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2287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蓄电池电流采集模块的电流采集端与低压蓄电池的电流采集端相连,蓄电池电流采集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的电流输入端相连;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的电压采集端与低压蓄电池的电压采集端相连,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蓄电池温度采集模块的温度采集端与低压蓄电池的温度采集端相连,蓄电池温度采集模块的温度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的温度输入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低压蓄电池深度放电,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坏,有利于蓄电池整个使用生命均处于浅充浅放状态,大大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时间,降低了车主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针对新能源车辆,整车低压蓄电池主要用于车辆停车锁车状态时为车辆防盗模块、车辆远程唤醒控制模块等其他控制模块供电。区别于传统燃油车辆的低压蓄电池启动时大电流输出,纯电动车辆的低压蓄电池功率要求小。因此,各个整车厂设计的纯电动车辆用低压蓄电池功率较小。另外一方面,低压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在车辆停车锁车状态时处于放电状态,为避免低压蓄电池深度放电,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如何设计一种低压蓄电池补电策略,满足纯电动车辆停车锁车状态时车身防盗模块、车辆远程唤醒控制模块等其他模块长时间的供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包括低压蓄电池、高压蓄电池、DC/DC降压模块、蓄电池电流采集模块、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蓄电池温度采集模块和整车控制器;高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蓄电池、高压蓄电池、DC/DC降压模块、蓄电池电流采集模块、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蓄电池温度采集模块和整车控制器;高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DC/DC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DC/DC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低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相连,DC/DC降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整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蓄电池电流采集模块的电流采集端与低压蓄电池的电流采集端相连,蓄电池电流采集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的电流输入端相连;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的电压采集端与低压蓄电池的电压采集端相连,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蓄电池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蓄电池、高压蓄电池、DC/DC降压模块、蓄电池电流采集模块、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蓄电池温度采集模块和整车控制器;高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DC/DC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DC/DC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低压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相连,DC/DC降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整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蓄电池电流采集模块的电流采集端与低压蓄电池的电流采集端相连,蓄电池电流采集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的电流输入端相连;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的电压采集端与低压蓄电池的电压采集端相连,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蓄电池温度采集模块的温度采集端与低压蓄电池的温度采集端相连,蓄电池温度采集模块的温度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的温度输入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其特征在于,DC/DC降压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2,降压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IN和降压芯片U2的控制端VCONTROL分别与二极管D11的正极、电容C25的第一端、场效应管Q4的源极相连,电容C2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4的第一端、电容C26的第一端、电阻R13的第一端、高压蓄电池的负极和低压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电容C24的第二端和场效应管Q4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和高压蓄电池的正极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11的负极和二极管D12的负极相连,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整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电阻R13的第二端与降压芯片U2的电压设置端SET相连,电容C26的第二端分别与降压芯片U2的电压输出端OUT、二极管D12的正极和低压蓄电池的正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其特征在于,降压芯片U2的型号为LT308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蓄电池电流采集模块包括电流芯片U1,电流芯片U1的电源端RS+与低压蓄电池的正极和电容C2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2的第二端、电流芯片U1的关闭端SHDN和电流芯片U1的接地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流芯片U1的电源端RS-分别与DC/DC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相连,电流芯片U1的电流方向输出端与整车控制器的电流方向端相连,电流芯片U1的电流输出端OUT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的电流输入端和电阻R2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流芯片U1的型号为max47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蓄电池电压采集模块包括放大器U4,放大器U4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11的第一端、电阻R41的第一端、电阻R61的第一端和电容C4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1的第二端和电容C41的第二端分别与放大器U4的输出端和整车控制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电阻R41的第二端与电阻R5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1的第一端、电容C31的第一端和放大器U4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电容C3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1的第一端和第一电源Vref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1的第一端和低压蓄电池的负极相连,电容C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1的第二端和电容C21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1的第二端和电阻R31的第二端分别与低压蓄电池的正极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蓄电池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温度芯片U3,温度芯片U3设置于低压蓄电池溶液中,温度芯片U3的接地端与电源地相连,温度芯片U3的供电端与第二电源VDD相连,温度芯片U3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一端、整车控制器的温度输入端和整车控制器的温度信号发送端相连,电阻R14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源VPU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补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蓄电池保护模块,低压蓄电池保护模块连接在低压蓄电池与DC/DC降压模块间,所述低压蓄电池保护模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周舟王洪荣徐磊张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