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中高速运动体微气泡减阻结构
本文专利技术是属于航行体减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高速运动体微气泡减阻结构。
技术介绍
水和空气尽管都是流体,但是在水中航行不像在空中航行,由于水的密度远大于空气,尽管能提高更大的动力,但是也会带来巨大的阻力,现今材料很难满足其强度要求,所以至今在水中也没出现像飞机超几倍音速航行的情况,甚至0.1倍水下音速也很困难,通常水下高速航行体只有每秒几十米,空泡减阻的技术出现,尤其是上世纪苏联研制出了暴风雪鱼雷,给水下超高速航行带来了一丝契机和曙光。对于水下鱼雷或者导弹,利用头部空化器产生空泡并且向低压处通气最终产生超空泡覆盖弹体,最高可以减阻90%,但是由于超空泡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沾湿面积有限,航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失稳,很难对其做到有效可靠的操纵,基本上都是直航弹道,对于更大的航行体比如潜艇或者载人设备要想做到空泡全覆盖并且保持稳定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有必要发展一种适合大航行体,在水下可以高速航行,并且稳定,可以较好操纵的机构。大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经过上千万年的选择和遗传,有必要相信生物进化成现在的生存模式是最优的,对于解决以上矛盾或许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中高速运动体微气泡减阻结构,包括气泵、供气管路、气腔、多孔陶瓷、多功能传感器、电子调压阀,电子流量计,控制设备,航行体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体为对称结构,动力装置位于航行体尾部,其它装置位于航行体内部,气泵通过供气管路连接气腔,供气管路上有电子调压阀和电子流量计,气腔与多孔陶瓷紧密接触,多孔陶瓷上有多功能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高速运动体微气泡减阻结构,包括气泵、供气管路、气腔、多孔陶瓷、多功能传感器、电子调压阀,电子流量计,控制设备,航行体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体为对称结构,动力装置位于航行体尾部,其它装置位于航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运华,要尧,王海波,邹志辉,张德欣,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