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中心顶升爬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47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中心顶升爬模系统,属于建筑施工装置,它包括内外两侧的内外架体、内外侧模板、上平台体系、穿心式千斤顶、支撑杆、模板作业层平台、爬梯平台、外部下框架、吊平台、外附着导向防坠装置、内立柱、内导轨、内防坠导向装置、吊模滑车、吊模丝杠、模板水平调整拉杆组成。该装置除具有爬模的通常优点如施工效率高,节约塔吊的吊次,对气候要求不高等以外,比较ZL03253458.2还具有以下优点:(1)内外墙体模板同时爬升;(2)上平台既可码放材料又可以浇筑混凝土;(3)可以适应内墙楼板先于同层墙体浇筑的工艺;(4)模板悬挂方式更适合模板支、拆模调整,且结构更轻巧简单。从而使它具有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安全性能优越、节约塔吊、施工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桥墩、高层建筑剪力墙、核心筒、烟囱、水塔等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施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模板爬升装置,具体说就是一种液压中心顶升爬模装置,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桥梁的高墩、高塔、高耸工程、楼房、烟囱等工程的液压爬升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使用的爬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一套提升装置仅可负责一侧模板的支、合模以及提升作业,另一侧的模板只能另外依靠其它装置提升;(2)由于提升机构需要在已浇筑的墙体上附着,故无法使楼板先于同层墙体浇筑混凝土;(3)从滑模发展的一种液压爬模,仅有上部架体,没有附着导向防坠装置,因此极易在爬升过程中,偏移正常的位置,发生偏移以后,纠正偏移与矫正非常困难、且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国内使用的爬模主要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板爬升装置,可以解决以往爬模装置的问题。本技术的爬模装置包括:置于待浇墙体两侧的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分别置于内、外侧模板、外侧的内立柱和外立柱,由横梁和环粱组成的上平台,内、外立柱的上部安装在横梁上;上平台横梁中部上设置的穿心式液压千斤顶;置于外立柱下端处的中间层平台;设于中间层平台下方的框架,该框架靠先浇好的墙体一侧为导轨,并由连接在先浇好的墙体外侧的外附墙导向防坠装置抱住;墙体内侧的楼板和其下方先浇好的楼板上的预留洞能够设置的内防坠导向支撑装置;穿过内防坠导向支撑装置设置的内导轨,其中,内立柱上方连接横梁、下方连接内导轨;横梁中心两侧设置的吊模滑车;以及,与吊模滑车相连的用于调整模板高低位置和水平位置的吊模丝杠(或吊模葫芦),吊模丝杠下方吊装有内外模板。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卡环设置于液压千斤顶的上方并套在支撑杆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杆底靴(10a)固定于支撑杆(10)的下端,底靴(10a)的底面上设有棘爪。提升时支撑杆通过底靴(10a)紧密地压在并抓紧初凝的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墙体顶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环梁固定于横梁之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起防倾、导向、支撑架体作用的外附着导向防坠装置为1~3套、优选2套该装置,相距2m~4m的上下2个外附着导向防坠装置抱住框架的导轨,提升时使其防倾覆、防偏移,提升完毕、开始使用时用锁销将架体锁定在外附墙防坠装置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起防倾、导向、支撑架体作用的内导轨通过2层楼板、安装在该2层楼板预留洞上的2套内防坠导向装置之中;内导轨为H(或工字)型钢,腹板上间隔50~150mm,优选100mm,均匀开有高50~150mm、优选100mm,宽30~100mm的孔,优选40mm。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没有楼板墙体施工时,在墙体的两侧均采用外立柱、外框架导轨、并分别采用2套外附着导向防坠装置组装施工,详见图8。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外立柱上间隔600~900mm均布有攀登踏步,外立柱中部安装有爬梯休息平台,上下段爬梯在此处转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内外模板上口距离横梁底面600~2000mm,优选1800mm,并在高于内外模板上口的位置于内、外立柱中部安装模板上口操作平台(26),以便于工人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见图8)。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框架靠先浇好的墙体一侧为H或工字型钢制成的导轨,型钢腹板间隔50~150mm,优选100mm,均匀开有高50~150mm、优选100mm,宽30~100mm的孔,优选40mm。框架下方可以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安装高度600~2000mm的吊平台(1)。由于本装置可以同时提升内、外模板并为施工人员方便、安全地提供操作环境,而且可以节约塔吊吊上吊下模板的时间,还可以减少天气对施工的影响,从而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液压中心顶升爬模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立剖面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提升过程前的示意图;图5是提升过程结束后浇筑墙体混凝土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外防坠落导向装置C-C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2的B处内防坠落导向支撑装置的放大图;图8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中,1.吊平台,2.框架,3.外附墙导向装置,4.短横梁立柱,5.外立柱,6.模板水平调整拉杆,7.爬梯平台,8.上平台,9.吊模滑车,10.支撑杆,-->10a.支撑杆底靴,11.支撑杆限位卡环,12.液压千斤顶,13.内立柱,14.吊模丝杆,15.内模板,16.对拉螺栓,17.墙体钢筋,18.外模板,19.内导向防坠装置,20.楼板混凝土,21.楼板钢筋,22.楼板模板,23.穿墙螺栓,24.钢筋混凝墙体,25.内导轨,26.模板上口操作平台具体实施方式吊平台(1)安装在框架(2)下端,框架(2)通过外附墙导向装置(3)附着在下一层墙体上外立柱(5)连接支撑于与框架(2)连接的中间平台的短横梁立柱(4)上,内立柱(13)与穿过楼板的内导轨(25)连接、由内防坠导向装置(19)固定在本层和下层楼板上,内导轨为H型、工字型钢或槽钢等,腹板间隔100mm,均匀开有高100mm,宽40mm的孔。由横梁和环梁组成的上平台(8)安装在外立柱(5)和内立柱(13)上,内模板(15)和外模板(18)通过吊模丝杆(14)连接与吊模滑车(9)安装在横梁下部的导轨上,支撑杆(10)穿过穿心式千斤顶(12)、穿心式千斤顶(12)安装在上平台(8)的横梁上,卡环(11)套装在支撑杆(10)上。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吊平台(1)、框架(2)、外附着导向防坠装置(3)、中间平台短梁(4)、外立柱(5)、模板水平调整拉杆(6)、爬梯平台(7)、上平台(8)、吊模滑车(9)、支撑杆(10)、支撑杆底靴(10a)、支撑杆限位卡环(11)、液压千斤顶(12)、内立柱(13)吊模丝杠(14)、内模板(15)、外模板(18)、内导向防坠装置(19)、内导轨(25)、桁架体系(26)、斜杆(27)共同构组成。按图首先浇筑好首层钢筋混凝土墙体(24),当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C15以后,用穿墙螺栓(23)将外附着导向防坠装置(3)固定在墙体上,安装下部框架(2)、中间平台短梁(4),框架(2)靠先浇好的墙体一侧为导轨,导轨为H型钢,腹板间隔100mm,均匀开有高100mm,宽40mm的孔。吊装内外模板(15)、(18)就位,吊装内外立柱(5)、(13)就位,安装用于吊装模板的滑车(9)于上平台(8)上、吊装上平台(8)与内外立柱(5)、(13)连接,并在上平台上安装千斤顶(12)、支撑杆(10),安装、连接液压油路及总控制台,试压后等待提升;将支撑杆底部升起到高于楼板模板一定距离一般为300mm左右、支设楼板模板(22)、绑扎楼板钢筋(21)、浇筑楼板混凝土(20),楼板混凝土初凝后,下降支撑杆至墙体(24)的上表面、支撑杆底靴(10a)固定于支撑杆(10)的下端,底靴(10a)的底面上设有棘爪、提升时支撑杆通过底靴(10a)紧密地压在并抓紧初凝的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墙体顶面上。使支撑杆的下端受到约束、限制支撑杆下端的位移,从而提高支撑杆的承载力;安装内导向防坠装置19,将内外模板(15)、(18)通过滑车)(9)向后退开一定距离一般为600~800mm,绑扎并验收墙体钢筋(17),通过吊模丝杠(14)、将水平调整拉杆(6)对-->内外摸板进行合模作业,找正合模位置后装好对拉螺栓(16),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中心顶升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置于待浇墙体(24)两侧的内侧模板(15)和外侧模板(18);分别置于内、外侧模板(15)、(18)外侧的内立柱(13)和外立柱(5);由横梁(8a)和环梁(8b)组成的上平台(8);内、外立柱的上部安装在横梁(8a)上;上平台横梁中部上设置穿心式液压千斤顶(12);穿设于上平台横梁中心处并向上延伸穿过穿心式液压千斤顶(12)的支撑杆(10);固定于支撑杆(10)下端的支撑杆底靴(10a);置于外立柱(5)下端处的中间层平台(4);设于中间层平台下方的框架(2),该框架靠先浇好的墙体(24)一侧为导轨,并由附着在先浇好的墙体(24)外侧上的外附着导向防坠装置(3)抱住;墙体内侧的楼板(20)和其下方先浇好的楼板上的预留洞上设置的内防坠导向支撑装置(19);穿过内导向防坠装置(19)设置的内导轨(25),其中,内立柱(13)上方连接横梁(8a)、下方连接内导轨(25);横梁中心两侧上设置的吊模滑车(9);以及,与吊模滑车相连的用于调整模板高低位置和水平度的吊模丝杠(14),吊模丝杠下方吊装有内外模板(15)(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中心顶升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置于待浇墙体(24)两侧的内侧模板(15)和外侧模板(18);分别置于内、外侧模板(15)、(18)外侧的内立柱(13)和外立柱(5);由横梁(8a)和环梁(8b)组成的上平台(8);内、外立柱的上部安装在横梁(8a)上;上平台横梁中部上设置穿心式液压千斤顶(12);穿设于上平台横梁中心处并向上延伸穿过穿心式液压千斤顶(12)的支撑杆(10);固定于支撑杆(10)下端的支撑杆底靴(10a);置于外立柱(5)下端处的中间层平台(4);设于中间层平台下方的框架(2),该框架靠先浇好的墙体(24)一侧为导轨,并由附着在先浇好的墙体(24)外侧上的外附着导向防坠装置(3)抱住;墙体内侧的楼板(20)和其下方先浇好的楼板上的预留洞上设置的内防坠导向支撑装置(19);穿过内导向防坠装置(19)设置的内导轨(25),其中,内立柱(13)上方连接横梁(8a)、下方连接内导轨(25);横梁中心两侧上设置的吊模滑车(9);以及,与吊模滑车相连的用于调整模板高低位置和水平度的吊模丝杠(14),吊模丝杠下方吊装有内外模板(15)(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中心顶升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外模板(15)(18)上口距离横梁底面600~2000mm,优选1800mm,并在高于内外模板上口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传库卢伟王嘉麒吴延生杨忠玉汤道兴任宝军石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河人施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