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20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桩体、供电模组、控制模组、电缆以及充电插头组件,该供电模组以及该控制模组均分别设置于该桩体内;所述充电插头组件包括外壳、压力传感器、第一弹性件、第一安全套管、亮度传感器以及充电电极结构,所述电缆包括相互电隔离的通信层以及电能传输层,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亮度传感器通过所述通信层与所述控制模组通信连接,所述充电电极结构通过所述电能传输层与所述供电模组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有利于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在这一大环境下,作为充电基础设施中与用户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充电桩必然会得到大量的生产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的充电插头的充电电极结构是裸露的,具有触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具有避免充电电极对用户产生触电,可以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桩体、供电模组、控制模组、电缆以及充电插头组件,该供电模组以及该控制模组均分别设置于该桩体内;所述充电插头组件包括外壳、压力传感器、第一弹性件、第一安全套管、亮度传感器以及充电电极结构,所述电缆包括相互电隔离的通信层以及电能传输层,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亮度传感器通过所述通信层与所述控制模组通信连接,所述充电电极结构通过所述电能传输层与所述供电模组电连接;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开孔,该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该外壳内的与该开孔相对的底壁上,该亮度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一安全套管的远离该电缆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充电电极结构的尾端设置于该外壳内,所述充电电极结构的首端通过所述开孔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安全套管套可沿自身轴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充电电极结构的首端,该第一安全套管套的一端与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该压力传感器弹性抵接,该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该第一弹性件对其施加的弹性力;所述供电模组用于在所述弹性力大于预设值且该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值小于阈值时通过该电缆对该充电电极结构供电,并在所述弹性力小于预设值或该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停止对该充电电极结构供电。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充电桩中,还包括指示灯,该指示灯用于在充电时点亮,该指示灯设置于该桩体的正面且与该控制模组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充电桩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压簧,所述第一安全套管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供该压簧的端部插设于其中的环状凹槽。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充电桩中,当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由长度时,所述充电电极结构的首端位于所述第一安全套管内。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充电桩中,所述第一安全套管的外侧壁沿着自身轴向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相对于所述限位凹槽滑动地卡设于该限位凹槽内。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充电桩中,所述桩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充电插头组件插设于其中的插孔。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充电桩中,所述桩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与所述供电模组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充电桩中,还包括长度可伸缩的弹性绝缘套,所述桩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桩体内部空间连通的通孔,所述弹性绝缘套的一端连接于该通孔处,该弹性绝缘套的另一端与该充电插头组件的外壳连接,且该电缆穿设在该弹性绝缘套中并通过该通孔伸入该桩体内部;所述弹性绝缘套的自由长度小于所述电缆的长度。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充电桩中,还包括拉力传感器,所述弹性绝缘套的端部通过该拉力传感器与所述通孔处连接;该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该弹性绝缘套对自身的拉力值,该拉力传感器与该供电模组通信连接;所述供电模组在所述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拉力值大于预设值时停止对该充电电极结构供电。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充电桩中,还包括报警模组,该报警模组用于在拉力值大于预设值发出报警提示。本专利技术通过该第一安全套和该压力传感器,可以避免充电电极结构对人体产生触电,具有提高安全性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充电桩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充电桩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控制模组、桩体10、电缆20、充电插头组件30、弹性绝缘套40、触控显示面板50、供电模组60、拉力传感器70、报警模组80以及指示灯。其中,该供电模组60以及控制模组均设置于该桩体10内并通过该电缆20与充电插头组件30连接;该报警模组80以及触控显示面板50均分别与该供电模组60以及控制模组电连接。该指示灯设置于该桩体10上并用于在充电时发光。该指示灯与该控制模组以及供电模组连接。具体地,该桩体10大致呈长方体盒状,当然,其并不限于此。该桩体10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充电插头组件30插设于其中的插孔11。该电缆20为同轴电缆,该电缆20包括相互隔离的通信层22以及电能传输层21。该充电插头组件30包括外壳31、压力传感器35、第一弹性件34、第一安全套管33以及充电电极结构32。供电模组60可以为储能电池,或者电压转换电路,该电压转换电路从外部获取电能。该供电模组60通过该电能传输层21与该充电插头组件30电连接以供电。其中,该压力传感器35通过该通信层22与控制模组通信连接。其中,该外壳31的一端设置有开孔,该压力传感器35设置于该外壳31内的与该开孔相对的底壁上,所述充电电极结构32的尾端设置于该外壳31内,所述充电电极结构32的首端通过所述开孔伸出于所述外壳31,该第一安全套管套33可沿自身轴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充电电极结构32的首端,该第一安全套管套33的一端与该第一弹性件34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弹性件34的另一端与该压力传感器35弹性抵接,该压力传感器35用于检测该第一弹性件34对其施加的弹性力。该控制模组用于在在所述弹性力大于预设值时且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值小于预设值时,控制该供电模组通过该电缆20对该充电电极结构32供电,从而对汽车进行充电。该供电模组60在弹性力小于预设值时或者该亮度传感器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控制该供电模组停止对该充电电极结构32供电,从而停止充电。其中,该第一弹性件34为压簧,所述第一安全套管34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供该压簧的端部插设于其中的环状凹槽。其中,当该第一弹性件34处于自由长度时,该充电电极结构32的首端位于所述第一安全套管33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安全套管33的外侧壁沿着自身轴向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外壳31的内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供电模组、控制模组、电缆以及充电插头组件,该供电模组以及该控制模组均分别设置于该桩体内;所述充电插头组件包括外壳、压力传感器、第一弹性件、第一安全套管、亮度传感器以及充电电极结构,所述电缆包括相互电隔离的通信层以及电能传输层,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亮度传感器通过所述通信层与所述控制模组通信连接,所述充电电极结构通过所述电能传输层与所述供电模组电连接;该亮度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一安全套管的远离该电缆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开孔,该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该外壳内的与该开孔相对的底壁上,该亮度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一安全套管的远离该电缆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充电电极结构的尾端设置于该外壳内,所述充电电极结构的首端通过所述开孔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安全套管套可沿自身轴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充电电极结构的首端,该第一安全套管套的一端与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该压力传感器弹性抵接,该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该第一弹性件对其施加的弹性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供电模组、控制模组、电缆以及充电插头组件,该供电模组以及该控制模组均分别设置于该桩体内;所述充电插头组件包括外壳、压力传感器、第一弹性件、第一安全套管、亮度传感器以及充电电极结构,所述电缆包括相互电隔离的通信层以及电能传输层,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亮度传感器通过所述通信层与所述控制模组通信连接,所述充电电极结构通过所述电能传输层与所述供电模组电连接;该亮度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一安全套管的远离该电缆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开孔,该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该外壳内的与该开孔相对的底壁上,该亮度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一安全套管的远离该电缆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充电电极结构的尾端设置于该外壳内,所述充电电极结构的首端通过所述开孔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安全套管套可沿自身轴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充电电极结构的首端,该第一安全套管套的一端与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该压力传感器弹性抵接,该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该第一弹性件对其施加的弹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灯,该指示灯用于在充电时点亮,该指示灯设置于该桩体的正面且与该控制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