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37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此公开了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桩基、承台和系梁组成,其中系梁采用钢管内灌混凝土结构形式;系梁上焊接支撑板用以安装φ280mm滑轮,在支撑板两侧焊接限制其水平位移的侧向限位板;本装置通过多个滑轮并排布置,实现承重索的锚固以及索力自平衡;其中,支撑板具有预留孔,预留孔处设置φ80mm销轴,φ280mm滑轮通过φ80mm销轴安装在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主要用于解决传统承重索锚固结构复杂,承重索索力受力不平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锚固装置,具体讲是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缆索吊装施工中,承重索锚固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调平滑车进行承重索的锚固,该方式能保证各承重索索力的平衡,但是需要加工调平滑车等附属构件,其加工成本高,并且调平滑车需与锚碇预埋件进行转换,锚碇施工时需提前设置预埋件,预埋件用量大且预埋精度要求高;转向滑车需与锚碇预埋件进行转换,转向滑车与预埋件连接处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疲劳破坏,结构安全风险高。第二种是直接将承重索捆绑与锚碇上,该方式施工方便,无需单独加工调平滑车和预埋件,但承重索与锚碇接触面易产生摩擦破坏,承重索局部磨损严重,后期可重复利用率低;并且受摩擦力影响,承重索索力难以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主要用于解决传统承重索锚固结构复杂,承重索索力受力不平衡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桩基、承台和系梁组成,其中系梁采用钢管内灌混凝土结构形式;系梁上焊接支撑板用以安装φ280mm滑轮,在支撑板两侧焊接限制其水平位移的侧向限位板;本装置通过多个滑轮并排布置,实现承重索的锚固以及索力自平衡;其中,支撑板具有预留孔,预留孔处设置φ80mm销轴,φ280mm滑轮通过φ80mm销轴设置在支撑板上。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φ80mm销轴上设置有用于减小φ280mm滑轮与φ80mm销轴间的摩擦力,保证滑轮顺利转动的石墨铜套。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板外侧设置有防止施工期间销轴转动的止转板和止转螺栓。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主要用于解决传统承重索锚固结构复杂,承重索索力受力不平衡的问题;其改进后的主要优点体现为;(1)无需设置调平滑车以及预埋件,施工成本低;(2)直接利用永久锚碇进行锚固,结构安全可靠,(3)现场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4)通过滑动轴实现承重索索力自平衡,无需损伤承重绳,承重绳后期重复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锚固装置整体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锚固装置整体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系梁正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系梁侧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对应的焊接结构断面大样图。其中:桩基1,承台2,系梁3(φ1500×18mm钢管混凝土系梁),支撑板4,φ280mm滑轮5,侧向限位板6,φ80mm销轴7,石墨铜套8,止转板9,止转螺栓10,预留孔11,承重索12,内灌混凝土13,轮滑组安装轴线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保证承重索锚固同时满足索力平衡和施工简便的特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由桩基1、承台2和系梁3组成,其中系梁3采用钢管内灌混凝土结构形式;系梁3上焊接支撑板4用以安装φ280mm滑轮5,在支撑板4两侧焊接侧向限位板6限制其水平位移。本装置通过多个滑轮并排布置,实现承重索的锚固以及索力自平衡。如图5所示,支撑板4具有预留孔11,预留孔11处设置φ80mm销轴7,φ280mm滑轮5通过φ80mm销轴7设置在支撑板4上。同时,还可以在φ80mm销轴7上设置石墨铜套8,以减小φ280mm滑轮与φ80mm销轴间的摩擦力,保证滑轮顺利转动;在支撑板4外侧设置止转板9与止转螺栓10,防止施工期间销轴转动。那么,本专利改进后的优点主要体现为;(1)无需设置调平滑车以及预埋件,施工成本低;(2)直接利用永久锚碇进行锚固,结构安全可靠,(3)现场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4)通过滑动轴实现承重索索力自平衡,无需损伤承重绳,承重绳后期重复利用率高。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桩基(1)、承台(2)和系梁(3)组成,其中系梁(3)采用钢管内灌混凝土结构形式;系梁(3)上焊接支撑板(4)用以安装φ280mm滑轮(5),在支撑板(4)两侧焊接限制其水平位移的侧向限位板(6);本装置通过多个滑轮并排布置,实现承重索的锚固以及索力自平衡;其中,支撑板(4)具有预留孔(11),预留孔(11)处设置φ80mm销轴(7),φ280mm滑轮(5)通过φ80mm销轴(7)设置在支撑板(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索力自平衡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桩基(1)、承台(2)和系梁(3)组成,其中系梁(3)采用钢管内灌混凝土结构形式;系梁(3)上焊接支撑板(4)用以安装φ280mm滑轮(5),在支撑板(4)两侧焊接限制其水平位移的侧向限位板(6);本装置通过多个滑轮并排布置,实现承重索的锚固以及索力自平衡;其中,支撑板(4)具有预留孔(11),预留孔(11)处设置φ80mm销轴(7),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东胡洪俊侯朝银李清培鲁翼陈星州周咏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