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收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26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婴儿车收折装置,设于车架本体上,具有关节座,关节座设置一后连接组件、一前连接组件及一具有把手主动轮的把手连接组件,前连接组件包含一具有从动单元的前从动轮,把手连接组件抵接前连接组件,把手主动轮具有可弹性变形扩口的一摩擦单元及一预留空间,摩擦单元抵接并以摩擦力带动从动单元相应转动,故能顺利收折、展开车架本体,且降低精准度要求,在摩擦单元内设有组接槽和预留空间,当摩擦单元的打滑状态时,通过作用可弹性形变的摩擦单元,利用组接槽和预留空间则可解除并调整至正确位置,具有校正回位便捷的特点,同时,通过设置前从动轮与把手主动轮的直径比以调整转动角度,进而控制把手架杆与前轮架杆的翻转折叠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收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具体涉及以摩擦阻力联动动、定位且易于解除打滑状态的婴儿车收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婴儿车的车架本体包含二间隔设置的收折装置、一前轮架杆、一后轮架杆及一把手架杆,该前轮架杆跨设于该二收折装置,该后轮架杆跨设于该二收折装置并位于该前轮架杆后方,该把手架杆跨设于该二收折装置并位于该后轮架杆上方,透过所述收折装置让该车架本体收折、展开。所述收折装置通常有齿轮式带动与连杆式带动,其中,齿轮式带动的收折装置采用复数齿轮啮合而达到带动、定位的目的,但是齿轮的采用具有可容许公差小且精准度要求高的问题,以及齿轮会产生跳齿的情形,且跳齿产生的位移量大,而连杆式带动则使得整体结构复杂,致使收折装置体型较大,不利于收折后的占用体积空间最小化的要求。当然,也可以采用摩擦式带动的收折装置,利用摩擦式带动的收折装置,其传动结构简洁,制造成本低廉;但是,人们在设计时均常常由于采用摩擦而存在容易打滑,致使不能校正回位而放弃该传动收折或展开的方案。本专利技术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种婴儿车收折装置,藉此改善齿轮式带动的收折装置对精准度要求高与跳齿的问题,以及常见摩擦式带动的收折装置易打滑且不易校正回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之婴儿车收折装置系设置于婴儿车的车架本体,该婴儿车收折装置包含:一关节座。一后连接组件,其系设于后轮架杆上端且位于关节座内,该关节座相对固定地与后轮架杆上端部连接。一前连接组件,该前连接组件包含一前连接板及一前从动轮,该前连接板一端与前轮架杆相对固定地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关节座内并可转动地抵靠该后连接组件,该前从动轮系同动地设于该前连接板上,该前从动轮的外侧面设置一从动单元。以及一把手连接组件,该把手连接组件包含一把手连接板及一把手主动轮,该把手连接板一端相对固定地与把手架杆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关节座内并可转动地抵靠该后连接组件,该把手主动轮系同动地设于该把手连接板上,该把手主动轮包含一轮体及一摩擦单元,该摩擦单元设于轮体侧面,该把手主动轮之摩擦单元抵靠于前从动轮之从动单元使得从动轮随把手主动轮转动而转动以带动前轮架杆相对后轮架杆靠拢收折或展开。该摩擦单元由可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该轮体用于抵靠的侧面与摩擦单元相对侧面之间设有当把手主动轮相对前从动轮打滑时可使得把手主动轮校正回位的预留空间。如上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该轮体的外侧面形成一凸部,该摩擦单元套设于该凸部且抵接该从动单元,该摩擦单元内形成一组接槽且该摩擦单元的内侧面形成连通该组接槽的开口,且该开口的宽度小于该组接槽的宽度,该预留空间由凸部的外侧面与组接槽内底面之间所形成。如上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该凸部包含一颈缩段及一外缘段,该颈缩段连接于轮体的外侧面与外缘段之间,该颈缩段伸入该摩擦单元的开口,该外缘段则卡入并卡在摩擦单元的组接槽内,该颈缩段的宽度小于该外缘段的宽度,该预留空间由于位于该外缘段的外侧面与该组接槽的底面之间所形成。如上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该摩擦单元包含一摩擦部、二侧板部及二内挡部,该摩擦部接触该从动单元,该二侧板部分别位于该摩擦部的两侧,该二内挡部分别形成于该二侧板部并相向凸伸,所述开口位于该二内挡部之间,所述组接槽位于该二侧板部之间。如上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该轮体的外侧面形成二限位面,该凸部位于该二限位面之间,该摩擦单元的两端分别抵靠该二限位面。如上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该前从动轮的外侧面设置二卡槽,该从动单元的两端形成有二卡接部,该二卡接部分别伸入卡在二卡槽内。如上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该前连接板于面向该前从动轮的侧面上形成一组接孔及二第一组接部,该前从动轮于面向该前连接板的侧面上形成一组接柱及二第二组接部,该组接柱伸入该组接孔内,该二第二组接部分别套设于该二第一组接部上。如上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该把手连接板于面向该把手主动轮的侧面上形成一衔接孔及二第一衔接部,该把手主动轮于面向该把手连接板的侧面上形成一衔接柱及二第二衔接部,该衔接柱伸入该衔接孔,该二第二衔接部分别套设于该二第一衔接部上。如上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该前连接板与把手连接板相对端形成有限位卡口,该后连接组件包括滑动块和设在滑动块外端上的轴杆,该滑动块可弹性伸缩滑动地连接于后轮架杆上端部,该轴杆可卡入限位卡口以锁定前连接板与把手连接板相对转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婴儿车收折装置,与前述婴儿车收折装置相比较,区别在于该从动单元由可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该前从动轮用于抵靠的侧面与从动单元相对侧面之间设有当把手主动轮相对前从动轮打滑时可校正把手主动轮回位的预留空间。本专利技术中,后连接组件连接于该车架本体的后轮架杆的上端部,以对前连接组件和把手连接组件进行锁定。于该车架本体收折时,先作用后连接组件使之解除对前连接组件和把手连接组件的锁定状态,之后将把手架杆向下转动,且该把手连接组件随该把手架杆一起转动,该把手主动轮的摩擦单元抵接该前从动轮的从动单元,并通过摩擦力带动该从动单元相应转动,即可使得该把手主动轮与该前从动轮相向转动而收折,采用摩擦单元与从动单元的摩擦相抵而顺利联动,且选择采用摩擦单元与从动单元之间较大的摩擦系数,使之摩擦阻力大而增加其稳定性,进而增加可容许公差而降低对精准度的要求。由于该摩擦单元为软质且具弹性的构件,且该摩擦单元与该凸部之间形成该预留空间,若打滑时,使用者可上推该摩擦单元,使该摩擦单元变形且该开口的宽度增加,以顺利解除打滑状态,进而便于校正摩擦单元回位;且该摩擦单元于打滑时产生的位移量较以往跳齿的位移量小,可进一步可通过预留空间的设置而校正回位。此外,车架本体之前轮架杆与把手架杆的转动角度可通过该前从动轮与该把手主动轮的直径比例调整,因此可通过婴儿车收折装置之前连接组件与把手连接组件的模块化,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包括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而进行个性化定制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婴儿车收折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设置于婴儿车的车架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婴儿车收折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婴儿车收折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婴儿车收折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把手主动轮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图4之A-A割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之婴儿车收折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组合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之婴儿车收折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婴儿车收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该婴儿车收折装置系设置于婴儿车的车架本体50并包含一关节座10、一后连接组件20、一前连接组件30及一把手连接组件40。该关节座10包含一第一半壳11及一第二半壳12,该第二半壳12设置于该第一半壳11,且该第一半壳11与该第二半壳12之间形成一装配空间13。后轮架杆51上端与第一半壳11及一第二半壳12固定连接。该后连接组件20包括滑动块22和设在滑动块22外端上的轴杆21,该滑动块22可弹性伸缩滑动地连接于后轮架杆51上端部,使得轴杆21可伸入关节座10内。该前连接组件30系设于该关节座10并可转动地抵靠该后连接组件20,该前连接组件30包含一前连接板31及一前从动轮32,前连接板31一端与前轮架杆52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车收折装置,其系设置于婴儿车的车架本体上,该婴儿车收折装置包含:一关节座(10);一后连接组件(20),其系设于后轮架杆(51)上端且位于关节座(10)内,该关节座(10)相对固定地与后轮架杆(51)上端部连接;一前连接组件(30),该前连接组件(30)包含一前连接板(31)及一前从动轮(32),该前连接板(31)一端与前轮架杆(52)相对固定地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关节座(10)内并可转动地抵靠该后连接组件(20),该前从动轮(32)系同动地设于该前连接板(31)上,该前从动轮(32)的外侧面设置一从动单元(33);以及一把手连接组件(40),该把手连接组件(40)包含一把手连接板(41)及一把手主动轮(42),该把手连接板(41)一端相对固定地与把手架杆(53)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关节座(10)内并可转动地抵靠该后连接组件(20),该把手主动轮(42)系同动地设于该把手连接板(41)上,该把手主动轮(42)包含一轮体(43)及一摩擦单元(44),该摩擦单元(44)设于轮体(43)侧面,该把手主动轮(42)之摩擦单元(44)抵靠于前从动轮(32)之从动单元(33)使得从动轮(32)随把手主动轮(42)转动而转动以带动前轮架杆(52)相对后轮架杆(51)靠拢收折或展开;该摩擦单元(44)由可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该轮体(43)用于抵靠的侧面与摩擦单元(44)相对侧面之间设有当把手主动轮(42)相对前从动轮(32)打滑时可使得把手主动轮(42)校正回位的预留空间(4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收折装置,其系设置于婴儿车的车架本体上,该婴儿车收折装置包含:一关节座(10);一后连接组件(20),其系设于后轮架杆(51)上端且位于关节座(10)内,该关节座(10)相对固定地与后轮架杆(51)上端部连接;一前连接组件(30),该前连接组件(30)包含一前连接板(31)及一前从动轮(32),该前连接板(31)一端与前轮架杆(52)相对固定地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关节座(10)内并可转动地抵靠该后连接组件(20),该前从动轮(32)系同动地设于该前连接板(31)上,该前从动轮(32)的外侧面设置一从动单元(33);以及一把手连接组件(40),该把手连接组件(40)包含一把手连接板(41)及一把手主动轮(42),该把手连接板(41)一端相对固定地与把手架杆(53)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关节座(10)内并可转动地抵靠该后连接组件(20),该把手主动轮(42)系同动地设于该把手连接板(41)上,该把手主动轮(42)包含一轮体(43)及一摩擦单元(44),该摩擦单元(44)设于轮体(43)侧面,该把手主动轮(42)之摩擦单元(44)抵靠于前从动轮(32)之从动单元(33)使得从动轮(32)随把手主动轮(42)转动而转动以带动前轮架杆(52)相对后轮架杆(51)靠拢收折或展开;该摩擦单元(44)由可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该轮体(43)用于抵靠的侧面与摩擦单元(44)相对侧面之间设有当把手主动轮(42)相对前从动轮(32)打滑时可使得把手主动轮(42)校正回位的预留空间(4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体(43)的外侧面形成一凸部(45),该摩擦单元(44)套设于该凸部(45)且抵接该从动单元(33),该摩擦单元(44)内形成一组接槽(441)且该摩擦单元(44)的内侧面形成连通该组接槽(441)的开口(442),且该开口(442)的宽度小于该组接槽(441)的宽度,该预留空间(443)由凸部(45)的外侧面与组接槽(441)内底面之间所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部(45)包含一颈缩段(451)及一外缘段(452),该颈缩段(451)连接于轮体(43)的外侧面与外缘段(452)之间,该颈缩段(451)伸入该摩擦单元(44)的开口(442),该外缘段(452)则卡入并卡在摩擦单元(44)的组接槽(441)内,该颈缩段(451)的宽度小于该外缘段(452)的宽度,该预留空间(443)由于位于该外缘段(452)的外侧面与该组接槽(441)的底面之间所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摩擦单元(44)包含一摩擦部(444)、二侧板部(445)及二内挡部(446),该摩擦部(444)接触该从动单元(33),该二侧板部(445)分别位于该摩擦部(444)的两侧,该二内挡部(446)分别形成于该二侧板部(445)并相向凸伸,所述开口(442)位于该二内挡部(446)之间,所述组接槽(441)位于该二侧板部(44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婴儿车收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轮体(43)的外侧面形成二限位面(46),该凸部(45)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西区青原贸易代理服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