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储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46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品储存。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一通过物品储存系统的用于物品储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多层物品储存系统内的一物品是否准备移动;以及如果一物品准备移动,则根据已经进行中的物品储存系统的运动确定物品储存系统内的移动物品的路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480038954.6(PCT/IB2004/004255),申请日为2004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物品储存”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对2003年12月24日提交的题为“物品储存系统”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532,354以及2004年6月30日提交的题为“物品储存”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881,113的优先权。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品储存,具体来说,涉及物品储存的系统和过程。
技术介绍
由于大城市不断地变得越来越拥挤,所以,对于空间保存技术的需求一直在持续增长。一种显示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是自动的汽车停车场。由于驾驶汽车时不需操纵诸巷道,如此的停车场相对于传统停车场可节省许多空间。自动停车场还可在减少毒气(例如,汽车排放)和车辆安全方面提供诸多优点。自动停车场通常包括入口、储存平板架、提升器、传送带、储存架以及出口,它们容纳在一多层结构中。该结构可以位于地面上、一部分在地面上和一部分在地面下,或完全在地下。在这些装置中的层数和储存架数通常构造成解决每结构容积中提供更多车辆停泊的一般性问题。对于一更为完整的解决方案来说,设计还应解决安全性、可靠性、储存时间,和/或取回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这样理念,即,组织多面的物品储存系统以达到有效的操作。效率可以在以下诸方面衡量:物品储存和取回时间、相对于提升器数量的储存架的空间分配,和/或储存架数量对储存系统容积之比。这可允许以低的系统运行成本和对于机械和其中部件性能要求较低的方式保持高度的结构完整性。-->在特殊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在一物品储存系统中提供快速且同时实施的多任务操作、空间利用的有效率,以及机械可靠性。在实施这些任务中,一计算机可偶联到一数据采集网络,该网络收集和报告有关多个动力驱动的运输和公用系统以及多个提升器的信息。计算机可监管和控制系统的运动和活动,并根据一组在机器可读介质中编码的指令进行操作。物品储存系统可包括多层的结构,其中,该结构适于有多个入口和出口,以及多个带有有效储存架分配的栅格图形布置的储存架。该系统可用来接纳各种车辆、车载集装箱,和/或带有合适下层结构的集装箱。位于各物品储存层上的转移承载系统可用来从一提升器中接纳一物品,并在提升器和一物品储存层上的储存架中的至少某些储存架之间移动该物品,在储存架中水平地存放物品。对于各种车辆和车载集装箱,可安排将这些物品装载在框架上以便于运输,通过运输系统和物品储存系统内的提升器进行运输。在取回物品时,移去框架将物品提供给出口。框架可包括两个基本上平行的外框架构件,它们进行操作以接合位于一物品轴线上的至少一个轮子。诸框架可彼此独立地操作来接合一物品和支承物品并便于其在物品储存系统内运动。在某些实施例中,框架进行操作而扩展以接纳位于第一物品轴线上的至少一个轮子并接触而接合轮子。此外,一物品运输框架可包括一第一运动系统,该系统适于方便框架沿第一水平轴线的运动,以及一第二运动系统,该系统适于方便框架沿第二水平轴线的运动。还可安排类似地储存带有包括类似于框架的部件的一体下层结构的物品。一提升器可包括一进行操作来接合一物品并沿第一轴线移动该物品的第一驱动系统和一进行操作来接合一物品并沿第二轴线移动该物品的第二驱动系统。该物品可沿着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卸载在一物品储存层上。一提升器还可包括一物品支承平台以便接纳一物品。物品支承平台可以操作以便偶联到提升器的一轴上,同时,接纳一物品。如果提升器包括一铁笼,则该铁笼可进行操作而从物品支承平台中分离,同时接纳一物品。某些实施例可包括多个提升器,其中,一个以上的提升器可用来将一进来的物品移动到一物品储存层,和/或一个以上的提升器可用来将一离开的物品移动到一物品释放出口。计算机可确定使用哪个提升器。再者,各个物品储存层可包括多个转移承载系统用来将一物品移动到一储存层上。一物品还可横贯一提升器杆状物移动,例如,通过在相邻转移承载系统之间进行互换来实施。-->一物品储存系统还可包括一水平运输系统,以便在一物品接纳口和一提升器之间移动一安装在框架上的物品。该水平运输系统可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在框架上物品的物品运输框架的导向组。该导向组可包括多个导向器,而一物品运输框架可在导向组内的不同导向器上传输,视所安装物品的大小而定。一水平运输系统可包括一用来沿一轴线移动物品的副系统和一用来沿另一轴线移动物品的副系统。一水平运输系统还可包括一轴线传输副系统,该副系统进行操作而在轴向运输副系统之间传输物品。水平运输系统可进行操作而根据物品的外尺寸为轴向运输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系统对中一物品。一物品储存系统另外可包括一物品安装系统,其进行操作而将一物品安装在一物品运输框架上。一系统还可包括一框架再循环系统,其进行操作而在一物品释放口接纳框架并将框架传输到物品安装系统。这样一系统可在框架用过之后将它们堆叠起来,储存好框架并输送它们,以使它们可再用在其它的物品上。某些物品储存系统还可包括一用来测量物品的物品测量系统,和/或一用来对齐物品纵向中心线的物品对齐系统。某些系统可包括一物品定向系统,该系统位于物品接纳口和提升器之间。某些特定的系统可包括一用来移动安装在框架上物品的水平运输系统,如果一物品释放口被占据,而一第二口将释放离开的物品,则第二口进行操作,倘若第一物品释放口被占据,以便从水平运输系统中接纳一物品。在执行功能时,计算机可确定一在多层物品储存系统中的物品是否将移动,并根据已经进行的物品储存系统的运动确定移动物品路线。例如,计算机可探测一指示物品已被接纳的信号,并确定一到达物品储存架的路线。作为另一实例,计算机可探测一指示储存物品已被需要的信号,确定该储存物品的位置,还确定一到达储存物品的物品释放口的路线。作为另一附加实例,计算机可确定储存在一多层物品储存系统的储存架内的集装箱是否已经被需要,并确定从储存架到一物品进入位置的路线。确定一路线还可根据等待开始的系统的运动,并可包括为路线从多个提升器中选择一个提升器。计算机还可为一物品释放口确定如何定向一物品。计算机可以偶联到一物品入口、一物品安装系统、一物品定向系统、一水平运输系统、一提升器、一转移承载系统、一储存架,和/或一物品释放口,以便对系统进行管理。系统的管理可包括通过控制这些副系统的操作来监管和/或控制物品储存系统内对物品的接纳、运输、储存和释放。在某些实施例中,物品入口也可以是物品出口。-->计算机可进行操作而在物品储存系统的管理中优化一个或多个标准。标准可包括对于物品的储存时间、储存架的占据密度,和/或消耗的功率。在特殊的实施例中,物品储存系统可提供管理的过程和对物品有控制的机械加载和卸载。此外,一系统可提供同时的和多任务的路线分配,以及控制物品从入口到储存架的快速三维运输。一系统还可提供同时的和多任务的路线分配,以及控制物品从储存架到出口的快速三维运输。在某些实施例中,入口为物品测量(例如,重量和尺寸)提供一接受的区域,并根据规格书证实物品是否接纳到系统内。还有,接受区域可对物品业主产生一收据。同样地,储存系统可具有一管理系统,其处理业主提出的要求而发放储存的物品。管理系统可以识别发放的物品并确定其是否已经满足管理的要求。在特殊的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通过物品储存系统的用于物品储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多层物品储存系统内的一物品是否准备移动;以及 如果一物品准备移动,则根据已经进行中的物品储存系统的运动确定物品储存系统内的移动物品的路线。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3-12-24 60/532,354;US 2004-6-30 10/881,1131.一通过物品储存系统的用于物品储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多层物品储存系统内的一物品是否准备移动;以及如果一物品准备移动,则根据已经进行中的物品储存系统的运动确定物品储存系统内的移动物品的路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运动包括同时的多任务的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一路线还根据等待开始的物品储存系统的运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一路线还包括分析一个或多个标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准包括输送时间。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准包括动力消耗。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准包括储存架的占据密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一物品是否准备移动包括确定一物品已经在物品接受口处被接受以储存;以及确定一路线包括确定一从物品接受口到一物品储存架的路线。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一从物品接受口到一物品储存架的路线包括:在格栅图形布置的储存架和提升器中选择一储存架;以及在格栅图形布置中选择一提升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一储存架包括分析储存架的占据率。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一物品从物品接受口到选定的储存架的运动。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物品的运动包括:监控物品的位置;移动物品;以及移动运输副系统以接受物品。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物品安装在一物品运输框架上。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物品安装在物品运输框架上包括:扩展框架以接受在第一物品轴线上的轮子;以及收缩框架以接合轮子。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物品的运动包括将物品移动到一预选定的提升器。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物品移动到一预选定的提升器包括沿两个不同水平轴线移动物品。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两个不同水平轴线移动物品包括在用于各轴线的运输系统之间转移物品。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一物品运动包括根据物品的外尺寸对至少一个水平运输系统对中物品。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如何对一物品释放口定向一物品;以及重新定向物品,以与确定的定向相一致。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加载物品之前从提升器中分离提升器的一物品支承平台。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沿两个水平轴线的哪一个从一提升器中卸载物品;以及沿选定的轴线从提升器中卸载物品。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一物品的运动包括将物品从提升器移动到选定储存架的入口。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物品水平地存放在选定的储存架内。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物品接受口处测量一物品;以及根据测量值确定物品是否被接受。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时控制位于物品储存层上的多个转移承载系统。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一物品是否准备移动包括确定储存在储存架内的物品是否已经被需要;以及确定一路线包括确定从储存架到一物品释放口的路线。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一路线包括在储存架和提升器的格栅图形布置中选择一提升器。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一路线包括分析释放口的占据率。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物品从储存架到物品释放口的运动。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运动包括:监控物品的位置;移动物品;以及移动运输副系统以接受物品。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输副系统包括一转移承载系统,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物品的外尺寸将物品对中在转移承载系统上。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运动包括横贯在转移承载系统之间的提升器杆状物互换物品。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运动包括将物品加载到一预选定的提升器上。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加载物品之前从提升器中分离提升器的一物品支承平台。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沿两个轴线的哪一个将一物品加载到提升器上;以及沿选定的轴线将物品加载到提升器上。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选定的物品释放口是否被占据;以及如果选定的物品释放口被占据,则将物品移动到一第二物品释放口。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沿两个轴线的哪一个从一提升器中卸载物品;以及沿选定的轴线从提升器中卸载物品。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一物品运输框架中卸下物品。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物品运输框架从物品释放口传输到一物品安装系统。4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一物品是否准备移动包括确定储存在一储存架内的集装箱是否已经被需要;以及确定一路线包括确定从储存架到一物品进入位置的路线。41.一用于物品储存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计算机,包括:储存器,构造成储存关于多层物品储存系统和其中的物品的数据以及指令,指令构造成确定物品储存系统内的一物品是否要被移动,如果一物品要被移动,则根据已经在进行中的物品储存系统的运动确定物品的一路线;以及一处理器,构造成根据指令进行操作。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运动包括同时的多任务的运动。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还构造成分析等待开始的物品储存系统的运动以确定一路线。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构造成分析一个或多个标准以确定一路线。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标准包括输送时间。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标准包括动力消耗。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标准包括储存架的占据密度。48.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构造成:确定一物品在物品接受口处已经被接受以储存,以确定一物品是否准备移动;以及确定从一物品接受口到一物品储存架的路线,以确定一路线。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确定从一物品接受口到一物品储存架的路线,指令构造成:在一栅格图形布置的储存架和提升器中选择一储存架;以及在该栅格图形布置中选择一提升器。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构造成分析储存架的占据率以选择一储存架。51.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构造成控制一物品从物品接受口到一选定的储存架的运动。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控制一物品的运动,指令构造成:监控物品的位置;发送指令以移动物品;以及控制运输副系统的运动以接受物品。53.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还构造成控制将一物品安装在一物品运输框架上。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控制将一物品安装在一物品运输框架上,指令构造成控制:扩展框架以接受在第一物品轴线上的轮子;以及收缩框架以接合轮子。55.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构造成控制物品到一预选定提升器的运动以控制物品的运动。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还构造成控制物品沿两个不同水平轴线的运动,以控制到一预选定提升器的运动。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构造成控制物品在运输系统之间对于两个不同水平轴线的转移,以控制沿两个不同水平轴线的运动。58.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还构造成根据物品外尺寸来控制物品对于至少一个水平运输系统的对中,以控制物品的运动。59.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还构造成:确定如何对一物品释放口定向一物品;以及控制物品的再定向,以与确定的定向相一致。60.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还构造成在加载一物品之前控制一提升器物品支承平台与一提升器的分离。61.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还构造成:确定沿两个水平轴线的哪一个从一提升器中卸载一物品;以及控制沿选定轴线的卸载。6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构造成控制物品从一提升器到一选定储存架的入口的运动,以控制物品的运动。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还构造成控制物品在选定储存架内的水平存放。6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还构造成同时地控制多个位于物品储存层上的转移承载系统。65.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指令构造成:确定一储存在储存架内的物品已经被需要,以确定一物品是否准备移动;以及确定一从储存架到一物品释放口的路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尔南多格雷西亚洛佩兹
申请(专利权)人:费尔南多格雷西亚洛佩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MX[墨西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