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582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该爬模平台系统由连接件连接模架单元构成,模架单元包括倒置的U形主架和位于该主架两脚内的副架,副架包括头部和下部立柱,副架通过导向装置与主架连接,还包括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在整体平台结构上的墙体模板;模架单元还包括一端与该主架连接,另一端与该副架连接的提升装置;该装置可实现集中自动爬模控制,解决了现有爬模技术中只能分别爬内外模的缺陷,减少了爬模人工和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较现有爬模设备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成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
技术介绍
在高层建筑的墙体浇注工程中,通常是在墙体的内外侧搭建脚手架,然后在待浇注墙体的位置固定模板才能实施浇注,施工过程中需要依靠大量人力或其他吊装设备移动模板,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而且很难实现墙体平整光滑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申请日为2003年9月2日的中国专利03278264.0公开了一种筑墙升模装置,模板固定在主梁上,它通过经埋件支座固定在墙体上的导轨、分别固定在主梁和导轨上的上轭和下轭、和与上下轭连接的油缸,通过上下轭、油缸和主梁的配合,在液压系统操作下,实现机械化爬模。该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依靠大量人力或其他吊装设备移动模板的缺陷,但墙体两侧需分别独立设置上述设备,且爬模时只能分别操作,需要较多人工,操作成本高,设备成本也很高,特别是不能够爬升水平结构同时施工的结构;操作平台设置在每一套升模装置中,安全性差,不能构成整体平台,施工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可构成整体操作平台,实现整体内外模板同时爬模,减少爬模操作中的人工和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爬模设备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包括模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单元包括倒置的U形主架,位于该主架两脚内的副架,所述副架包括一个头部和一个下部立柱,所述下部立柱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所述副架头部通过副架导向装置与该主架连接;所述模架单元还包括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一端与该主架连接,另一端与该副架连接,所述模架单元之间通过活动连接件、杆件和水平板固定连接成一个具有空间结构的整体平台,所述U形主架的两脚位于墙体两侧,所述整体平台还包括墙体模板,所述墙体模板通过模板活动连接件连接在整体平台与墙体侧面相邻的结构上,所述整体平台通过所述模架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建筑结构上。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U型主架的两脚长度基本相等。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U型主架的一脚较另一脚长,在该较长的一脚内侧设置有平台导向装置,该平台导向装置以施工墙体为基础对所述平台进行导向。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和副架头部采用桁架结构或实体结构,所述模架单元通过活动连接件、杆件和水平板按如下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水平板通过活动连接件水平连接所述相邻模架单元的主架结构和所述杆件,所述杆件通过活动连接件以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倾斜方向连接相邻模架单元或相互间连接;所述模架支撑结构包括所述整体平台脚或墙体模板或副架下部立柱,所述建筑结构包括墙体或楼板或梁;所述整体平台脚或墙体模板支撑在墙体上时,是通过水平插在墙体中的杆、螺栓或墙体模板的对拉杆、或固定在墙体上的钉、挂钩等实现的。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架导向装置包括与所述主架固定连接的导轨,和与该导轨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副架头部固定连接的导向件。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所述导向件的滑动连接这样设置导轨为杆状件,导向件为套装在该导轨上的导向套。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所述导向件的滑动连接这样设置导轨与导向件的连接为两构件沿导轨的轴向相互钩套的半封闭式滑动连接。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所述导向件这样设置导轨截面为T形,导向件设有可供套入该导轨截面T形两翼缘的导向套;或导轨截面为“[”形,导向件设有可供插入该导轨开口中的导向块;或导轨为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杆件,导向件设有可被夹套在该导轨的两根相互平行的杆件之间的导向块。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架还包括防坠装置和定位装置,该防坠装置和定位装置固定在所述副架头部两侧上并与所述导轨配合;所述模板与所述平台的模板活动连接件包括一端与该模板的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台结构水平滑动连接的竖向支撑件,和一端与该模板的立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台结构之间可水平调节连接距离的水平调节件。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件与所述平台结构水平滑动连接这样实现在所述平台与墙体侧面相邻的上部或中部结构上设置截面为“工”字形或“[”形的水平导轨,所述竖向支撑件上部设置可插入该导轨开口内的滑轮或滑块或滑套;或所述平台结构设置水平导轨,所述竖向支撑件上部设置可套装在该水平导轨上的套。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设备、主架提升链轮组、副架提升链轮组和链条;该驱动设备固定在所述主架内侧,所述主架提升链轮组的顶端链轮连接在副架头部,其下端链轮连接在低于副架头部的主架上,所述副架提升链轮组的顶端链轮连接在主架顶部,其下端链轮连接在副架头部上;所述链条绕过所述主架提升链轮组和副架提升链轮组,所述绕过主架提升链轮组的链条竖向段和绕过副架提升链轮组的链条竖向段数量相等;该链条还绕过所述驱动设备的链轮并张紧相连。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备为电动葫芦或提升机。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和链条分别用滑轮和钢丝绳代替。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部件、受该电机和减速部件驱动的螺杆及与该螺杆配合的螺母,所述电机、减速部件和螺杆位于主架上、所述螺母位于副架上,或所述电机、减速部件和螺杆位于副架上、所述螺母位于主架上。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部件、受该电机和减速部件驱动的齿轮齿条系统或涡轮蜗杆系统,所述电机、减速部件及其驱动的齿轮或涡轮位于副架上,所述齿条或蜗杆系统位于主架上。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架、副架连接并受集中液压站或空压站驱动的油缸或气缸。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终端,在所述每个模架单元的提升受力构件上设置重力传感器,将每个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控制终端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终端与每个模架单元的提升装置信号连接。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每个模架单元的主架、副架或提升装置上设置运动传感器,将每个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控制终端信号连接。上述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每个模架单元的主架和副架及平台上适当位置对应于相应提升装置设置限位传感器或状态传感器,将每个所述限位传感器或状态传感器与控制终端信号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内外模板同时自动爬模,解决了现有爬模技术中只能分别爬内外模的缺陷,减少了爬模人工和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本技术设备较现有爬模设备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架单元布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提升装置采用滑轮和电动葫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提升装置采用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提升装置采用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模架单元1的平面布置,使用中是在模架单元1之间用水平板或杆件4通过活动连接件如螺栓连接件、管卡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爬模平台系统,用同一控制终端实现集中控制,当然也可采用人工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包括模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单元包括倒置的U形主架,位于该主架两脚内的副架,所述副架包括一个头部和一个下部立柱,所述下部立柱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所述副架头部通过副架导向装置与该主架连接;所述模架单元还包括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一端与该主架连接,另一端与该副架连接,所述模架单元之间通过活动连接件、杆件和水平板固定连接成一个具有空间结构的整体平台,所述U形主架的两脚位于墙体两侧,所述整体平台还包括墙体模板,所述墙体模板通过模板活动连接件连接在整体平台与墙体侧面相邻的结构上,所述整体平台通过模架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建筑结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晏周金钟建都张爱武王成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辰升降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