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氧化氢的宽响应范围的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978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过氧化氢的宽响应范围的铜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以巯基琥珀酸为保护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铜纳米团簇。以铜纳米团簇为基础配置成探针溶液,对过氧化氢具有宽响应范围,检测限可从1nmol至1mol,可适用于模拟生物体系,适用条件广泛,对溶液中其他离子和醇类等物质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提纯冻干的铜纳米团簇冷冻保存可储存较长时间依然保持活性。真实体系的回收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低于4%,检测精度高。

Preparation of Copper Nanoclusters with Wide Response Range to Hydrogen Peroxid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pper nanocluster with a wide response range to hydrogen peroxide. The copper nanoclusters are prepared by using mercaptosuccinic acid as protective agent and sodium borohydride as reducing agent. The probe solution based on copper nanoclusters has a wide response range to hydrogen peroxide. The detection limit can be from 1 nmol to 1 mol. It can be applied to simulated biological systems under a wide range of conditions and has a certain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to other ions and alcohols in the solution. The purified freeze-dried copper nanoclusters remained active for a long time after cryopreservation.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real system recovery experiment is less than 4%, and the detection accura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过氧化氢的宽响应范围的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铜纳米团簇的合成,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料廉价、合成方式简单对过氧化氢的宽响应范围的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用于比色法快速检测过氧化氢浓度的铜纳米团簇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比色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纳米技术与传统化学、生物、物理和医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超灵敏检测方法成为一个具有前景的前沿领域。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光学性能独特等优点,金属纳米团簇和纳米粒子被广泛应用于检测传感中。当金属纳米粒子变为金属纳米团簇时,粒子的性质就会消失,能带或多或少转化为离散能级。因此,电子的集体震荡被阻碍,展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质,如类分子吸收和强的发光。由于自身优异的性能,金纳米团簇和粒子在比色传感检测中的应用已被广泛地研究。而相对廉价、原料易获取且具有相似性质的铜纳米团簇(CuNCs)和粒子(CuNPs)的研究却相对较少。铜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主要表现在560–600nm处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峰。然而与尺寸较大的铜纳米粒子显著的不同是CuNCs的紫外可见吸收在216nm和468nm之间显示出有吸收带的类分子光学跃迁。在紫外可见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对过氧化氢的宽响应范围的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称取铜源和巯基琥珀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其中铜源与MSA的摩尔比例为1:(1‑4);称取硼氢化钠(NaBH4)溶于冰水混合物中形成溶液B;将装A溶液的容器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中,在搅拌条件下用注射泵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其中MSA的摩尔量与硼氢化钠摩尔量为1:(5‑10);然后将混合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反应30‑60min,之后超声分散,即得到铜纳米团簇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对过氧化氢的宽响应范围的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称取铜源和巯基琥珀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其中铜源与MSA的摩尔比例为1:(1-4);称取硼氢化钠(NaBH4)溶于冰水混合物中形成溶液B;将装A溶液的容器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中,在搅拌条件下用注射泵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其中MSA的摩尔量与硼氢化钠摩尔量为1:(5-10);然后将混合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反应30-60min,之后超声分散,即得到铜纳米团簇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的速率为200-600rp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注射泵将B溶液以1-4ml/min加入A溶液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张勤松方钧杜艺冰王洪丽魏鹏辉康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