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机器人坡地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274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机器人坡地行走装置,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四个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端旋转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内部设置有平衡爬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齿轮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轴实现了仿形机器人的机动化,同时轮架上的三个车轮绕着空心轴公转可以在障碍路面能实现跨越和攀爬,而转动的三个转动板在支撑块的弧形槽内交替接触转动弥补了因传动轴高低变化形成的差值,以保持仿形机器人始终在同一平面平稳的移动,不受传动轴中心变动而引起的颠簸,通过设置转动板顶部的多个滚动体起到滚动和传递力的作用,避免了转动板与弧形槽的干摩擦,很好的保护了转动板,让转动板转动更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机器人坡地行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行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机器人坡地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距1962年世界第一个机器人的出现,机器人已走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四十多年来,机器人由工业机器人发展到智能机器人,成功成为了21世纪的高新技术之一,其研究范围广,涉及学科多,主要涵盖机械、电子、生物、传感器、驱动与控制等多个领域,如今,机器人行走方式总共可分为轮式、步行式、履带式、爬行式、蠕动式五钟,其中环境适应力更强,耗能更低,更像人类的步行机器人一直是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性研究。而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生物、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目前在西方国家,机械宠物十分流行,另外,仿麻雀机器人可以担任环境监测的任务,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是现有的仿生机器人坡地行走装置在爬坡时,结构较为复杂,很容易发生简单的故障造成爬坡机器人不能行走,故障率较高,而且在后期的爬坡过程中,由于爬坡有一定的角度,仿生机器人高低会不稳,高低起伏变化会引起机器人的颠簸,会影响仿形机器人的平稳性,尤其在装载一些物料后需要和容易滑到,造成物品的损坏,而且车辆在行驶时,不能实现机动化,人员推动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机器人坡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四个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一端旋转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固定有支撑臂(4),所述支撑臂(4)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框体(5),所述支撑框体(5)内部设置有平衡爬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机器人坡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四个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一端旋转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固定有支撑臂(4),所述支撑臂(4)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框体(5),所述支撑框体(5)内部设置有平衡爬坡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机器人坡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衡爬坡装置包括轮架(6)、车轮(7)、支撑块(8)、弧形槽(8-1)、连接块(9)、工字型滑块(10)、条形支撑板(11)、条形滑槽(11-1)、圆形套筒(12)、滑动杆(13)、传动轴(14)、中央传动轴(14-1)、第一传动轴(14-2)、第二传动轴(14-3)、第三传动轴(14-4)、空心轴(15)、从动齿轮(16)、驱动齿轮(17)、中央套筒(18)、滑动杆(19)、固定板(20)、驱动电机(21)、旋转限位块(22)、中央空心轴(23)、压缩弹簧(24)、转动板(25)、旋转套筒(26)、滚动体(27)、缩紧螺丝(28)和滚动轮(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机器人坡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5)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的底部设有弧形槽(8-1),所述支撑块(8)的一侧端通过连接块(9)与工字型滑块(10)固定,所述工字型滑块(10)在设有条形滑槽(11-1)的条形支撑板(11)上滑动连接,所述工字型滑块(10)的上部通过压缩弹簧(24)与条形滑槽(11-1)的顶部固定,所述条形支撑板(11)的下部与空心轴(15)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机器人坡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15)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滑动杆(13),所述滑动杆(13)与固定在底座(1)底部的圆形套筒(12)滑动连接,所述空心轴(15)与传动轴(14)上的第三传动轴(14-4)旋转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14-4)上固定有两个旋转限位块(22),所述旋转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茂伟张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史雷帝三维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