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873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属于罗非鱼育种技术领域。所述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F1代杂交群体的建立;步骤2:F1代杂交群体中ZZ型个体的筛选;步骤3:杂合型ZW个体的筛选;步骤4: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繁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杂交、测交和回交等步骤,选育出性染色体为ZZ型、但常染色体包含尼罗罗非鱼常染色体的杂交罗非鱼,拉近了配套系父母本的亲缘关系,既提高了配套系的繁殖力,也保证了子一代的雄性率。

A Breeding Method for Paternal Parents of High Propagation Tilapia Matching Lin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reeding method for paternal parents of high-breeding tilapia mating line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ilapia breeding. The breeding method for paternal parents of high-breeding tilapia mating line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establishment of F1 hybrid population; step 2: screening of ZZ type individuals in F1 hybrid population; step 3: screening of hybrid ZW individuals; step 4: breeding of paternal parents of high-breeding tilapia mating lines. The hybrid tilapia with ZZ type sex chromosome but autosomal containing autosomal of Nile tilapia is bred by means of hybridization, crossing test and backcross, which enhan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of matching lines, enhances the fecundity of matching lines and ensures the male rate of off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属于罗非鱼育种

技术介绍
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经济性状遗传改良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性染色体方面,罗非鱼存在着两种性别决定染色体类型,一种是雄性异质型,即XX♀型和XY♂型,另一种是雌性异质型,即ZW♀型和ZZ♂型。研究表明,性染色体的性别决定能力顺序为Y>W>Z>X。奥尼罗非鱼正是利用这一特点,用奥利亚罗非鱼雄鱼(ZZ)和尼罗罗非鱼雌鱼(XX)组成配套系通过种间杂交获得子一代(ZX),其抗病、耐寒能力强,自然雄性率在90%以上,养殖性能优异,是目前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是,奥尼罗非鱼的产生属于种间杂交,其苗种产量很低,与同种繁殖产苗量相去甚远。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通过历年群体繁殖数据的统计发现:按照母本体重0.5kg计算,同种交配繁殖时,尼罗罗非鱼产苗量均值为869尾/月·尾、奥利亚非鱼产苗量为1277尾/月·尾,吉富罗非鱼产苗量为1100尾/月·尾,而奥尼罗非鱼杂交配套系的产苗量均值仅有383.4尾/月·尾,严重影响了奥尼罗非鱼苗种的生产效率,导致成本较高,不利于养殖推广。因此,如何提高奥尼罗非鱼配套系的杂交繁殖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对于如何提高奥尼罗非鱼配套系繁殖力途的研究较少,在配套系选育上,主要通过不同群体或家系的杂交试验从而测定其繁殖力,以确定繁殖力较高的组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6818546A的《一种高繁型尼奥罗非鱼杂交配套系的选育方法》,其公开了一种提高尼奥罗非鱼杂交配套系繁殖性能的选育方法。该方法是在群体和个体水平上开展杂交试验,通过测定杂交组合的繁殖情况来选择亲本个体,实质是挑选出群体中最容易发生杂交交配的个体组成亲本群进行繁殖与继续选育,从而聚合杂交交配性能相关的有利基因,提高繁育性能。但是,该方法选育获得的父母本在种质上仍然是纯系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不能从生物学上改变奥尼罗非鱼杂交配套系父母本间属于种间杂交的本质,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配套系繁殖性能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有限。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高雄性率是杂交奥尼罗非鱼重要的经济性状,可有效防止大量繁殖。罗非鱼繁殖能力极强,雌性混合会产生大量育苗,降低商品鱼产量,一般情况下采用单性养殖。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设想如果能从奥尼罗非鱼配套系父母本的亲缘关系入手,培育出一种杂合型的父本或母本材料,显著拉近其亲缘关系。同时,该杂合型亲本的性染色体依然保持原亲本的状态,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个体性染色体型保持ZX型,不丧失其雄性率高的特质。如此,则可提高配套系的杂交繁殖力,也能保证子一代的养殖价值。如果能实现,将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苗种的生产效率,促进罗非鱼养殖业发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杂交、测交和回交等步骤,选育出性染色体为ZZ型、但常染色体包含尼罗罗非鱼常染色体的杂交罗非鱼,拉近了配套系父母本的亲缘关系,既提高了配套系的繁殖力,也保证了子一代的雄性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F1代杂交群体的建立用雄性奥尼罗非鱼ZX♂个体与雌性奥利亚罗非鱼ZW♀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杂交F1代群体,并进行培育;所述杂交F1代群体中包含雄性ZX♂个体、雄性ZZ♂个体、雌性XW♀个体和雌性ZW♀个体;步骤2:F1代杂交群体中ZZ型个体的筛选用步骤1中杂交F1代群体中的雄性ZX♂个体和雄性ZZ♂个体,分别与雌性尼罗罗非鱼XX♀个体进行测交,获得测交家系;测定测交家系的雄性率,选择雄性率在90%以上的测交家系并保留该测交家系的父本ZZ♂个体;步骤3:杂合型ZW个体的筛选用步骤2中保留的父本ZZ♂个体,与步骤1中杂交F1代群体中的雌性XW♀个体和雌性ZW♀个体进行交配,获得杂交F2代群体,并进行一次培育;所述杂交F2代群体中包含雄性ZZ♂个体、雄性ZX♂个体和雌性ZW♀个体;保留上述杂交F2代群体中的雌性ZW♀个体,并进行二次培育;步骤4: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繁育用步骤3中保留的雌性ZW♀个体与步骤2中保留的父本ZZ♂个体进行回交,获得回交F1代群体,保留上述回交F1代群体中的雄性ZZ♂个体,即为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第一点,奥尼罗非鱼是由奥利亚罗非鱼雄鱼(ZZ)和尼罗罗非鱼雌鱼(XX)组成配套系通过种间杂交获得子一代,性染色体型均为ZX,90%以上的个体性别为雄性,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该杂交组合繁殖性能差,要大量生产奥尼罗非鱼(ZX),就必须提高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第二点,尼罗罗非鱼染色体类型是雄性异质型,即XX♀型和XY♂型;奥利亚罗非鱼染色体类型是雌性异质型,即ZW♀型和ZZ♂型。第三点,奥尼罗非鱼配套系父母本(纯系奥利亚罗非鱼雄鱼(ZZ)与纯系尼罗罗非鱼雌鱼(XX))之间的亲缘关系远,杂交繁殖性能差。改变纯系奥利亚罗非鱼雄鱼(ZZ)的遗传基础,导入尼罗罗非鱼的遗传物质,培育杂合型个体作为父本,可改善亲缘关系,提高繁殖性能,其苗种产量可比普通配套系提高85%以上。同时,不能改变其性染色体(ZZ)组成,以保留配套系的性别决定机制,才能维持子一代的雄性率在90%以上。第四点,罗非鱼性染色体的性别决定能力顺序为Y♂>W♀>Z♂>X♀,则种间杂交后产生的ZX个体表型性别为雄性、ZW型个体表型性别为雌性。通过性别判断可筛选和区分不同性染色体组成的杂合子个体,从而建立含有尼罗罗非鱼常染色体、但性染色体组成依然是ZZ、ZW型的杂合繁育系,获得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本专利技术的步骤1,是利用雄性奥尼罗非鱼(ZX)与雌性奥利亚罗非鱼(ZW♀)杂交,获得性染色体为ZX、ZZ、XW和ZW的杂交F1代群体,理论上其遗传物质中有25%来自祖代尼罗罗非鱼,其中的ZZ和ZW型个体即为符合要求的目标个体。但该个体在形态上无法区分,仅可以根据罗非鱼性染色体的性别决定能力判断出雄性个体为ZX和ZZ,雌性个体为XW和ZW。因此,步骤1只提供了供选择的目标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是为了进一步区分步骤1中的ZX和ZZ个体,选择纯系尼罗罗非鱼雌鱼(XX)作为母本分别与之1对1交配,根据遗传原理,则会产生如下两种效果:其一,假如XX与ZX交配,子一代有XX与ZX两种性染色体类型,其数量应各占50%,按照性染色体Y>W>Z>X的性别决定能力,则性别比例应为雌性各半,即雌雄比为1:1。其二,假如XX与XX交配,则子一代只有ZX一种性染色体类型,其性别为雄性,雌雄比应为0:1。显而易见,鉴定各家系的性别比例,即可判断出其父本的染色体组成是ZX或ZZ,从而选择出ZZ型的雄性个体。在本专利技术的试验过程中,共获得家系61个,其中9个家系符合要求,雄性率在91.59%-98.04%,选出ZZ型个体9尾。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是为了获得ZW型个体。从表型上看,步骤1中获得的XW型和ZW型个体无法区分,但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F1代杂交群体的建立用雄性奥尼罗非鱼ZX♂个体与雌性奥利亚罗非鱼ZW♀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杂交F1代群体,并进行培育;所述杂交F1代群体中包含雄性ZX♂个体、雄性ZZ♂个体、雌性XW♀个体和雌性ZW♀个体;步骤2:F1代杂交群体中ZZ型个体的筛选用步骤1中杂交F1代群体中的雄性ZX♂个体和雄性ZZ♂个体,分别与雌性尼罗罗非鱼XX♀个体进行测交,获得测交家系;测定测交家系的雄性率,选择雄性率在90%以上的测交家系并保留该测交家系的父本ZZ♂个体;步骤3:杂合型ZW个体的筛选用步骤2中保留的父本ZZ♂个体,与步骤1中杂交F1代群体中的雌性XW♀个体和雌性ZW♀个体进行交配,获得杂交F2代群体,并进行一次培育;所述杂交F2代群体中包含雄性ZZ♂个体、雄性ZX♂个体和雌性ZW♀个体;保留上述杂交F2代群体中的雌性ZW♀个体,并进行二次培育;步骤4: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繁育用步骤3中保留的雌性ZW♀个体与步骤2中保留的父本ZZ♂个体进行回交,获得回交F1代群体,保留上述回交F1代群体中的雄性ZZ♂个体,即为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F1代杂交群体的建立用雄性奥尼罗非鱼ZX♂个体与雌性奥利亚罗非鱼ZW♀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杂交F1代群体,并进行培育;所述杂交F1代群体中包含雄性ZX♂个体、雄性ZZ♂个体、雌性XW♀个体和雌性ZW♀个体;步骤2:F1代杂交群体中ZZ型个体的筛选用步骤1中杂交F1代群体中的雄性ZX♂个体和雄性ZZ♂个体,分别与雌性尼罗罗非鱼XX♀个体进行测交,获得测交家系;测定测交家系的雄性率,选择雄性率在90%以上的测交家系并保留该测交家系的父本ZZ♂个体;步骤3:杂合型ZW个体的筛选用步骤2中保留的父本ZZ♂个体,与步骤1中杂交F1代群体中的雌性XW♀个体和雌性ZW♀个体进行交配,获得杂交F2代群体,并进行一次培育;所述杂交F2代群体中包含雄性ZZ♂个体、雄性ZX♂个体和雌性ZW♀个体;保留上述杂交F2代群体中的雌性ZW♀个体,并进行二次培育;步骤4: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繁育用步骤3中保留的雌性ZW♀个体与步骤2中保留的父本ZZ♂个体进行回交,获得回交F1代群体,保留上述回交F1代群体中的雄性ZZ♂个体,即为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繁型罗非鱼配套系父本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雄性奥尼罗非鱼ZX♂个体为10月龄以上,全长在2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雪松黄姻文露婷陈忠覃俊奇林勇彭金霞王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