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anaerobic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resistant to wastewater containing nickel and high ammonia nitrogen. The method includes: inoculating anaerobic ammonia oxidizing granular sludge into anaerobic ammonia oxidizing reactor, using simulated wastewater containing Ni (II) as influent and NH4 as inoculating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受含镍高氨氮废水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厌氧氨氧化菌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耐受含镍高氨氮废水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尽管微量的重金属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且常常是生物酶的必需成分,但是过量的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具有抑制甚至毒害作用。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其中担任主要使命的厌氧氨氧化菌也不例外,受废水中的重金属影响可能导致工艺的出水水质急剧恶化,脱氮效率下降,甚至菌体解体死亡,工艺运行失败。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泥中常含有重金属Ni(II),镍对于废水微生物而言,除了是生存的微量元素外,过量后存在毒害作用;会阻碍厌氧氨氧化菌的酶代谢等代谢过程,明显制约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的分泌。目前,关于培养耐受型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已有报道,例如:(1)申请公开号为CN101205526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快速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UASB反应器内挂膜,保留所富集的微生物;选取垃圾填埋场处理渗滤液SBR工艺中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接种的污泥量为反应器有效容积45~65%;采用恒温循环水浴控制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受含镍高氨氮废水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以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接种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2)以含Ni(II)的模拟废水为进水,以NH4+‑N和NO2‑‑N为进水基质,控制反应器中氮容积负荷和Ni(II)的浓度,采用分阶段运行方式进行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步骤如下:(a)第一阶段:保持进水基质中NH4+‑N的浓度始终为250~330mg L‑1,NO2‑‑N的浓度始终为250~330mg L‑1,且NH4+‑N和NO2‑‑N摩尔质量的比值为1:1;以维持出水中NH4+‑N和NO2‑‑N的含量均在10mg L‑1以下为目标,控制初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受含镍高氨氮废水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以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接种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2)以含Ni(II)的模拟废水为进水,以NH4+-N和NO2--N为进水基质,控制反应器中氮容积负荷和Ni(II)的浓度,采用分阶段运行方式进行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步骤如下:(a)第一阶段:保持进水基质中NH4+-N的浓度始终为250~330mgL-1,NO2--N的浓度始终为250~330mgL-1,且NH4+-N和NO2--N摩尔质量的比值为1:1;以维持出水中NH4+-N和NO2--N的含量均在10mgL-1以下为目标,控制初始氮容积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调整Ni(II)的浓度为1~0.5mgL-1,持续运行至污泥的活性降低为80~90%后,停止添加Ni(II),直至反应器恢复至氮容积负荷的90~95%;(b)第二阶段:反应器恢复运行性能后,仍以维持出水中NH4+-N和NO2--N的含量均在10mgL-1以下为目标,维持初始氮容积负荷不变,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并调整Ni(II)的浓度从0mgL-1分梯度逐步提升到0.2~1mgL-1,反应器运行至稳定;(c)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分梯度逐步提升Ni(II)的浓度至5~10mg/L,以维持出水中NH4+-N和NO2--N的含量均在10mgL-1以下为目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直至反应器能够在进水含10mgL-1Ni(II)浓度下维持稳定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受含镍高氨氮废水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初始浓度为2~10gL-1;步骤(2)中,所述进水的pH为7.5~8.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受含镍高氨氮废水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i(II)的添加形式为NiCl2·6H2O、NiS、NiS2、NiO、Ni(OH)2和NiCO3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受含镍高氨氮废水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b)中,氮容积负荷为6~8kgNm-3d-1,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每次调整Ni(II)浓度后,反应器的运行周期均为两周。5.如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