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525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包括立杆,钢框脚手板,钢框防护网,钢网连接件,踏步,连接横杆,地锚拉座,可调防倾拉杆;通过螺栓将立杆、钢框脚手板、钢框防护网搭设成“C”型半包围架体,底部与结构楼板使用地锚拉座拉接牢固,上部使用可调防倾拉杆与钢结构柱拉接,从而形成悬挑防护结构,该结构搭设周期短,构件标准化程度高,可周转使用,且外形美观,在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文明施工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对钢结构框架的超高层建筑临边柱子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采用防护工具,为建筑物外围施工人员提供作业面、防护以及防止施工物料坠落的措施。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外围边柱混凝土支模施工时,缺少安全、便捷、规范化的防护工具,一般采用钢管扣件搭设临时简易的临边防护,或者将建筑外侧周圈采用防护脚手架全封闭。简易的临边防护成本低但是工人随意性强,安全隐患大。而整体防护设施,会大大提高原材料成本及人力成本,且搭建的时间较长,安装、拆卸及移动极其不便,且耽误周期,进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近些年临边结构柱工具式防护也出现一些工具式防护架,但是结构上有一些不足,尤其防倾性能不佳,架体外倾对楼板的集中荷载加大,导致安全性能不高。针对以上情况,需要一种便于按拆,安全性高,美观实用的建筑物临边柱结构施工防护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满足目前框架楼临边柱结构的施工防护要求,提高柱结构临边施工的安全性。本技术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包括立杆、钢框脚手板、钢框防护网、地锚拉座、可调防倾拉杆;所述立杆沿所述临边结构柱周围设置,所述钢框脚手板搭设于所述立杆上,所述立杆上设置有钢网连接件,所述钢框防护网通过所述钢网连接件与所述立杆连接;所述立杆、所述钢框脚手板、所述钢框防护网共同形成“C”型半包围架体;所述钢框脚手板至少设置2层,顶层钢框脚手板的内侧边框通过所述可调防倾拉杆与临边结构柱拉接;所述“C”型半包围架体端部的所述立杆通过所述地锚拉座与建筑结构楼板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立杆上按固定间距布置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用于调整所述钢框脚手板的安装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间距为100mm。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立杆之间上安装有作为爬梯使用的连接横杆。进一步的,单根所述立杆上设置有作为爬梯使用的简易踏步。进一步的,所述可调防倾拉杆包括2个安装座、2个旋转调节拉杆、横梁;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钢框脚手板的内侧边框;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夹板,所述横梁通过螺栓将所述夹板紧固在临边结构柱的翼缘板上;所述旋转调节拉杆连接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横梁,通过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拉杆达到所述可调控防倾拉杆的紧固。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的上端加工有用于拼装和吊装的对接接头。进一步的,所述“C”型半包围架体端部的所述立杆上安装所述地锚拉座,与预先在建筑结构楼板上的预留安装孔采用螺栓锁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工具化设计,可在地面组装好使用塔吊吊装到指定为安装位置;2、采用可调防倾拉杆与建筑的钢柱拉结防止外倾;3、使用地锚拉座与结构楼板和防护架体最内层立杆以及最下一层钢框脚手板进行固定;4、通过连接横杆5和简易踏步6组成爬梯,满足人员上下通道;5、搭设周期短,构件标准化程度高,可周转使用,且外形美观,在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文明施工程度。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案例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俯视示意图。图3所示为简易踏板与立杆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所示为可调防倾拉杆结构示意图。其中:1-立杆、2-钢框脚手板、3-钢框防护网、4-钢网连接件、5-连接横杆、6-简易踏步、7-地锚拉座、8-可调防倾拉杆、9-楼板、10-临边结构柱、81-安装座、82-旋转调节拉杆、83-横梁、84-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具体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包括立杆1、钢框脚手板2、钢框防护网3、地锚拉座7、可调防倾拉杆8;所述立杆1沿所述临边结构柱10周围设置,所述钢框脚手板2搭设于所述立杆1上,所述立杆1上设置有钢网连接件4,所述钢框防护网3通过所述钢网连接件4与所述立杆1连接;所述立杆1、所述钢框脚手板2、所述钢框防护网3共同形成“C”型半包围架体;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C”型半包围架体的开口处两端,各设置2根立杆1;在“C”型的两个拐角处,各设置4根立杆1;需要说明的是,立杆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应以本实施例中立杆1的数量作为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所述钢框脚手板2至少设置2层,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设置3层,顶层钢框脚手板2的内侧边框通过所述可调防倾拉杆8与临边结构柱10拉接;所述“C”型半包围架体端部的所述立杆1通过所述地锚拉座7与建筑结构楼板9固定。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C”型半包围架体端部的所述立杆1上安装所述地锚拉座7,“C”型开口每端设置2个地锚拉座7,共设置了4个地锚拉座7;与预先在建筑结构楼板10上的预留安装孔采用螺栓锁紧。优选的,所述立杆1上按固定间距布置装配孔,固定间距优选为100mm;所述装配孔用于调整所述钢框脚手板2的安装位置。相邻的所述立杆1之间上可以安装作为爬梯使用的连接横杆5,也可以在单根所述立杆1上设置简易踏步6作为爬梯使用。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层钢框脚手板2和第二层钢框脚手板2之间通过设置多个连接横杆5作为爬梯(本实施例中,相邻连接横杆5之间的距离为300mm);第二层钢框脚手板2和第三层钢框脚手板2之间设置简易踏步6作为爬梯;在实际使用中,连接横杆5和简易踏步6根据现场情况或实际需要确定。优选的,所述可调防倾拉杆7包括2个安装座81、2个旋转调节拉杆82、横梁83;所述安装座8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钢框脚手板2的内侧边框;所述横梁83上设置有夹板84,所述横梁83通过螺栓将所述夹板84紧固在临边结构柱10的翼缘板上;所述旋转调节拉杆82连接所述安装座81和所述横梁83,通过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拉杆82达到所述可调控防倾拉杆8的紧固。优选的,所述立杆1的上端加工有用于拼装和吊装的对接接头。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编制施工方案,验算施工中的荷载和受力情况;在搭建防护架时应该组织专门的施工队伍和技术服务人员,按照方案的图纸进行搭建组装。下文结合图1-3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根据建筑结构楼板9和钢构临边结构柱10的规格,设计防护架的安装平面图和立面图,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在建筑楼板上做出安装孔洞。如图1安装架在地面按图纸由下往上,将钢框脚手板2按照平面图摆放,立杆1安装位置用记号笔做标记,将立杆1按照标记位置安装,安装时将立杆1水平放置,钢框脚手板2呈竖向,按照图纸设计的距离安装第二层和第三层钢框脚手板2,组成多层“C”型框架结构呈开口朝上水平放倒状态,在立杆1上根据图纸设定位置安装钢网连接件4,安装钢框防护网3,形成半封闭的结构。在“C”型框一侧将连接横杆5每隔300mm安装一道,形成爬梯,在第二层脚手板到第三层脚手板之间安装简易踏步6,形成上下的通道。组装完成后,将吊装钢丝绳固定在防护架四根立杆1的顶部,利用塔吊将防护架整体吊装到防护的位置,如图2防护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钢框脚手板、钢框防护网、地锚拉座、可调防倾拉杆;所述立杆沿所述临边结构柱周围设置,所述钢框脚手板搭设于所述立杆上,所述立杆上设置有钢网连接件,所述钢框防护网通过所述钢网连接件与所述立杆连接;所述立杆、所述钢框脚手板、所述钢框防护网共同形成“C”型半包围架体;所述钢框脚手板至少设置2层,顶层钢框脚手板的内侧边框通过所述可调防倾拉杆与临边结构柱拉接;所述“C”型半包围架体端部的所述立杆通过所述地锚拉座与建筑结构楼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钢框脚手板、钢框防护网、地锚拉座、可调防倾拉杆;所述立杆沿所述临边结构柱周围设置,所述钢框脚手板搭设于所述立杆上,所述立杆上设置有钢网连接件,所述钢框防护网通过所述钢网连接件与所述立杆连接;所述立杆、所述钢框脚手板、所述钢框防护网共同形成“C”型半包围架体;所述钢框脚手板至少设置2层,顶层钢框脚手板的内侧边框通过所述可调防倾拉杆与临边结构柱拉接;所述“C”型半包围架体端部的所述立杆通过所述地锚拉座与建筑结构楼板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上按固定间距布置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用于调整所述钢框脚手板的安装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间距为1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临边结构柱施工防护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前岳军政刘建国刘太峰张迎松张凯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河人施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