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恭瑞专利>正文

蓄水容器的防渗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38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水容器的防渗漏结构,其在具有毛细孔的一外层本体与一内层本体之间设置一防水粉末层,该防水粉末层包含有99%的碳酸钙、0.02%的氧化铁、0.2%的二氧化硅,以及1%的表面处理剂,利用该防水粉末层渗入该内、外层本体的毛细孔内将该毛细孔封闭,当该内层本体用于蓄水时,得以防止水渗出外层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水容器的防渗漏结构,尤其是指针对具有毛细孔的容器,能将该毛细孔封闭而达到防渗漏效果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建筑物的地下室蓄水池、污水处理池、化粪池等蓄水容器,通常都是混凝土或砖造的建物,由于混凝土及砖材具有毛细孔,因此用以建造成蓄水容器时,必须施行防渗漏处理,以避免水渗漏。此外,当受到诸如地震、地层下陷、自然龟裂、周边房屋起造、地壳挤压等震动时,该些蓄水容器也容易产生裂痕,而该裂痕便成为漏水的主要原因。现有技术对于混凝土或砖造蓄水容器的防渗漏操作方式,可分为硬质和软质材料施工法,硬质施工法诸如采用1:2的水泥砂浆粉刷、七厘石砂浆粉刷。软质施工法则是将蓄水容器的内表面清除整平后,全面喷或刷数层的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PU)材料或环氧树脂,再于该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PU)材料或环氧树脂层的表面再涂布一层混凝土,甚至再贴瓷砖。利用前述施工法建造的蓄水容器,施工麻烦,虽然在完工初期可能有效果,但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难免会再发生漏水问题。再者,前述的防渗漏处理方式,仍然会发生渗漏的原因如下:硬质防水施工部分:铺设的防水层与旧底混凝土会有工作接缝,常使上下两层分开,一旦表层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水容器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具有毛细孔的外层本体; 一具有毛细孔的内层本体,该内层本体设于该外层本体的内部; 一防水粉末层,布设于该外层本体的内侧表面与该内层本体的外侧表面之间该防水粉末层包含有99%的碳酸钙、0.02%的氧化铁、0.2%的二氧化硅,以及1%的表面处理剂,且该防水粉末层的细度为1000μ,密度为2.7g/cm↑[3],真比重为2.63,单位体积重为580.6T/M↑[3],透水系数为0,油量为1.5cc/g,水分为0.17Hax,热传导率为0.067kcal/m.h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容器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具有毛细孔的外层本体;一具有毛细孔的内层本体,该内层本体设于该外层本体的内部;一防水粉末层,布设于该外层本体的内侧表面与该内层本体的外侧表面之间该防水粉末层包含有99%的碳酸钙、0.02%的氧化铁、0.2%的二氧化硅,以及1%的表面处理剂,且该防水粉末层的细度为1000μ,密度为2.7g/cm3,真比重为2.63,单位体积重为580.6T/M3,透水系数为0,油量为1.5cc/g,水分为0.17Hax,热传导率为0.067kcal/m.hr℃。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恭瑞
申请(专利权)人:许恭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