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74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多个防护网,每个所述防护网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包括四个边框,每个所述边框的外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口,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框上的固定口上共同插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安装有压板,所述固定柱两侧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口,两个所述安装口相对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相反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连接有拉绳,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利用防护网对巷道内壁进行保护,防止矸石窜落,提升了巷道内部环境的安全,同时操作便捷,固定牢靠,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巷道支护用防护网
本技术涉及巷道支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巷道支护用防护网。
技术介绍
开采地下矿藏之前,须按合理的采区巷道布置,开凿一定数量的井筒、巷道,通达矿床或煤层;如围岩不稳,还须进行支护,这项作业总称井巷掘进与支护,也称井巷工程。无煤柱开采是国内外大力研究和极力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其优点是可以提高煤炭回收率,减少巷道掘进率,降低吨煤成本,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缓解采掘接替紧张矛盾,防止因留设煤柱引起的井下灾害等。目前无煤柱技术在薄煤层中已研究成功,而对于大倾角中厚煤层柔性护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尚未取得成功。一直以来开采大倾角中厚煤层均采用下端头留设煤柱进行开采,造成煤炭资源损失严重,因此急需提供一种防止矸石窜落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煤炭开采时矸石窜落现象较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多个防护网,每个所述防护网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包括四个边框,每个所述边框的外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口,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框上的固定口上共同插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安装有压板,所述固定柱两侧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口,两个所述安装口相对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相反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连接有拉绳,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有缠绕辊,两个所述拉绳均贯穿安装口的内侧壁并连接在缠绕辊上,所述缠绕辊的顶壁上安装有连杆,所述压板的顶壁上开设有操作口,所述连杆贯穿固定柱并延伸至操作口的内部,所述连杆的顶端安装有旋柄。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斜面,且斜面朝向背离压板。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框相反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固定块相互配合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杆位置对应的杆孔。优选地,每个所述边框上均开设有固定孔。优选地,所述固定柱为横“8”字形结构,且固定柱与两个相邻的固定口相互配合。本技术中,将每个固定框贴附在巷道内壁上,相邻的两个固定框通过固定口位置对应排布,然后将固定柱插在两个安装口上,由于固定块上开设有朝下的斜面,因此固定块被固定口挤入安装口内直到固定块位置与卡槽位置重合,固定块弹入卡槽内实现对两个固定框的固定,压板压在两个固定框上进一步固定,旋转旋柄即可将拉绳缠绕在缠绕辊上,固定块被拉出卡槽,即可取下固定柱。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利用防护网对巷道内壁进行保护,防止矸石窜落,提升了巷道内部环境的安全,同时操作便捷,固定牢靠,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的部分结构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巷道支护用防护网的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防护网、2固定框、3固定口、4固定孔、5固定柱、6旋柄、7弹簧、8固定块、9拉绳、10安装腔、11缠绕辊、12连杆、13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多个防护网1,每个防护网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固定框2包括四个边框,每个边框的外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口3,相邻的两个固定框2上的固定口3上共同插设有固定柱5,固定柱5的顶端安装有压板,固定柱5两侧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口,两个安装口相对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弹簧7,两个弹簧7相反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块8,两个固定块8上均开设有斜面,且斜面朝向背离压板,方便将固定柱5插入固定口3内,相邻的两个固定框2相反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固定块8相互配合的卡槽13,两个固定块8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连接有拉绳9,固定柱5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0,安装腔10的内部设有缠绕辊11,两个拉绳9均贯穿安装口的内侧壁并连接在缠绕辊11上,缠绕辊11的顶壁上安装有连杆12,压板的顶壁上开设有操作口,连杆12贯穿固定柱5并延伸至操作口的内部,连杆12的顶端安装有旋柄6,固定柱5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杆12位置对应的杆孔。本技术中,每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固定孔4,必要时可在固定孔4内插入铁芯与巷道内壁加强固定效果,固定柱5为横“8”字形结构,且固定柱5与两个相邻的固定口3相互配合,能够较好地将两个固定框2固定。本技术中,将每个固定框2贴附在巷道内壁上,相邻的两个固定框2通过固定口3位置对应排布,然后将固定柱5插在两个安装口上,由于固定块8上开设有朝下的斜面,因此固定块8被固定口3挤入安装口内直到固定块8位置与卡槽13位置重合,固定块8弹入卡槽13内实现对两个固定框2的固定,压板压在两个固定框2上进一步固定,旋转旋柄6即可将拉绳9缠绕在缠绕辊11上,固定块8被拉出卡槽13,即可取下固定柱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多个防护网(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护网(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包括四个边框,每个所述边框的外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口(3),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框(2)上的固定口(3)上共同插设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的顶端安装有压板,所述固定柱(5)两侧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口,两个所述安装口相对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弹簧(7),两个所述弹簧(7)相反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块(8),两个所述固定块(8)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连接有拉绳(9),所述固定柱(5)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0),所述安装腔(10)的内部设有缠绕辊(11),两个所述拉绳(9)均贯穿安装口的内侧壁并连接在缠绕辊(11)上,所述缠绕辊(11)的顶壁上安装有连杆(12),所述压板的顶壁上开设有操作口,所述连杆(12)贯穿固定柱(5)并延伸至操作口的内部,所述连杆(12)的顶端安装有旋柄(6)。

【技术特征摘要】
1.巷道支护用防护网,包括多个防护网(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护网(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包括四个边框,每个所述边框的外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口(3),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框(2)上的固定口(3)上共同插设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的顶端安装有压板,所述固定柱(5)两侧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口,两个所述安装口相对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弹簧(7),两个所述弹簧(7)相反的一端均安装有固定块(8),两个所述固定块(8)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连接有拉绳(9),所述固定柱(5)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0),所述安装腔(10)的内部设有缠绕辊(11),两个所述拉绳(9)均贯穿安装口的内侧壁并连接在缠绕辊(11)上,所述缠绕辊(11)的顶壁上安装有连杆(12),所述压板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浩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