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49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由底板、门型框架、下托梁和提升装置组成,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一对门型框架,下托梁有数段连接而成,每段分别伸入一个门型框架内,并且每段托梁与门型框架之间均连接有提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能够周转使用,托换体系可灵活移动,能适应各种施工环境。对托换过程实现主动控制,不仅保证被托换构件的“零”沉降,使构件中的附加应力达到最小,而且使托换构件的受力分析也更加简单明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中建筑物的托换工具。
技术介绍
托换工程包括了基础托换和上部结构的托换。基础托换可应用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地基加固与处理、建筑物纠偏等工程中;上部结构托换可应用于拆墙、抽柱等扩大使用空间以及建筑物顶升、平移等改造工程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现有的托换方法很多,但大多数为被动受力的方法,即被托换结构需要经过一定的位移(变形)才能把荷载传递到托换构件上,这样不可避免地在被托换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对结构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问题在基础托换中更加明显,为减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就需要多施工托换桩。在某些工程中,应用了主动托换的技术,例如,日本京都地铁站采用了一次主动托换技术,其特点是托换桩的轴力较高(5850kN),位移控制均在目标值内;国内深圳地铁百货广场桩基托换采用了主动托换,是通过在托梁和桩之间设置加载千斤顶,通过柱帽中设置的机械式安全自锁装置,与千斤顶同步升降,固定托换梁,托换结束后,自锁装置永久置于托梁与桩间的连接体中,不能实现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主动托换工具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周转使用,施工方便并且能实时对沉降进行控制的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本技术的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由底板、门型框架、下托梁和提升装置组成,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一对门型框架,下托梁有数段连接而成,每段分别伸入一个门型框架内,并且每段托梁与门型框架之间均连接有提升装置。门型框架由两侧立柱和上托梁焊接而成。立柱下端焊接在底板上,上端焊接在上托梁上,与上托梁形成“门”型结构。提升装置由锚具、钢绞线和千斤顶组成,锚具分别设置在下托梁底端、门型框架上端和千斤顶顶杆上,千斤顶安装在门型框架上的锚具上,钢绞线穿在千斤顶顶杆及锚具内。锚具为带内锥角的圆环,圆环内设有带内锥角的夹片,钢绞线穿在夹片内。当钢绞线张紧时,夹片可夹紧以固定钢绞线;当钢绞线放松时,夹片可以取下。本技术的门型框架与下托梁通过穿在梁上锚具内的钢绞线相连,通过穿心式千斤顶对钢绞线的提拉,使下托梁向上移动,顶在建筑物构件下方,实现对托换构件的支撑和提升。可在下托梁上安装水准管,以控制其水平度。下托梁提升过程中,下方安放钢板垫块支撑,以防提升装置的失效引发事故。本技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能够周转使用,托换体系可灵活移动,能适应各种施工环境。对托换过程实现主动控制,不仅保证被托换构件的“零”沉降,使构件中的附加应力达到最小,而且使托换构件的受力分析也更加简单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放大图。图3是使用本技术对框架结构建筑物进行托换的示意图。图中:1、底板,2、门型框架,3、下托梁,4、钢立柱,5、内锥角圆环,6、夹片,7、上托梁,8、钢绞线,9、穿心式千斤顶,10、活塞杆,11、框架次梁,12、框架主梁,13、铺板,14、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15、框架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的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底板1、门型框架2、下托梁3和提升装置组成。底板1上设置有两对对称的呈十字型分布的门型框架2。下托梁3有四段连接而成,呈十字型分布,每段分别伸入一个门型框架内。参见图2,门型框架2由两侧钢立柱4和上托梁7焊接而成。钢立柱4的下端焊接在底板1上,上端焊接在上托梁7上,与上托梁7形成“门”型结构。提升装置由锚具、钢绞线8和穿心式千斤顶9组成。锚具为带内锥角的圆环5,圆环5内设有带内锥角的夹片6,钢绞线8穿在夹片6内。内锥角圆环5分别设置在下托梁3底端、上托梁7顶部和千斤顶9的活塞杆10上。穿心式千斤顶9设置在上托梁7的内锥角圆环上。当钢绞线8张紧时,夹片6可夹紧以固定钢绞线;当钢绞线8放松时,夹片6可以取下。穿心式千斤顶9为液压式,通过油泵的进油与回油,使活塞杆10顶出或回落,带动下托梁3上升或下降。以某四层框架结构建筑物为例:柱距为7.5m,柱下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准备改造成为带一层地下室的结构。使用本技术的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通过对框架结构部分框架柱15柱网间的框架次梁11进行提升托换,使原本框架柱15下独立基础承担的荷载,临时由托换工具承担,以便截除独立基础,接长框架柱,完成增设地下室的工作,托换的具体步骤如下:1、在土层上铺设铺板13,作为把上部荷载向下部土体传递的“临时基础”。2、在铺板13上,框架主梁12之间的次梁11的下方安放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14。3、开动高压油泵,对千斤顶9内输油,张拉钢绞线8,提升下托梁3;每提升一步,下方安放一钢板垫块,以防提升系统的失效引发事故。在下托梁3上安装水准管,以控制其水平度。4、提升至规定高度,千斤顶回油,取下活塞杆10上的锚具,利用上托梁7上的锚具固定钢绞线8;5、在增设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随时观测框架结构的沉降,当发现其超过控制值时,安装千斤顶,对钢绞线8张拉;6、重复4、5步骤,直到托换工程结束。7、利用卸锚千斤顶把上托梁3上的锚具松开,抽出钢绞线8,移走托换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其特征是:由底板、门型框架、下托梁和提升装置组成,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一对门型框架,下托梁有数段连接而成,每段分别伸入一个门型框架内,并且每段托梁与门型框架之间均连接有提升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其特征是:由底板、门型框架、下托梁和提升装置组成,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一对门型框架,下托梁有数段连接而成,每段分别伸入一个门型框架内,并且每段托梁与门型框架之间均连接有提升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提升托换工具,其特征是:所述门型框架由两侧立柱和上托梁焊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强张鑫贾留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