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81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浇筑承台垫板;再在承台垫板的上表面放置承台钢筋框,并在承台钢筋框的上方绑扎立柱钢筋;然后将预制混凝土模板套放在承台钢筋框的外围,再在预制混凝土模板的外部回填土,直至回填土的高度达到第一设定高度处;最后向预制混凝土模板内部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完全包覆承台钢筋框并且混凝土的高度达到第二设定高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定强度后形成单桩承台。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预制混凝土模板且无需留设支模作业面,工序简单易操作,所需工作面小,便于连续施工,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管桩基础有梁板结构地坪的施工中,地坪下布置有密集的单桩基础承台,每个基础承台上有短柱,单桩基础承台通常采用常规的放坡开挖,并留设支模作业面进行木模支设的施工方法,但是该施工方法工序复杂,支模作业面搭设繁琐且占用面积较大,且常会导致作业面不足、只能隔跨开挖,无法连续施工的问题,施工效率较低且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采用预制混凝土模板且无需留设支模作业面,工序简单易操作,所需工作面小,便于连续施工,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土方开挖并浇筑承台垫板;2)在承台垫板的上表面放置承台钢筋框,并在承台钢筋框的上方绑扎立柱钢筋;3)将预制混凝土模板套放在承台钢筋框的外围,使得预制混凝土模板覆盖承台钢筋框的侧壁;4)在预制混凝土模板的外部回填土,直至回填土的高度达到第一设定高度处;5)向预制混凝土模板内部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完全包覆所述承台钢筋框并且混凝土的高度达到第二设定高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定强度后形成所述单桩承台。所述步骤4)中,所述第一设定高度为承台钢筋框的高度。所述步骤5)中,所述第二设定高度为预制混凝土模板的高度。所述预制混凝土模板由细石混凝土浇注而成。所述预制混凝土模板内部埋设有单层双向钢筋。所述预制混凝土模板的顶端设置有吊装环,所述吊装环和所述单层双向钢筋相焊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模板采用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均不大于800mm。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预制混凝土模板是直接套设在承台钢筋框的外围,无需留设支模作业面,减小了开挖作业量,也使得施工工序更加简单方便;单桩承台的浇注质量高;工序简单易操作,所需工作面小,便于连续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单桩承台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预制混凝土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预制混凝土模板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承台钢筋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台垫板,2、承台钢筋框,3、立柱钢筋,4、预制混凝土模板,41、钢筋,42、吊装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土方开挖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承台垫板1;2)在承台垫板1的上表面放置承台钢筋框2,并在承台钢筋框2的上方绑扎立柱钢筋3;其中承台钢筋框2呈矩形,其结构如图4所示。3)将预制混凝土模板4套放在承台钢筋框2的外围,使得预制混凝土模板4完全覆盖承台钢筋框2的侧壁;进一步地,承台钢筋框2的侧壁抵顶在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内壁上,以更好的支撑预制混凝土模板4。4)在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外部回填土,直至回填土的高度达到第一设定高度处;其中,在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外部回填土,可使得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外部由回填土层支撑,保证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稳固度,同时也便于为下一个承台的开挖留设工作面。进一步地,第一设定高度为承台钢筋框2的高度,以使得土层对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外部形成更好地支撑。5)向预制混凝土模板4内部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完全包覆承台钢筋框2并且混凝土的高度达到第二设定高度,待混凝土硬度达到设定强度后即形成单桩承台,也即混凝土浇注后,预制混凝土模板4无需拆除,和单桩承台形成一体。进一步地,第二设定高度为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高度H。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预制混凝土模板4是由细石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无顶盖和无底盖的框架结构,细石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细石混凝土具有浇注方便、不易出现表面气泡或蜂窝麻面的缺陷的优点,可提高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施工速度和成型质量。且预制混凝土模板4本身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刚度较好,不易变形。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预制混凝土模板4内部埋设有单层双向钢筋41,钢筋41直径为8mm。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顶端设置有直径为8mm的吊装环42,吊装环42和单层双向钢筋41相焊接,也即在制作预制混凝土模板4时,先绑扎单层双向钢筋41形成钢筋骨架,再在钢筋骨架的上方焊接吊装环42,然后再浇注细石混凝土形成预制混凝土模板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制混凝土模板4采用矩形框架结构,结构稳定,便于施工。进一步地,矩形框架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均不大于800mm。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壁厚为40mm,以保证其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模板4是直接套设在承台钢筋框2的外围,安装简单方便,无需搭设支模作业面,后续结构柱的施工也可采用同样的方式,例如,先预制结构柱模板,该模板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然后在进行步骤5)之后,将结构柱模板套放在立柱钢筋3的外围,然后在结构柱模板的外部回填土至设定高度,再向结构柱模板内浇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完全包覆立柱钢筋3,待混凝土达到设定强度后形成结构柱。本实施例的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预制混凝土模板4是直接套设在承台钢筋框2的外围,无需留设支模作业面,减小了开挖作业量,也使得施工工序更加简单方便;预制混凝土模板4的外部由土方回填支撑,模板内部由承台钢筋框2支撑,且预制混凝土模板4本身是整浇刚性的,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不存在涨模和爆模问题,可有效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也即可有效保证最终形成的单桩承台的质量和尺寸精度;另外该施工方法在向预制混凝土模板4内浇注混凝土之前进行回填土,还可提前为下一个承台的开挖留设工作面,满足后续作业的顺利衔接,利于提高整体地坪的施工进度;混凝土浇筑后,预制混凝土模板4不拆除,可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该施工方法,工序简单易操作,工作面小,便于连续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狭窄施工区域,特别是结构地坪下单桩承台数量过于密集的承台施工作业。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土方开挖并浇筑承台垫板;2)在承台垫板的上表面放置承台钢筋框,并在承台钢筋框的上方绑扎立柱钢筋;3)将预制混凝土模板套放在承台钢筋框的外围,使得预制混凝土模板覆盖承台钢筋框的侧壁;4)在预制混凝土模板的外部回填土,直至回填土的高度达到第一设定高度处;5)向预制混凝土模板内部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完全包覆所述承台钢筋框并且混凝土的高度达到第二设定高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定强度后形成所述单桩承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土方开挖并浇筑承台垫板;2)在承台垫板的上表面放置承台钢筋框,并在承台钢筋框的上方绑扎立柱钢筋;3)将预制混凝土模板套放在承台钢筋框的外围,使得预制混凝土模板覆盖承台钢筋框的侧壁;4)在预制混凝土模板的外部回填土,直至回填土的高度达到第一设定高度处;5)向预制混凝土模板内部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完全包覆所述承台钢筋框并且混凝土的高度达到第二设定高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定强度后形成所述单桩承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桩承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所述第一设定高度为承台钢筋框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益辉柳建国谢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