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电磁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85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锅电磁灶,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支脚用以将所述火锅电磁灶放置在台面上,其中,所述侧壁设有相对于所述底壁向外凸出设置的凸檐,且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高于所述底壁,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与所述支脚的底面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放置空间。设置凸檐可方便用户用手抠取凸檐,以取放电磁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锅电磁灶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火锅电磁灶。
技术介绍
电磁灶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灰尘、安全性好、外观美观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现有的电磁灶体积较大,不方便用户拿放,而且当用户用电磁灶吃火锅时,餐桌上较大面积被电磁灶占据了,菜盘无处放置,非常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火锅电磁灶,其方便用户拿放以及菜盘摆放,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火锅电磁灶,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支脚用以将所述火锅电磁灶放置在台面上,其中,所述侧壁设有相对于所述底壁向外凸出设置的凸檐,且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高于所述底壁,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与所述支脚的底面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放置空间。设置凸檐可方便用户用手抠取凸檐,以取放电磁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火锅电磁灶还包括菜盘,所述菜盘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放置空间的高度,以便菜盘的一端放置在该放置空间内。所述菜盘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放置空间的高度,以便菜盘的一端放置在该放置空间内,可防止菜盘误碰侧翻,提升用户吃火锅时的用户体验。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上盖,所述上盖包括自上而下呈倾斜向外延伸的上盖侧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包括所述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边缘向上延伸的底座侧壁,所述底座侧壁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上盖侧壁的内侧贴合,所述翻边与所述上盖侧壁形成所述凸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翻边包括水平延伸的横向翻边和自所述横向翻边末端向下延伸的竖向翻边。翻边包括横向翻边和竖向翻边,方便用户用手指抠取在翻边上而端起电磁灶,特别是在电磁灶使用完面板上仍有余温时,该种端取操作无需用手指触碰面板,避免用户烫伤。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侧壁、横向翻边和竖向翻边之间形成电源线收纳槽。设置电源线收纳槽,方便电源线的收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持片,所述竖向翻边上设有第二卡持片,用以将电源线卡持在所述电源收纳槽内。在电源线收纳槽的两侧设置卡持片,可避免电源线从电源线收纳槽内散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横向翻边上设有多个螺钉孔,用以与所述上盖通过螺钉固定。将螺钉孔设置在横向翻边上,从而底壁上无需设置螺钉柱结构,大大优化了电磁灶内部的结构设计空间,方便了电磁灶内部部件的布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火锅电磁灶为圆形,所述放置空间围绕所述底壁的圆周一周设置。放置空间呈围绕所述底壁的圆周一周设置,可方便用户于任意方位用手抠取凸檐,以取放电磁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菜盘为扇形或扇环形。菜盘为扇形或扇环形,其与圆形的火锅电磁灶配合使用,菜盘的摆放位置合理、美观。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火锅电磁灶,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支脚用以将所述火锅电磁灶放置在台面上,其中,所述侧壁设有相对于所述底壁向外凸出设置的凸檐,且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高于所述底壁,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与所述支脚的底面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放置空间。设置凸檐可方便用户用手抠取凸檐,以取放电磁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火锅电磁灶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火锅电磁灶一实施例的部分部件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火锅电磁灶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火锅电磁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火锅电磁灶一实施例中的菜盘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01-出风孔;11-挡风筋;110-开口;111-第一导风片;112-电路板挡筋;113-防护筋;12-底壁;120-电源线收纳槽;121-卡持片;122-支脚;1221-橡胶垫;123-安装柱;13-底座侧壁;130-放置空间;131-横向翻边;1311-螺钉孔;132-竖向翻边;2-上盖;21-旋钮;22-上盖侧壁;3-面板;4-装饰圈;5-电磁线盘;6-风扇;61-挡风罩;7-电路板;701-缺口;702-散热器;71-防护罩;711-第二导风片;8-电源线;9-菜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火锅电磁灶,其包括底座1、上盖2、面板3、装饰圈4、电磁线盘5、风扇6、电路板7。所述装饰圈4安装在所述上盖2上,所述面板3粘接在所述上盖2上,所述装饰圈4外露于所述面板3周圈,所述面板3、装饰圈4与上盖2一起安装至所述底座1上,所述电磁线盘5、风扇6和电路板7安装在所述上盖2与底座1形成的空间内。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火锅电磁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壁12和侧壁13、22,所述底壁12上设有支脚122用以将所述火锅电磁灶放置在台面上,其中,所述侧壁13、22设有相对于所述底壁12向外凸出设置的凸檐,且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高于所述底壁12,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与所述支脚122的底面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放置空间130。设置凸檐可方便用户用手抠取凸檐,以取放电磁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请参阅图3至图5,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底座1和上盖2,所述底座1设有上述底壁12,所述侧壁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底座侧壁13和设置在上盖2上的上盖侧壁22。所述底座侧壁13自底壁12边缘向上延伸设置,自所述底座侧壁13顶端向外再向下延伸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包括水平延伸的横向翻边131和自所述横向翻边131末端向下延伸的竖向翻边132,所述底座侧壁13、横向翻边131和竖向翻边132之间形成电源线收纳槽120,所述底座侧壁13上设有第一卡持片121,所述竖向翻边132上设有第二卡持片121,用以将电源线8卡持在所述电源收纳槽120内,优选的,所述底座侧壁13上的卡持片121与所述竖向翻边132上的卡持片121呈错开设置,以方便电源线8的缠绕收纳。请重点参阅图5,所述上盖2包括自上而下呈倾斜向外延伸的上盖侧壁22,所述翻边的竖向翻边132与所述上盖侧壁22的内侧贴合,所述上盖侧壁22与所述竖向翻边132相对于所述底壁12向外凸出设置形成凸檐,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高于所述底壁12,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与所述支脚122的底面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放置空间130。该放置空间130呈围绕所述底壁12的圆周一周设置,可方便用户于任意方位用手抠取凸檐,以取放电磁灶。在另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锅电磁灶,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支脚用以将所述火锅电磁灶放置在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相对于所述底壁向外凸出设置的凸檐,且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高于所述底壁,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与所述支脚的底面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放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锅电磁灶,其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支脚用以将所述火锅电磁灶放置在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相对于所述底壁向外凸出设置的凸檐,且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高于所述底壁,所述凸檐的底端端面与所述支脚的底面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放置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火锅电磁灶还包括菜盘,所述菜盘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放置空间的高度,以便菜盘的一端放置在该放置空间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上盖,所述上盖包括自上而下呈倾斜向外延伸的上盖侧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锅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所述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边缘向上延伸的底座侧壁,所述底座侧壁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陈修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