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应急救援装置及其救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3888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梯应急救援装置产品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自动应急救援装置及其救援方法。该应急救援装置包括轿厢位置检测装置,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设于电梯井道的顶层位置,与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的处理器:用于接收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数据,并分析出电梯轿厢运行的速度、方向及高度,判断最近停靠楼层,以启动自动救援;与处理器连接并接收处理器指令进行松闸或抱闸的制动器。该应急救援装置能有效地缩短应急救援响应时间及救援时间,无需设置观察装置即可实现轿厢运行的速度、方向及高度的判断,安全可靠,应急救援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且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应急救援装置及其救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应急救援装置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自动应急救援装置及其救援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无机房电梯传统应急救援程序为:控制室接收到被困轿厢内报警,控制室通知维保人员进行救援,维保人员先进行观察,确认轿厢位置、速度、方向,然后再实施救援。根据《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7.5.2要求,无机房电梯在紧急操作时应当能够直接或者通过显示装置观察到轿厢的运动方向、速度以及是否位于开锁区。而传统无机房电梯满足以上条款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法:第一种,在控制柜内开观察孔直接观察曳引钢丝绳运动方向及钢丝绳上的平层标记来判断电梯的运行方向和是否在平层位置;第二种,采用摄像头加显示器的方式直接在显示器上观察电梯状况,然后再启动盘车程序,进行救援。上述第一种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控制柜的安装位置必须在钢丝绳一侧,而且观测孔要正对钢丝绳,对土建要求较高;第二种方法相对成本较高而且增加了显示器的安装位置。由此可见,传统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存在很多弊端,响应时间长,轿厢观察装置精度低,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位置检测装置,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设于电梯井道的顶层位置;与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的处理器,用于接收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数据,并分析出电梯轿厢运行的速度、方向及高度,判断最近停靠楼层,以启动自动救援;与处理器连接并接收处理器指令进行松闸或抱闸的制动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电梯智能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位置检测装置,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设于电梯井道的顶层位置;与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的处理器,用于接收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数据,并分析出电梯轿厢运行的速度、方向及高度,判断最近停靠楼层,以启动自动救援;与处理器连接并接收处理器指令进行松闸或抱闸的制动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智能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为激光测速装置,其包括激光测速器和激光反光件,所述激光测速器设于井道顶层且激光反光件位于轿顶对应位置,或者激光反光件设于井道顶层且激光测速器位于轿顶对应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智能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反光件为轿顶本身或是粘贴于轿顶上的反光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智能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为雷达测速器,所述雷达测速器设于电梯井道的顶层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智能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为超声波测速器,所述超声波测速器设于电梯井道的顶层位置。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智能应急救援装置的应急救援方法,具体步骤是:(1)控制室接收到被困人员报警;(2)控制室启动应急救援程序,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启动,分两次发射激光及接受反射光或发射电磁波或发射超声波,检测轿厢位置;(3)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将检测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漫丹彭晓炜黎伟俊谭峥嵘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