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57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该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位于压缩机本体一侧的分液器,压缩机本体具有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的壳体,分液器具有筒体以及与筒体连接的吸气管路;其中,压缩机本体与分液器之间通过形成于壳体与筒体上的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凹槽与凸起进行连接。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在压缩机本体的壳体与分液器的筒体上设置凹槽与凸起的连接结构,使壳体与筒体之间形成互相嵌入的结构,缩短了分液器与压缩机壳体质量重心之间的力臂,降低了分液器的振动,进而降低了与分液器连接的吸气管路的振动,减小吸气管路的应力,有效避免了吸气管路断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旋转式压缩机中,分液器02通过分液器支架03固定于压缩机01上。通常,是将分液器支架03焊接于压缩机01的壳体011上,然后再将分液器支架03与分液器筒体021通过机械方式进行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这样,整个压缩机系统的质量重心集中在压缩机01的壳体011这一侧,而压缩机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压缩机的分液器02这一侧距离质量重心的力臂较长,振动往往较大,所以分液器02上的吸气管路022的振动也会变大,经常导致吸气管路022应力超标,长时间运行可能存在断管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上述旋转式压缩机通过降低分液器的振动,有效避免了吸气管路断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位于所述压缩机本体一侧的分液器,所述压缩机本体具有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分液器具有筒体以及与所述筒体连接的吸气管路;其中,所述压缩机本体与所述分液器之间通过形成于所述壳体与筒体上的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凹槽与凸起进行连接。上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位于压缩机本体一侧的分液器,压缩机本体具有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的壳体,分液器具有筒体以及与筒体连接的吸气管路;其中,压缩机本体与分液器之间通过形成于壳体与筒体上的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凹槽与凸起进行连接。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在压缩机本体的壳体与分液器的筒体上设置凹槽与凸起的连接结构,使壳体与筒体之间形成互相嵌入的结构,缩短了分液器与压缩机壳体质量重心之间的力臂,降低了分液器的振动,进而降低了与分液器连接的吸气管路的振动,减小吸气管路的应力,有效避免了吸气管路断管。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筒体相邻的侧壁朝向所述筒体弯折以形成所述凸起,所述筒体与所述凸起相对的区域朝向所述筒体内部凹陷以形成所述凹槽。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具有切边的定子,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的切边相对的区域,以使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定子的切边相对位置形成具有消音作用的共振腔。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凹槽与所述筒体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筒体与所述壳体相邻的侧壁朝向所述壳体弯折以形成所述凸起,所述壳体与所述凸起相对的区域朝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以形成所述凹槽。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实现连接。优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之间通过焊接实现连接。优选地,所述凹槽由冲压方式制成。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图形为多边形、圆形以及椭圆形,且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起的横截面图形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图形相同。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旋转式压缩机。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旋转式压缩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虚线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区域凸起与凹槽结构配合的放大图。图标:01-压缩机;011-壳体;02-分液器;021-筒体;022-吸气管路;012-切边;03-分液器支架;1-压缩机本体;11-壳体;111-凸起;2-分液器;21-筒体;22-吸气管路;21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1以及位于压缩机本体1一侧的分液器2,压缩机本体1具有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的壳体11,分液器2具有筒体21以及与筒体21连接的吸气管路22;其中,压缩机本体1与分液器2之间通过形成于壳体11与筒体21上的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凹槽211与凸起111进行连接。上述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1以及位于压缩机本体1一侧的分液器2,压缩机本体1具有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的壳体11,分液器2具有筒体21以及与筒体21连接的吸气管路22;其中,压缩机本体1与分液器2之间通过形成于壳体11与筒体21上的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凹槽211与凸起111进行连接。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在压缩机本体1的壳体11与分液器2的筒体21上设置的凹槽211与凸起111的连接结构,使壳体11与筒体21之间形成互相嵌入的结构,缩短了分液器2与压缩机壳体11质量重心之间的力臂,降低了分液器2的振动,进而降低了与分液器2连接的吸气管路22的振动,减小吸气管路22的应力,有效避免了吸气管路22断管。如图3所示,旋转式压缩机系统中具有两组凸起111与凹槽211的连接结构。在实施应用中,关于凸起111与凹槽211的数量不仅限于两组,还可以为1组、3组、4组等,只要能够使压缩机本体1与分液器2完整配合即可。另外,多组凸起111与凹槽211的设置位置可以并排排列、阵列分布排列或者纵向排列等,在这里不做限制。上述技术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4所示,壳体11与筒体21相邻的侧壁朝向筒体21弯折以形成凸起111,筒体21与凸起111相对的区域朝向筒体21内部凹陷以形成凹槽211,凸起111与凹槽211互相配合形成的嵌入结构,起到缩短分液器2与压缩机壳体11质量重心之间的力臂的作用。并且,壳体11内部与凸起111对应的位置相当于一个共振腔,当气流在壳体11内流过时,声波入射到共振腔内,声阻抗发生改变,使某些声波在声阻抗突变的界面发生反射、干涉等现象,导致声能衰减,只有某些频率的声波能够通过,从而起到降低气流噪声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由凸起111形成的符合要求的共振腔体的具体参数设置需要根据声速、空腔形状、气流通道面积等具体参数设置,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上述技术实施例中,优选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具有切边的定子,凸起111设置于壳体11与定子的切边相对的区域,,以使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定子的切边相对位置形成具有消音作用的共振腔。当气流在壳体11内流过时,能够达到消声的作用。定子的切边012的位置如图1所示。上述技术实施例中,优选地,凸起111与壳体11或者筒体21一体成型制作,凹槽211与筒体21或者壳体11一体成型制作,制作方便,节省经费。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实施方式为,筒体21与壳体11相邻的侧壁朝向壳体11弯折以形成凸起111,壳体11与凸起111相对的区域朝向壳体11内部凹陷以形成凹槽211,起到缩短分液器2与压缩机壳体11质量重心之间的力臂的作用。上述技术实施例中,凸起111与凹槽211之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实现连接,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不易损坏,能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例如,凸起111与凹槽211之间的过盈量可以为0.01mm、0.05mm、0.1mm等,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上述技术实施例中,凸起111与凹槽211之间还可以通过焊接实现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固定。上述技术实施例中,凹槽211的形成可以由冲压方式制成,生产效率高以及生产精度高。上述技术实施例中,凹槽211的横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位于所述压缩机本体一侧的分液器,所述压缩机本体具有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分液器具有筒体以及与所述筒体连接的吸气管路;其中,所述压缩机本体与所述分液器之间通过形成于所述壳体与筒体上的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凹槽与凸起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位于所述压缩机本体一侧的分液器,所述压缩机本体具有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分液器具有筒体以及与所述筒体连接的吸气管路;其中,所述压缩机本体与所述分液器之间通过形成于所述壳体与筒体上的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凹槽与凸起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筒体相邻的侧壁朝向所述筒体弯折以形成所述凸起,所述筒体与所述凸起相对的区域朝向所述筒体内部凹陷以形成所述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具有切边的定子,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的切边相对的区域,以使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定子的切边相对位置形成具有消音作用的共振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东王勇沈慧韦衍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