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钢切分轧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71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钢切分轧制工艺。该圆钢切分轧制工艺,在粗中轧阶段轧制出圆孔后,到精轧阶段所采用的轧辊孔型依次为:平轧孔型、立箱孔型、预切分孔型、切分孔型、椭圆形孔型和圆形孔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圆钢切分轧制工艺解决了圆钢切分轧制切分楔部分的表面缺陷问题以及尺寸稳定性问题,成品表面质量的稳定,实现了采用圆钢切分生产链圆、标准件等高品质用圆钢。

A Slitting Rolling Process for Round Ste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itting rolling process for round steel. After the round pass is rolled in rough and medium rolling stage, the roll passes used in finishing stage are in turn flat rolling pass, vertical box pass, pre-slitting pass, slitting pass, elliptical pass and circular pass. The slitting rolling process of the round ste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surface defects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the wedge section in the slitting rolling of the round steel, stabilizes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and realizes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round steel such as chain circle and standard parts by slitting the round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钢切分轧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钢切分轧制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钢铁行业轧钢棒材领域,比较典型工艺方法为单线轧制和切分轧制。单线轧制目前主要应用于大规格棒材生产,一些工艺技术比较落后的生产线也采用单线轧制。切分轧制技术因为其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轧制道次、减少新建生产线轧机数量等突出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切分轧制技术在圆钢上的应用较少,目前国内有报道的只有新疆八一钢厂。切分轧制技术未在圆钢上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圆钢切分轧制存在切分楔处易产生轧件表面缺陷和切分孔型设计不合理造成不圆度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目前切分轧制通常采用两种孔型系统:一种是菱形孔-弧边方孔-哑铃型预切分孔-双圆形切分孔-椭圆形孔型-圆形孔型系统,适用于精轧机组为全部平辊的连轧机组;一种是平轧孔-立轧孔-预切分-切分孔-椭圆形孔型-圆形孔型系统,适用于带有立轧的连轧机组。上述第一种孔型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生产出来的圆钢表面缺陷较多,分析主要是因为菱-方孔型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菱形孔扭转90°后进入弧边方孔型,弧边方孔扭转45°后进入哑铃型预切分孔,容易出现咬偏造成料型不规矩、造成成品尺寸精度差以及扭转带来的表面裂纹的质量隐患;2、沿孔型宽度方向各处的轧辊工作直径差异较大,因此孔型侧壁各点线速度差异较大,这就造成金属和孔型间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引起了轧件与孔型的附加摩擦,这种摩擦造成孔型磨损加快而且不均匀;3、轧制时,角部的冷却速度比其它地方快,易出现冷却裂纹,导致钢材表面出现缺陷;4、轧制过程中,由于轧件的四面同时都得到压缩,因此轧件表面的氧化铁皮不易脱落,从而影响产品表面质量。第二种孔型系统在圆钢切分轧制上未有应用的报道。上述问题导致该菱-方孔型系统可生产普通的HPB300、Q235圆钢,但无法生产链用圆钢、标准件等高品质圆钢。故需开发一种成熟的圆钢切分轧制工艺方法,以实现链用圆钢、标准件等高品质圆钢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钢成品表面质量稳定、精度高的圆钢切分轧制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钢切分轧制工艺,在粗中轧阶段轧制出圆孔后,到精轧阶段所采用的轧辊孔型依次为:平轧孔型、立箱孔型、预切分孔型、切分孔型、椭圆形孔型和圆形孔型,各孔型的结构尺寸为:平轧孔型的高度h=立箱孔型的槽底宽度bk+(0.5~1.5)mm;立箱孔型的面积=预切分孔型的面积×(1.15~1.20),立箱孔型的槽口宽度Bk=预切分孔型的高度Hk+(2~4)mm,立箱孔型的侧壁斜度立箱孔型的内圆角半径r1=3~4mm,立箱孔型的外圆角半径rk=3~4mm;预切分孔型的面积=切分孔型的面积×(1.08~1.12),预切分孔型的槽口宽度Bk=切分孔型的槽口宽度Bk-(2~4)mm,预切分孔型的高度Hk=切分孔型的高度Hk+(1~2)mm,预切分孔型的连接带高度h=预切分孔型的高度Hk×(0.32~0.42),预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2θ=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2θ-(1~2)°,预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半径r1=1.8~3.5mm,外圆角半径rk=4~6mm,预切分孔型的侧壁斜度夹角预切分孔型的辊缝s=3~4mm;切分孔型的面积=成品轧件面积×(1.20~1.25),切分孔型的槽口宽度Bk=切分孔型的高度Hk×2+(2~3)mm,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半径r1=0.8~1.2mm,切分孔型的外圆角半径rk=4~6mm,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2θ=58~60°,切分孔型的侧壁斜度夹角切分孔型的连接带高度h=1.0~1.5mm,切分孔型的辊缝s=(2.5~3)mm;在切分孔型的轧机出口设有切分导卫;在椭圆形孔型的出口设有扭转导卫。椭圆形孔型和圆形孔型的轧机采用碳化钨材质轧辊,预切分孔型和切分孔型的轧机采用高硼钢材质轧辊。预切分孔型、切分孔型、椭圆形孔型和圆形孔型的进口导卫均为双排滚动导卫。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法,(1)由于切分轧制及切分前轧制均不存在扭转轧制,具有显著改善产品表面质量、生产稳定性高的优势;(2)预切分孔切分楔处的顶角2θ较切分孔切分楔处的顶角小2-4°,采用的理念是预切分孔到切分孔是“斧头”原理而非“菜刀”原理,可显著改善切分过程中的表面质量;(3)预切分孔型、切分孔型切分楔处顶角的1/2即θ与孔型侧壁斜度相等,即这种对称设计可实现轧件切开后运行的稳定性和提高成品不圆度;(4)采取预切分孔型各个位置完全包裹切分孔型的原则,可有效地避免轧件在切分孔型形成负压下而转钢;(5)采用2.5mm以上的大辊缝设计取代常规的1-1.5mm的小辊缝设计和4mm以上的大外圆角设计取代常规的2mm左右的小外圆设计可有效避免辊缝处的表面缺陷产生;(6)椭圆形孔型和圆形孔型的轧机采用碳化钨材质轧辊,预切分孔型和切分孔型的轧机采用高硼钢材质轧辊,实现了成品表面质量的稳定和生产的稳定;(7)预切分孔型、切分孔型、椭圆形孔型和圆形孔型的进口导卫均为双排滚动导卫,实现了圆钢生产过程中料型的稳定,提高了尺寸精度。综上,本专利技术圆钢切分轧制工艺解决了圆钢切分轧制切分楔部分的表面缺陷问题以及尺寸稳定性问题,成品表面质量的稳定,实现了采用圆钢切分生产链圆、标准件等高品质用圆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圆钢切分轧制工艺的孔型系统示意图;图2为图1中平轧孔型的详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立箱孔型的详细示意图;图4为图1中预切分孔型的详细示意图;图5为图1中切分孔型的详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如图1-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圆钢切分轧制工艺,用于轧制Φ14×2两切分圆钢,在粗中轧阶段轧制出圆孔后,到精轧阶段所采用的轧辊孔型依次为:平轧孔型、立箱孔型、预切分孔型、切分孔型、椭圆形孔型和圆形孔型,各孔型的结构尺寸为:平轧孔型的高度h=立箱孔型的槽底宽度bk=21.5mm;平轧孔型的宽度b=40.5mm;立箱孔型的面积=570mm2,立箱孔型的槽口宽度Bk=20mm,立箱孔型的侧壁斜度立箱孔型的内圆角半径r1=3mm,立箱孔型的外圆角半径rk=3mm;辊缝s=4mm;孔型高度Hk=25mm;立箱孔型的槽底宽度bk=21mm;预切分孔型的面积=480mm2,预切分孔型的槽口宽度Bk=33.8mm,预切分孔型的高度Hk=18mm,预切分孔型的连接带高度h=5.8mm,预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2θ=28°,预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半径r1=1.8mm,外圆角半径rk=4mm,预切分孔型的侧壁斜度夹角预切分孔型的辊缝s=4mm,预切分孔型的两圆心距离bk=17.58mm;切分孔型的面积=430mm2,切分孔型的槽口宽度Bk=35.8mm,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半径r1=0.9mm,切分孔型的外圆角半径rk=4mm,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2θ=60°,切分孔型的侧壁斜度夹角切分孔型的连接带高度h=1.0mm,切分孔型的辊缝s=2.5mm;孔型高度Hk=16.5mm,切分孔型的两圆心距离bk=18.85mm;在切分孔型的轧机出口设有切分导卫;在椭圆形孔型的出口设有扭转导卫。椭圆形孔型和圆形孔型的轧机采用碳化钨材质轧辊,预切分孔型和切分孔型的轧机采用高硼钢材质轧辊。预切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钢切分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粗中轧阶段轧制出圆孔后,到精轧阶段所采用的轧辊孔型依次为:平轧孔型、立箱孔型、预切分孔型、切分孔型、椭圆形孔型和圆形孔型,各孔型的结构尺寸为:平轧孔型的高度h=立箱孔型的槽底宽度bk+(0.5~1.5)mm;立箱孔型的面积=预切分孔型的面积×(1.15~1.20),立箱孔型的槽口宽度Bk=预切分孔型的高度Hk+(2~4)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钢切分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粗中轧阶段轧制出圆孔后,到精轧阶段所采用的轧辊孔型依次为:平轧孔型、立箱孔型、预切分孔型、切分孔型、椭圆形孔型和圆形孔型,各孔型的结构尺寸为:平轧孔型的高度h=立箱孔型的槽底宽度bk+(0.5~1.5)mm;立箱孔型的面积=预切分孔型的面积×(1.15~1.20),立箱孔型的槽口宽度Bk=预切分孔型的高度Hk+(2~4)mm,立箱孔型的内圆角半径r1=3~4mm,立箱孔型的外圆角半径rk=3~4mm;预切分孔型的面积=切分孔型的面积×(1.08~1.12),预切分孔型的槽口宽度Bk=切分孔型的槽口宽度Bk-(2~4)mm,预切分孔型的高度Hk=切分孔型的高度Hk+(1~2)mm,预切分孔型的连接带高度h=预切分孔型的高度Hk×(0.32~0.42),预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2θ=切分孔型的切分楔顶角2θ-(1~2)°,预切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立军王长生张忠峰张红雁马庆水张晓军袁成玺邓兆征
申请(专利权)人: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