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21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11
一种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包括坐垫及安全衣,所述坐垫铺设于汽车后排座椅并延伸至汽车前排座椅的后背,所述坐垫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排座椅,前端通过悬挂带挂于所述前排座椅,所述安全衣穿戴于儿童身上,所述安全衣的后端设有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后排座椅的安全带上,以供儿童在所述坐垫范围内活动。儿童可以在坐垫上坐或躺或玩耍,不会滑落在座椅之间的车地板上,既可以保证儿童的安全,又能够使儿童在坐垫范围内自由活动,减少儿童的束缚感,同时坐垫可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童坐或躺,节省了后排座椅的空间,可供成人乘坐,为全家人出行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儿童安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产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儿童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儿童安全座椅是一张专为不同年龄的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的座椅。在汽车发生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减缓对儿童的冲击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来减少对他们的伤害,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儿童座椅一般安装在汽车后排座位上,儿童在乘坐时其身体受到束缚,造成儿童心情烦躁不愿意继续乘坐安全座椅,儿童吵闹过程中也会对汽车行驶安全造成隐患。且现在很多家庭有两个孩子,若在汽车后排座位上安装两个儿童座椅,直接导致后排无法容纳他人乘坐,给一家人的出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够保证儿童安全,又使儿童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避免其产生烦躁感,且可供多个儿童乘坐的车载儿童安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包括坐垫及安全衣,所述坐垫铺设于汽车后排座椅并延伸至汽车前排座椅的后背,所述坐垫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排座椅,前端通过悬挂带挂于所述前排座椅,所述安全衣穿戴于儿童身上,所述安全衣的后端设有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后排座椅的安全带上,以供儿童在所述坐垫范围内活动。进一步,所述坐垫的后端设有第一插扣,插设于所述后排座椅上用于插设安全带的第一插孔内。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扣设置于所述悬挂带延长的一端,所述悬挂带自所述坐垫的底部穿过,以支撑所述坐垫。进一步,所述悬挂带上设有第一插座,当无需使用所述坐垫时,所述坐垫折叠并通过所述悬挂带束起,所述第一插扣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座内,以将所述坐垫悬挂于所述前排座椅后背。进一步,所述坐垫的后端设有第二插孔,用于供所述后排座椅安全带的插舌插入。进一步,所述坐垫的底部连接有挂带,当无需使用所述坐垫时,所述坐垫折叠并通过所述挂带悬挂于所述前排座椅后背。进一步,所述坐垫靠近窗户的一侧设有弹性挡板,以侧向保护儿童。进一步,所述安全衣通过五点式安全带组合形成,所述五点式安全带分别保护儿童的两侧肩部、两侧髋部及双腿之间。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插接的第二插扣和第二插座,所述第二插扣可选择的设置于所述安全衣后背或所述安全带上的套环上,所述第二插座则对应可选择的设置于所述安全带的套环上或所述安全衣后背。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安全衣后背的挂钩,所述挂钩直接挂在所述安全带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汽车后排座椅上铺设坐垫并延伸到汽车前排座椅的后背,儿童可以在坐垫上坐或躺或玩耍,不会滑落在座椅之间的车地板上,同时儿童身穿安全衣,安全衣后端的连接组件连接于后排座椅的安全带上,既可以保证儿童的安全,又能够使儿童在坐垫范围内自由活动,减少儿童的束缚感,同时坐垫可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童坐或躺,节省了后排座椅的空间,可供成人乘坐,为全家人出行带来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载儿童安全装置一实施例坐垫铺满后排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另一实施例坐垫部分铺在后排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载儿童安全装置一实施例坐垫折叠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另一实施例坐垫折叠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车载儿童安全装置中坐垫与后排座椅连接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车载儿童安全装置中坐垫可供后排座椅安全带插舌插设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车载儿童安全装置一实施例中安全衣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安全衣与安全带连接的示意图;图9为图7中的安全衣与安全带连接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另一实施例中安全衣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图中,1—前排座椅、2—后排座椅、21—第一插孔、22—安全带、23—插舌、3—坐垫、31—悬挂带、32—第一插扣、33—第一插座、34—第二插孔、35—挂带、36—弹性挡板、37—第一折起部、38—盛物袋、39—第二折起部、4—安全衣、41—第二插扣、42—套环、43—第二插座、44—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图1及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包括坐垫3及安全衣4,通过坐垫3和安全衣4的设置,既可以保证儿童的安全,又能够使儿童在坐垫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减少束缚感,同时可以供多个儿童在坐垫3上坐或躺或玩耍,节省了后排座椅2的空间。坐垫3铺设于汽车后排座椅2上并延伸至汽车前排座椅1的后背,如图1,坐垫3可以完全覆盖整个后排座椅2及前后排座椅之间的位置。如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坐垫3分体设置有多块,可选择的放置一块或多块坐垫3在后排座椅2上。使用者根据需要,当后排座椅2无成人乘坐时,可以放置多块坐垫3将后排座椅2铺满,使儿童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或者供成人和儿童躺着。当后排座椅2有成人乘坐时,选择放置一块坐垫3。以两块坐垫3为例,两块坐垫3的大小比例为4:6或者5:5,两块坐垫3之间不连接,或者通过拉链连为一体,或者相互搭接在一起。通过在后排座椅2上设置坐垫3,可以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童乘坐,无需安装多个儿童安全座椅,节省后排空间,旁侧可以乘坐成人,方便了全家人的出行。如图1及图5,坐垫3的前端通过悬挂带31挂于前排座椅1的头枕位置处,可以将坐垫3的前端提起,避免坐垫3下沉,且坐垫3也无需其他支撑。悬挂带31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可以调节坐垫3的位置。坐垫3的后端连接于后排座椅2,坐垫3的后端设有第一插扣32,插设于后排座椅2上原本用于插设安全带22的第一插孔21内,从而将坐垫3与后排座椅2固定连接起来,避免坐垫3前后滑动及下沉。如图3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扣32设置于悬挂带31延长的一端,悬挂带31的底部自坐垫3的底部穿过,以支撑坐垫3,其末端设置第一插扣32,在第一插扣32固定到第一插孔21时,既能够将坐垫3固定到后排座椅2,又能够支撑起坐垫3。在另一实施例中,悬挂带31上设置第一插座33,第一插座33的结构与后排座椅2的第一插孔21结构相同。当无需使用坐垫3时,将坐垫3折叠起来并通过悬挂带31束起,此时第一插扣32插设于第一插座33内,以将坐垫3悬挂于前排座椅1后背,直接通过悬挂带31即可收起坐垫3。如图4,在另一实施例中,坐垫3的底部连接有挂带35,当无需使用坐垫3时,将坐垫3折叠起来并通过挂带35悬挂于前排座椅1后背,该挂带35为弹性带,在坐垫3使用时隐藏在坐垫3底部。如图6,坐垫3的后端连接有第二插孔34,第二插孔34的结构与汽车后排座椅2的第一插孔21结构相同,用于供后排座椅21安全带22的插舌23插入,从而将安全带22固定到坐垫3上,而由于坐垫3已与后排座椅2固定,也就是说,将安全带22固定于后排座椅2,保证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坐垫3包括内设的一层硬板,硬板上面均匀铺设一层海绵或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及安全衣,所述坐垫铺设于汽车后排座椅并延伸至汽车前排座椅的后背,所述坐垫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排座椅,前端通过悬挂带挂于所述前排座椅,所述安全衣穿戴于儿童身上,所述安全衣的后端设有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后排座椅的安全带上,以供儿童在所述坐垫范围内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及安全衣,所述坐垫铺设于汽车后排座椅并延伸至汽车前排座椅的后背,所述坐垫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排座椅,前端通过悬挂带挂于所述前排座椅,所述安全衣穿戴于儿童身上,所述安全衣的后端设有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后排座椅的安全带上,以供儿童在所述坐垫范围内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的后端设有第一插扣,插设于所述后排座椅上用于插设安全带的第一插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扣设置于所述悬挂带延长的一端,所述悬挂带自所述坐垫的底部穿过,以支撑所述坐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带上设有第一插座,当无需使用所述坐垫时,所述坐垫折叠并通过所述悬挂带束起,所述第一插扣插设于所述第一插座内,以将所述坐垫悬挂于所述前排座椅后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儿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志勇王占阁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智慧停车平台建设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