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57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其包括:减震主体,所述减震主体内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与所述减震腔连通;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输入管连通;其中,所述减震腔与所述输入管连通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的内径的两倍;所述减震腔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的内径。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的具体结构,使输入管至输出管的管路的体积增加,将在管路中流动的空气中的压力释放来减小气流发出的噪音,从而大大减少了脱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制造领域,汽车燃油系统的燃油管包括燃油供油管、燃油蒸汽管和燃油回油管。而在国六排放的要求下,由于碳罐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3倍,导致燃油蒸汽管的管径加粗、脱附量加大,导致在汽车地板下的燃油蒸汽管产生脱附噪音。特别是汽车在怠速状态,并且碳罐脱附工作的时候,在车里能够明显听到类似水烧开时“啵啵啵”的脱附的噪音,影响驾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燃油蒸汽管的管径加粗、脱附量加大,导致在汽车地板下的燃油蒸汽管产生脱附噪音的缺陷,提供一种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减震主体,所述减震主体内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与所述减震腔连通;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输入管连通;其中,所述减震腔与所述输入管连通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的内径的两倍;所述减震腔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的内径。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减震主体的减震腔,使输入管至输出管的管路的体积增加,将在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减震主体,所述减震主体内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与所述减震腔连通;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输入管连通;其中,所述减震腔与所述输入管连通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的内径的两倍;所述减震腔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减震主体,所述减震主体内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与所述减震腔连通;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输入管连通;其中,所述减震腔与所述输入管连通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的内径的两倍;所述减震腔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头的内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主体包括盖板和壳体,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围绕形成所述减震腔,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均与所述壳体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方式为塑料激光焊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材质为透光焊接塑料,所述壳体的材质为吸光焊接塑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蒸汽管减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主体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瑾薛长鸣邬骁鸣邢富龙赵大伟朱正东苑洪建帖小琴郭斌张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