璃对太阳辐射能(内含可见光的能量约为1/3)及红外热辐射能的透过具备了选择性,正是这种选择性,使LOW
‑
E玻璃成为既不透过也不吸收远红外辐射的热反射镜,成为夏可隔热冬可保温,当今节能效果最好的环保玻璃。
[0003]LOW
‑
E玻璃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离线LOW
‑
E玻璃和在线L OW
‑
E玻璃。离线LOW
‑
E玻璃的膜称为离线薄膜,是将普通玻璃从生产线拿下来之后,利用真空磁控溅射技术或者化学方法等在其上面镀一层具有低辐射性质的功能薄膜,此膜与玻璃基底的结合力比较弱,且易氧化,不宜在空气中直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所述玻璃基底单侧表面依次设置有衬底层、功能层、遮蔽层;所述衬底层的材料为纳米隔热涂料;所述纳米隔热涂料包括如下步骤制备:
[0007]向水性聚氨酯PU
‑
218A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纳米氧化锡锑浆料,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至8
‑
9,加入流平剂RM
‑
2020、消泡剂SF
‑
51、润湿剂104E、硅烷偶联剂KH560混合搅拌均匀后,球磨12
‑
15h,得纳米隔热涂料。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衬底层的厚度为20
‑
60μm。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遮蔽层的厚度为180
‑
200nm。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性聚氨酯PU
‑
218A、纳米氧化锡锑浆料、流平剂RM
‑
2020、消泡剂SF
‑
51、润湿剂104E、硅烷偶联剂KH560的体积比为25
‑
30:5
‑
6:0.3
‑
0.5:0.3
‑
0.5:0.15
‑
0.25:0.3
‑
0.5。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12]步骤一、将玻璃基底进行超声清洗、60℃真空干燥,自然冷却后,在玻璃基底单侧表面滴上纳米隔热涂料并使用线棒涂布器在玻璃基底上匀速滚动,125
‑
150℃下固化后,完成衬底层的制备;
[0013]步骤二、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衬底层的外侧制备功能层;
[0014]步骤三、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功能层的外侧制备遮蔽层,完成一种低辐射隔
热复合镀膜玻璃的制备。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二所述直流磁控溅射技术的靶材为银靶,银靶功率为80
‑
96W,靶基距为70mm,腔体的本底真空度为3
×
10
-3
‑
3.5
×
10
-3
Pa,溅射气压为1.0
‑
1.2Pa,溅射时间为5
‑
10s,氩气流量为1
‑
5sccm。银具有抗红外辐射作用,从而起到隔热的作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三所述直流磁控溅射技术的靶材为合金材料,靶材的功率为400W,靶基距为60mm,腔体的本底真空度为8
×
10
-6
Pa,溅射时间为200
‑
215s,溅射气压为1.5
‑
1.6Pa。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合金材料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将质量比为1.2
‑
1.5:3
‑
5:6
‑
7.5的铌,钴,镍的金属粉末通过电弧炉熔炼后,冷却、磨平、抛光、用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依次进行清洗,干燥,得合金材料。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以水性聚氨酯PU
‑
218A为基体,添加纳米氧化锡锑浆料制得的纳米隔热涂料作为衬底层可以有效阻隔红外线,起到隔热作用;润湿剂104E改善了涂料的渗透性和表面张力,提高了涂料对玻璃基底的润湿性,从而提高了涂料与玻璃基底的结合力,硅烷偶联剂KH560与水性聚氨酯PU
‑
218A发生交联,在涂料和玻璃基底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涂料与玻璃基底的结合力。
[0020]本专利技术以铌、钛、镍制成的合金材料作为靶材,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功能层的外侧制备遮蔽层,保护了以金属银为靶材功能层不被外界空气氧化。同时铌、钛、镍其导热系数均远低于铝,相对于以铝制备的遮蔽层具有更强的隔热性能,进一步增强了镀膜玻璃的隔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纳米隔热涂料包括如下步骤制备:
[0024]向25mL水性聚氨酯PU
‑
218A加入5mL质量分数为30%的纳米氧化锡锑浆料,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至8,加入0.3mL流平剂RM
‑
2020、0.3mL消泡剂SF
‑
51、0.15mL润湿剂104E、0.3mL硅烷偶联剂KH560混合搅拌均匀后,球磨12h,得纳米隔热涂料。
[0025]实施例2
[0026]一种纳米隔热涂料包括如下步骤制备:
[0027]向30mL水性聚氨酯PU
‑
218A加入6mL质量分数为30%的纳米氧化锡锑浆料,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至9,加入0.5mL流平剂RM
‑
2020、0.5mL消泡剂SF
‑
51、0.25mL润湿剂104E、0.5mL硅烷偶联剂KH560混合搅拌均匀后,球磨15h,得纳米隔热涂料。
[0028]实施例3
[0029]一种合金材料包括如下步骤制备:
[0030]将质量比为1.2:3:6的铌,钴,镍的金属粉末通过电弧炉熔炼后,冷却、磨平、抛光、用丙酮、酒精和去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底,所述玻璃基底单侧表面依次设置有衬底层、功能层、遮蔽层;所述衬底层的材料为纳米隔热涂料;所述纳米隔热涂料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向水性聚氨酯PU
‑
218A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纳米氧化锡锑浆料,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至8
‑
9,加入流平剂RM
‑
2020、消泡剂SF
‑
51、润湿剂104E、硅烷偶联剂KH560混合搅拌均匀后,球磨12
‑
15h,得纳米隔热涂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的厚度为20
‑
6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的厚度为180
‑
2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PU
‑
218A、纳米氧化锡锑浆料、流平剂RM
‑
2020、消泡剂SF
‑
51、润湿剂104E、硅烷偶联剂KH560的体积比为25
‑
30:5
‑
6:0.3
‑
0.5:0.3
‑
0.5:0.15
‑
0.25:0.3
‑
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将玻璃基底进行超声清洗、60℃真空干燥,自然冷却后,在玻璃基底单侧表面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宏,
申请(专利权)人:台玻安徽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