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吉彬专利>正文

防震房屋及其用途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438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目前不缺有效对抗极限地震的低层房屋,因而平民需要经济可防一次亚极限地震的低层房屋;根据专家说百年内房屋最多遇到一次大地震,故本方案是,低层防震房屋位于土台上,基脚底部有用于地桩限位的内凹浅槽,房屋的基脚底部有活动支承的地桩,房屋下的土台上层有碳渣层。房屋沉降防震的总行程可达1-2米,又由于外围地桩有向内的倾斜角,使大地震中房屋可保持动平衡,以便应对百年难遇一次的大地震,顺便加固的土台可用于防洪及防泥石流的房屋。震后将房屋周围少量泥土刨至土台下即可正常使用,并可使防震房屋再生;又由于打入紧土层的木地桩较浅,故施工简单;地桩可以是木桩、混凝土、塑料、金属等材料及其结合,因而很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案涉及一种减震的普通低层房屋,也涉及用于防洪及防泥石流的房屋。技术背景在此重点以抗震为主,现有技术中,可采用橡胶减震器在9度地震烈度可衰减60%地震威力,即橡胶减震器在8度地震烈度时才能可靠保证房屋的安全,而在地震断裂带上的背景地震烈度可达11度地震烈度,故抗9度地震烈度还不够理想,即使房屋利用废轮胎减震也需几千元购买。在专利申请号200810045682.2为《水基或陆基或半浮的房屋》专利的方案中,已经说明了低层抗震房屋有效对抗极限地震的方案,相应其低层抗震房屋的成本较高。遗憾的是,因农村及山区抗震的经济条件差,普通低层房屋如何利用本地资源,以低成本高效地进行防震仍然是个难题。已知热带雨林中的木结构房屋常固定建于竖立的木地桩上主要是防潮,现实表明木地桩因柔韧性及水平弹性而有减震性能,而在大地震中固定建于竖立的木地桩上的房屋也易损坏。已知在高地震烈度的地震中,在低层房屋普通地基上,坚固的低层房屋产生下陷而未垮,主要原因是房屋下是相对松软的地基,地震的水平波使软土水平冲击房屋的缓冲而化解了,地震的纵向波冲击房屋时,因软土液化而承受不了房屋重量而被压缩或排挤开,地震波伴随房屋下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层房屋的基脚底部有活动支承的地桩,进而防震房屋的特征是,房屋座落于土台上,基脚底部有一体的下凹(浅)槽,地桩竖立活动支承于下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层房屋的基脚底部有活动支承的地桩,进而防震房屋的特征是,房屋座落于土台上,基脚底部有一体的下凹(浅)槽,地桩竖立活动支承于下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诉的防震房屋,其特征是,所诉房屋下的土台上层有碳渣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诉的防震房屋,其特征是,所诉基脚底部的外围地桩有向内的倾斜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诉的防震房屋,其特征是,所诉基脚底部的外围地桩有向内的倾斜角。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诉的防震房屋,其特征是,所诉防震房屋的基脚包含井形的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诉的防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申请(专利权)人:刘吉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