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52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防护、调节跷板、固定扣、照明灯和风扇,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侧设有第二轨道,所述支座的一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跷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便于控制防护罩的滑动;设置有固定扣便于对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进行快速连接;设置有防护罩便于避免隧道顶部落下的石头或者土块对工人造成伤害;设置有照明灯便于对施工地点进行照亮,有利于工人的施工;设置有风扇便于加快隧道内部的气体流动,有利于保护施工者身体健康;设置有调节跷板便于将第一轨道拆卸下来后,使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进行重新连接,确保防护罩的继续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BIM隧道施工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BIM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大力推动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启动了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并开展BIM技术的应用研究和配套标准的建立工作;根据隧道项目侧重点的不同,BIM的应用也有些许差别,设计方开展铁路设计,BIM提供各个方面综合服务、结构分析、模型总量的概算;业主方可以利用BIM功能了解施工方动向,合理安排资金,或者需要更改施工方案时,通过BIM技术及时调整工程造价;施工方更可以利用3D、4D技术对工程进项施工模拟,更好的把握施工周期,并且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推广作用。在隧道开挖和工人施工的过程中,会由于隧道刚刚开挖成功而导致隧道顶部的泥石还处于松动状态,工人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容易被掉落的石块或者泥块而击伤;并且刚刚开挖成功的隧道气体较为浑浊或是由于地形的原因掺杂了一些有毒气体,工人如果在此环境下施工容易使得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在隧道开挖和工人施工的过程中,会由于隧道刚刚开挖成功而导致隧道顶部的泥石还处于松动状态,工人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容易被掉落的石块或者泥块而击伤;并且刚刚开挖成功的隧道气体较为浑浊或是由于地形的原因掺杂了一些有毒气体,工人如果在此环境下施工容易使得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滑槽、滑轮、防护罩、连接头、固定孔、连接槽、安装槽、支座、调节跷板、调节杆、调节按钮、复位弹簧、固定扣、限位块、控制按钮、照明灯、安装架、电机和风扇,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侧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通过滑轮安装有护罩,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一侧均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另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一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跷板,所述调节跷板的一侧与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调节按钮,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另一侧通过复位弹簧安装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防护罩的内部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防护罩的内部两侧对应安装有照明灯,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内侧对应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风扇,所述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照明灯和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按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市电的输出端。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与固定扣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风扇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为一种PVC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照明灯为一种LED灯。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内径等于固定扣的外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便于在二者不断的拼接过程中形成轨道,有利于控制防护罩的滑动;设置有固定扣和固定孔便于当固定孔与固定扣位置重合后,复位弹簧将推动固定扣卡进固定孔中,有利于对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快速连接在一起;设置有防护罩便于根据施工地点对施工者进行有效的防护,有利于避免隧道顶部时常落下的石头或者土块对工人造成伤害;设置有照明灯的便于启动后对施工地点进行照亮,有利于工人的施工,加快了工程的进度;设置有风扇便于在电机的启动将带动下加快隧道内部的气体流动,由于隧道在刚刚开挖的过程中气体较为浑浊或者是由于地形的原因掺杂了一些有毒气体,有利于防止施工者长期在此环境下施工而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设置有调节跷板便于调节杆挤压调节跷板的一端的同时调节跷板的另一端将向外挤压限位块,使得固定扣退出固定孔,此时可抽动第一轨道将其拆卸下来,再将第一轨道上的连接头与第二轨道上的连接槽进行连接,使该装置再次形成新的轨道,确保了防护罩的继续向前滑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护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滑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连接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轨道;2、第二轨道;3、滑槽;4、滑轮;5、防护罩;6、连接头;7、固定孔;8、连接槽;9、安装槽;10、支座;11、调节跷板;12、调节杆;13、调节按钮;14、复位弹簧;15、固定扣;16、限位块;17、控制按钮;18、照明灯;19、安装架;20、电机;21、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滑槽3、滑轮4、防护罩5、连接头6、固定孔7、连接槽8、安装槽9、支座10、调节跷板11、调节杆12、调节按钮13、复位弹簧14、固定扣15、限位块16、控制按钮17、照明灯18、安装架19、电机20和风扇21,第一轨道1的一侧设有第二轨道2,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部通过滑轮4安装有护罩5,为了便于确保防护罩5能经常承受落石碰撞时的压力且不变形,硬质塑料板可以在保证一定的弹性性能的同时,可以较为平均的缓冲碰撞时的冲击力,防护罩5为一种PVC材质的构件,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一侧均设有连接头6,连接头6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7,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另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8,连接槽8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9,安装槽9的内部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座10,支座10的一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跷板11,调节跷板11的一侧与调节杆12连接,调节杆12的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调节按钮13,安装槽9的内部另一侧通过复位弹簧14安装有固定扣15,为了便于将固定扣15安装在安装槽9,且有利于后期的检测和维修,复位弹簧14与固定扣1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为了便于确保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连接时的稳定性,固定孔7的内径等于固定扣15的外径,固定扣15的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限位块16,防护罩5的内部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按钮17,防护罩5的内部两侧对应安装有照明灯18,为了便于减少电能的损耗,减少生产成本,照明灯18为一种LED灯,防护罩5的顶部内侧对应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架19,安装架19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风扇21,为了便于确保施工者在使用的使用安全,风扇2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控制按钮1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照明灯18和电机20的输入端,控制按钮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市电的输出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第二轨道2上的连接头6对准第一轨道1上的连接槽8并插入,当连接头6上的固定孔7与安装槽9内部的固定扣15位置重合后,复位弹簧14将推动固定扣15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滑槽(3)、滑轮(4)、防护罩(5)、连接头(6)、固定孔(7)、连接槽(8)、安装槽(9)、支座(10)、调节跷板(11)、调节杆(12)、调节按钮(13)、复位弹簧(14)、固定扣(15)、限位块(16)、控制按钮(17)、照明灯(18)、安装架(19)、电机(20)和风扇(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1)的一侧设有第二轨道(2),所述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通过滑轮(4)安装有护罩(5),所述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一侧均设有连接头(6),所述连接头(6)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7),所述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另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的内部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座(10),所述支座(10)的一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跷板(11),所述调节跷板(11)的一侧与调节杆(12)连接,所述调节杆(12)的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调节按钮(13),所述安装槽(9)的内部另一侧通过复位弹簧(14)安装有固定扣(15),所述固定扣(15)的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限位块(16),所述防护罩(5)的内部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按钮(17),所述防护罩(5)的内部两侧对应安装有照明灯(18),所述防护罩(5)的顶部内侧对应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架(19),所述安装架(19)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风扇(21),所述控制按钮(1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照明灯(18)和电机(20)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按钮(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市电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过程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滑槽(3)、滑轮(4)、防护罩(5)、连接头(6)、固定孔(7)、连接槽(8)、安装槽(9)、支座(10)、调节跷板(11)、调节杆(12)、调节按钮(13)、复位弹簧(14)、固定扣(15)、限位块(16)、控制按钮(17)、照明灯(18)、安装架(19)、电机(20)和风扇(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1)的一侧设有第二轨道(2),所述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通过滑轮(4)安装有护罩(5),所述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一侧均设有连接头(6),所述连接头(6)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7),所述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另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的内部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座(10),所述支座(10)的一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跷板(11),所述调节跷板(11)的一侧与调节杆(12)连接,所述调节杆(12)的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调节按钮(13),所述安装槽(9)的内部另一侧通过复位弹簧(14)安装有固定扣(15),所述固定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坤尧王涛张学钢李文广李维川韩兆军孙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