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门防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25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25
一种新型车门防脱装置,属于铁路货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的防脱装置。它具有底座,其关键技术是在底座上通过筋板安装防脱止挡防脱止挡中部的截面形状为四角倒圆的正方形,端部采用变截面结构,截面由中间往两端逐渐缩小,构成梭形状的防脱止挡。筋板的边缘为弧面结构。所述防脱止挡的中部设有限位面,端部设有导向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防脱止挡中部的截面形状为四角倒圆的正方形,呈菱形放置在滑轮的V型面上,两者配合紧密;防脱止挡的限位面与滑轮V型面接触,通过限制滑轮来实现限制车门的垂向和横向移动,提高滑轮使用寿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车门防脱装置
一种新型车门防脱装置,属于铁路货车
,具体涉及一种车门的防脱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铁路货运棚车主要采用推拉式车门,在车门下部安装滑轮,底架侧梁上安装导轨,通过滑轮在导轨上滚动来实现车门移动。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线路不平顺、车辆振动等因素影响,滑轮会在导轨上垂向振动,振幅偏大时易造成车门脱落。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式为通过在车门上安装防脱板来限制车门与导轨的垂向相对运动。但该结构结构强度较弱,易变形,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强度好,可靠性高,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提高滑轮使用寿命的车门防脱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它具有底座,其关键技术是在底座上通过筋板安装防脱止挡。所述防脱止挡中部的截面形状为四角倒圆的正方形,端部采用变截面结构,截面由中间往两端逐渐缩小,构成梭形状的防脱止挡。所述筋板的边缘为弧面结构。所述防脱止挡的中部设有限位面,端部设有导向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防脱止挡中部的截面形状为四角倒圆的正方形,呈菱形放置在滑轮的V型面上,两者配合紧密;防脱止挡的限位面与滑轮V型面接触,通过限制滑轮来实现限制车门的垂向和横向移动,防止车辆运行时车门跳动、甚至脱落,提高滑轮使用寿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2、梭形状防脱止挡的导向面与滑轮V型面接触,车门关闭过程中,由于重力等原因造成车门倾斜时,滑轮中心线与防脱止挡中心线不重合,可通过所述导向面对其进行修正,使得滑轮顺利移动至限位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3,是图2A-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图;图5,是图4左视图。图中标识:1a-底座,1b-筋板,1c-防脱止挡,1d-限位面,1e-导向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具有底座1a,其关键技术是在底座1a上通过筋板1b安装防脱止挡1c。所述防脱止挡1c中部的截面形状为四角倒圆的正方形,端部采用变截面结构,截面由中间往两端逐渐缩小,构成梭形状的防脱止挡。所述筋板1b的边缘为弧面结构,以保证其结构强度。所述防脱止挡1c的中部设有限位面1d,端部设有导向面1e。使用时,车门防脱装置安装在下侧梁2上,底座1a与下侧梁接触,防脱止挡1c与车门的滑轮3接触,防脱止挡1c中部的截面形状为四角倒圆的正方形,防脱止挡1c中部呈菱形放置在滑轮3的V型面上,使得车门关闭时防脱装置位于滑轮的正上方。工作时,防脱止挡的限位面1d与滑轮V型面接触,通过限制滑轮来限制车门的垂向和横向移动,防止车辆运行时车门跳动、甚至脱落,提高滑轮使用寿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所述防脱止挡的导向面1e与滑轮V型面接触,车门关闭过程中,由于重力等原因造成车门倾斜,滑轮中心线与防脱止挡中心线不重合,可通过所述导向面1e对其进行修正,使得滑轮顺利移动至限位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车门防脱装置,具有底座(1a),其特征是在底座(1a)上通过筋板(1b)安装防脱止挡(1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车门防脱装置,具有底座(1a),其特征是在底座(1a)上通过筋板(1b)安装防脱止挡(1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门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防脱止挡(1c)中部的截面形状为四角倒圆的正方形,端部采用变截面结构,截面由中间往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盼杨诗卫谢林李建超王毅薛海莲黄瑞袁亮张瑞国钟晓峰赵寿鑫张超德李军生龙建国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