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粉尘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装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金属粉尘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轨道交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就目前国内各车辆段列车底部的运行环境来看,由轮对与钢轨摩擦导致的金属粉尘污染非常严重。金属粉尘污染对列车牵引逆变器、辅助变流器、滤波电抗器等电气箱体的影响非常大。在现阶段,全国各铁路车辆段的列车运行环境均存在大量金属粉末的情况,而列车底部带电的电气箱即使在较高防护等级下,也存在粉尘侵入严重的现象。对于国内进口的国外车辆也存在同样的情况。金属粉尘污染大大缩短了电气箱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频次,导致电气设备存在巨大的清理工作量,这一技术问题急待解决。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文献与本申请相关:现有技术1为株洲中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10月25日申请,并于2017年07月14日公告,公告号为CN20632735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金属粉尘吸附装置》。该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粉尘吸附装置,该金属粉尘吸附装置布置于列车的底部,并包括:布置于列车底部的安装骨架;布置于安装骨架一侧的浇注绕组,浇注绕组包括线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模块(1),将电磁铁(21)、电源(22)、充磁开关(3)和退磁开关(4)封装为一体;所述电源(22)为所述电磁铁(21)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充磁开关(3)用于接通所述电源(22)和电磁铁(21)的正向充磁回路;所述退磁开关(4)用于接通所述电源(22)和电磁铁(21)的反向退磁回路;以及用于将所述吸附模块(1)安装于列车的轮对(6)侧面或所述轮对(6)的挡泥板(7)上的安装座(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模块(1),将电磁铁(21)、电源(22)、充磁开关(3)和退磁开关(4)封装为一体;所述电源(22)为所述电磁铁(21)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充磁开关(3)用于接通所述电源(22)和电磁铁(21)的正向充磁回路;所述退磁开关(4)用于接通所述电源(22)和电磁铁(21)的反向退磁回路;以及用于将所述吸附模块(1)安装于列车的轮对(6)侧面或所述轮对(6)的挡泥板(7)上的安装座(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源(22)对电磁铁(21)进行正向充磁时,所述电磁铁(21)磁化所述轮对(6)或挡泥板(7),所述轮对(6)产生的金属粉尘直接被吸附于轮对(6)的侧面或被吸附于所述挡泥板(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源(22)对电磁铁(21)进行反向退磁时,被吸附于所述轮对(6)的侧面或所述挡泥板(7)上金属粉尘掉落。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列车运行,所述轮对(6)运动时,所述电源(22)对电磁铁(21)进行正向充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列车停库,所述轮对(6)停止运动时,所述电源(22)对电磁铁(21)进行反向退磁。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磁开关(3)进一步包括第一充磁开关(K3)和第二充磁开关(K4),所述第一充磁开关(K3)和第二充磁开关(K4)均为常闭开关;所述退磁开关(4)进一步包括第一退磁开关(K1)和第二退磁开关(K2),所述第一退磁开关(K1)和第二退磁开关(K2)均为常开开关;当所述第一充磁开关(K3)、第二充磁开关(K4)闭合时,所述第一退磁开关(K1)、第二退磁开关(K2)断开,正向充磁回路接通;所述电源(22)的电流自正极经所述第一充磁开关(K3)正向流入电磁铁(21),再经所述第二充磁开关(K4)回流至所述电源(22)的负极,所述电磁铁(21)充磁;当所述第一退磁开关(K1)、第二退磁开关(K2)闭合时,所述第一充磁开关(K3)、第二充磁开关(K4)断开,反向退磁回路接通;所述电源(22)的电流自正极经所述第二退磁开关(K2)反向流入电磁铁(21),再经所述第一退磁开关(K1)回流至所述电源(22)的负极,所述电磁铁(21)退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尘处理装置(10)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林,鲁力,沈陈兵,许晓雷,敬华兵,陈立,向坤,李艳平,张志鹏,吴馥莲,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