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罐脱附用文丘里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548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罐脱附用文丘里管,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气管段、脱附管段和排出管段,进气管段、脱附管段和排出管段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进气管段内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包括恒管径孔段和收缩孔段;脱附管段内设有脱附孔,排出管段内设有排气孔;所述收缩孔段的下游端、脱附孔的下游端以及排气孔的上游端之间的壳体内设有混合腔,所述排气孔的孔径由上游方向向下游方向线性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文丘里管的细部结构,能够在增大由碳罐处吸引过来的气体流量的同时,减小由发动机增压器处通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体流量,因此实现了既提高碳罐脱附效果、又减少对发动机的负面影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罐脱附用文丘里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燃油蒸发系统中碳罐脱附技术。
技术介绍
在国六标准阶段,加油过程中产生的含汽油挥发的空气必须全部通过碳罐吸收,不能通过加油口逃逸出去。为了保证碳罐能够持续吸附油箱中挥发的汽油蒸汽,需要在行驶或怠速工况下对碳罐进行脱附,以便保证碳罐有足够的吸附能力吸收油箱中挥发的汽油蒸汽。自然吸气发动机可以通过在进气歧管出产生的负压,通过连接管路实现对碳罐的脱附。但是对于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处是正压,传统的连接管路无法实现对碳罐的脱附。通过文丘里管可以在发动机增压器工作情况下,实施对碳罐的脱附。现有的文丘里管具有如下缺陷:1、结构较为复杂,整体分为两部分进行两次注塑工艺,然后再将两部分焊接在一起。焊接后的整体密封性能难以控制,次品率难以降低,造成产品成本较高。2、发动机增压器通入文丘里管的流量较大,对发动机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同时,由碳罐处吸引过来的气体流量较小,脱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罐脱附用文丘里管,密封性好,对发动机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脱附效果较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碳罐脱附用文丘里管,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用于连接机动车发动机增压器的出气端的进气管段、用于连接碳罐的脱附管段以及用于连接机动车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的排出管段,所述进气管段、脱附管段和排出管段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进气管段内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包括恒管径孔段和收缩孔段;以气体流动方向为下游方向,恒管径孔段的下游端与收缩孔段的上游端相连通,收缩孔段由上游至下游方向其孔径线性减小;收缩孔段的上游端的孔径与恒管径孔段的孔径相同;脱附管段内设有脱附孔,排出管段内设有排气孔;所述收缩孔段的下游端、脱附孔的下游端以及排气孔的上游端之间的壳体内设有混合腔,收缩孔段的下游端、脱附孔的下游端以及排气孔的上游端分别与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排气孔的孔径由上游方向向下游方向线性增加。所述排出管段的下游端部沿周向设有连接盘,连接盘上设有两道环形的安装槽;所述进气管段中部径向凸起设有第一定位安装凸环,所述脱附管段中部径向凸起设有第二定位安装凸环。所述恒管径孔段的内径为7.6±0.1毫米,收缩孔段的上游端的孔径为7.6±0.1毫米且其下游端的孔径为2.2±0.1毫米;所述排气孔上游端的孔径为4.9±0.1毫米且其下游端的孔径为6.5±0.1毫米。混合腔处的压力并非是越低越好;混合腔处的压力越高,则对碳罐气体的吸引力越小;同时混合腔处的压力如果过低,则不能保证排出管段送往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的气体压力,不能保证文丘里管的正常工作。上述各处孔径的具体设置,既能够保证文丘里管的正常工作,又使得对碳罐气体的吸引力最大化,强化对碳罐的脱附效果。本技术一次注塑成型而成,密封性能较以往大大增强,次品率大幅降低,产品整体成本降低,提升了产品品质以及市场竞争力。排气孔的孔径由上游方向向下游方向线性增加,因此气流在通过排气孔时产生减速增压的现象,在保证相同的排气压力的同时,允许混合腔中的压力降低。混合腔中的压力降低,是通过收缩孔段由上游至下游方向其孔径线性减小的结构来实现的,通过设置更小的收缩孔段下游端孔径,使得气体在通过收缩管段时流速增加更多、压力降低更多。混合腔的压力相较以往降低后,能够通过脱附孔和脱附管段增大由碳罐处吸引过来的气体流量,加大碳罐的脱附力度。同时,为了使混合腔中的压力较以往更低(这样通过排气孔减速增压后才能得到与以往相同的气体排出压力),收缩孔段下游端孔径就会相较以往更小,收缩孔段对气体的阻力就越大,这样,就达到了在增大由碳罐处吸引过来的气体流量的同时,减小由发动机增压器处通入本技术的气体流量的目的。由发动机增压器处通入本技术的气体流量越少,对发动机的负面影响就越小。由碳罐处吸引过来的气体流量越大,碳罐脱附效果越好。本技术通过改进文丘里管的细部结构,能够在增大由碳罐处吸引过来的气体流量的同时,减小由发动机增压器处通入本技术的气体流量,因此实现了既提高碳罐脱附效果、又减少对发动机的负面影响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碳罐脱附用文丘里管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用于连接机动车发动机增压器的出气端的进气管段2、用于连接碳罐的脱附管段3以及用于连接机动车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的排出管段4,所述进气管段2、脱附管段3和排出管段4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进气管段2内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包括恒管径孔段6和收缩孔段7;以气体流动方向为下游方向,恒管径孔段6的下游端与收缩孔段7的上游端相连通,收缩孔段7由上游至下游方向其孔径(孔径即该孔的内部直径)线性减小;收缩孔段7的上游端的孔径与恒管径孔段6的孔径相同;脱附管段3内设有脱附孔5,排出管段4内设有排气孔6;所述收缩孔段7的下游端、脱附孔5的下游端以及排气孔6的上游端之间的壳体1内设有混合腔8,收缩孔段7的下游端、脱附孔5的下游端以及排气孔6的上游端分别与混合腔8相连通;所述排气孔6的孔径由上游方向向下游方向线性增加。排气孔6处气体排出压力与以往同类产品相同。所述排出管段4的下游端部沿周向设有连接盘9,连接盘9上设有两道环形的安装槽10;所述进气管段2中部径向凸起设有第一定位安装凸环11,所述脱附管段3中部径向凸起设有第二定位安装凸环12。安装槽10、第一定位安装凸环11和第二定位安装凸环12的设置,便于将本技术装配在车辆内部。所述恒管径孔段的内径为7.6±0.1毫米,收缩孔段的上游端的孔径为7.6±0.1毫米且其下游端的孔径为2.2±0.1毫米;所述排气孔上游端的孔径为4.9±0.1毫米且其下游端的孔径为6.5±0.1毫米。混合腔处的压力并非是越低越好;混合腔处的压力越高,则对碳罐气体的吸引力越小;同时混合腔处的压力如果过低,则不能保证排出管段送往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的气体压力,不能保证文丘里管的正常工作。上述各处孔径的具体设置,既能够保证文丘里管的正常工作,又使得对碳罐气体的吸引力最大化,强化对碳罐的脱附效果。使用时,发动机增压器的出气端的气体进入进气管段2的进气孔中;气体在通过收缩孔段7时流速上升同时压力降低,在混合腔8处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碳罐中的气体通过脱附管段3的脱附孔5被抽吸入混合腔8;混合腔8内的气体发生混合,混合后的气体通过排出管段4的排气孔6排出,送往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混合气体在通过孔径逐渐增大的排气孔6时,流速降低同时压力升高。在保证相同的排气压力的同时,允许混合腔8中的压力降低。混合腔8中的压力降低,是通过收缩孔段7由上游至下游方向其孔径线性减小的结构来实现的,通过设置更小的收缩孔段7下游端孔径,使得气体在通过收缩管段时流速增加更多、压力降低更多。混合腔8的压力相较以往降低后,能够通过脱附孔5和脱附管段3增大由碳罐处吸引过来的气体流量,加大碳罐的脱附力度。同时,为了使混合腔8中的压力较以往更低(这样通过排气孔6减速增压后才能得到与以往相同的气体排出压力),收缩孔段7下游端孔径就会相较以往更小,收缩孔段7对气体的阻力就越大,这样,就达到了在增大由碳罐处吸引过来的气体流量的同时,减小由发动机增压器处通入本技术的气体流量的目的。由发动机增压器处通入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碳罐脱附用文丘里管,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用于连接机动车发动机增压器的出气端的进气管段、用于连接碳罐的脱附管段以及用于连接机动车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的排出管段,所述进气管段、脱附管段和排出管段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进气管段内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包括恒管径孔段和收缩孔段;以气体流动方向为下游方向,恒管径孔段的下游端与收缩孔段的上游端相连通,收缩孔段由上游至下游方向其孔径线性减小;收缩孔段的上游端的孔径与恒管径孔段的孔径相同;脱附管段内设有脱附孔,排出管段内设有排气孔;所述收缩孔段的下游端、脱附孔的下游端以及排气孔的上游端之间的壳体内设有混合腔,收缩孔段的下游端、脱附孔的下游端以及排气孔的上游端分别与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排气孔的孔径由上游方向向下游方向线性增加;所述排出管段的下游端部沿周向设有连接盘,连接盘上设有两道环形的安装槽;所述进气管段中部径向凸起设有第一定位安装凸环,所述脱附管段中部径向凸起设有第二定位安装凸环;所述恒管径孔段的内径为7.6±0.1毫米,收缩孔段的上游端的孔径为7.6±0.1毫米且其下游端的孔径为2.2±0.1毫米;所述排气孔上游端的孔径为4.9±0.1毫米且其下游端的孔径为6.5±0.1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碳罐脱附用文丘里管,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用于连接机动车发动机增压器的出气端的进气管段、用于连接碳罐的脱附管段以及用于连接机动车空气滤清器的出气管的排出管段,所述进气管段、脱附管段和排出管段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进气管段内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包括恒管径孔段和收缩孔段;以气体流动方向为下游方向,恒管径孔段的下游端与收缩孔段的上游端相连通,收缩孔段由上游至下游方向其孔径线性减小;收缩孔段的上游端的孔径与恒管径孔段的孔径相同;脱附管段内设有脱附孔,排出管段内设有排气孔;所述收缩孔段的下游端、脱附孔的下游端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磊杨友意户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