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长柱型设备的转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运支架。
技术介绍
对于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长柱型的设备,一般不允许放到运输。但是,采取直立运输时,无法绑扎牢固,且绑扎过程较费力。因此,如何便于长柱型设备的直立运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运支架,该转运支架专门用于长柱型设备的转运,方便对长柱型设备进行固定,且固定牢固。一种转运支架,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外部框架;支撑板组,所述支撑板组设置在所述外部框架的底部框架上,用于支撑待转运设备,且所述支撑板组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待转运设备的底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待转运设备的顶部通过绳索连接在所述外部框架的上部。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部框架内部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与所述外部框架的侧部框架对齐,所述矩形框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外部框架的长边梁上,且所述长边梁上与所述螺栓配合的孔为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沿着所述长边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待转运设备能够位于所述矩形框架与所述外部框架的侧部框架之间,所述待转运设备的顶部通过绳索固定在所述侧部框架的立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外部框架(1);支撑板组,所述支撑板组设置在所述外部框架(1)的底部框架上,用于支撑待转运设备(5),且所述支撑板组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待转运设备(5)的底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待转运设备(5)的顶部通过绳索连接在所述外部框架(1)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外部框架(1);支撑板组,所述支撑板组设置在所述外部框架(1)的底部框架上,用于支撑待转运设备(5),且所述支撑板组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待转运设备(5)的底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待转运设备(5)的顶部通过绳索连接在所述外部框架(1)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部框架(1)内部的矩形框架(2),所述矩形框架(2)与所述外部框架(1)的侧部框架对齐,所述矩形框架(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外部框架的长边梁(12)上,且所述长边梁(12)上与所述螺栓配合的孔为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沿着所述长边梁(1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待转运设备(5)能够位于所述矩形框架(2)与所述外部框架(1)的侧部框架之间,所述待转运设备(5)的顶部通过绳索固定在所述侧部框架的立梁(11)以及所述矩形框架(2)的立梁(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转运设备(5)的顶部的四个角上均绑扎有绳索,其中两根绳索分别固定在所述侧部框架的两根立梁(11)上,另外两根绳索分别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2)的两根立梁(2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2)为两个或者多个,两个或者多个所述矩形框架(2)沿着所述外部框架(1)的长边梁(12)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矩形框架(2)之间,以及所述侧部框架和与所述侧部框架相邻的所述矩形框架(2)之间均能够容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伟,李振东,任宝林,朱梦鸽,王相锋,王海骅,朱恩泽,冯小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