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小明专利>正文

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75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包括桩体、桩尖和承载台,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桩尖,桩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桩体中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均呈“梯形”状,并且两个加强筋的左右两侧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桩体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定位杆贯穿于两个加强筋的中部,两个加强筋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槽,定位杆中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栓,且两个连接螺栓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水平一致。该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结构稳定,且稳定性强,使本产品在埋入地下时不会发生倾斜,同时可避免某一部位因承压过多而对其他结构造成损坏,提升了本产品的耐用性,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基桩
,具体是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现有技术中,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1721290694.2的专利案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该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包括支撑柱、承载台以及固定柱,固定柱设置在地面预设的固定井中,固定柱为空心柱,支撑柱套设在固定柱的腔体内,支撑柱的一端与承载台的下端面固定,使该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避免了支撑柱壁面与固定井的土层直接接触作用而造成沉降,但是该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桩身全部或部分埋于土中,使桩身时刻受到压力挤压的情况下容易对桩身结构造成损坏,同时,现有的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在被打入土壤中时,其稳定性不足,导致桩身容易偏移,以致影响后期建筑效果,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的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由于稳定性不足,而导致桩身容易偏移,以致影响后期建筑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通过设置减震杆、加强筋和限位槽,能够为基桩结构提供良好的稳定性,防止桩体发生倾斜,同时增强基桩结构的耐用性,避免了某一部位因承压过多而对其他结构造成损坏,对建筑基桩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包括桩体、桩尖和承载台,所述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桩尖,所述桩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所述桩体中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均呈“梯形”状,并且两个加强筋的左右两侧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所述桩体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定位杆贯穿于两个加强筋的中部,所述两个加强筋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槽,所述定位杆中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栓,且两个连接螺栓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水平一致,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桩杆,所述基桩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桩销,且两个桩销均呈“长方形”状,所述左侧桩销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横杆,且横杆的左侧边缘与承载台的左侧边缘保持平行对正;所述基桩杆包括加强环、减震杆和基桩挡块,所述加强环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减震杆,且左右两侧的减震杆均呈“纵向排列”分布,所述加强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桩挡块,且左右两侧减震杆的一端均贯穿于基桩挡块中。优选的,所述加强环为“长方形”状,且加强环的左右两侧均呈“弧形”状。优选的,所述基桩挡块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承压块,且两个承压块上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基桩挡块中。优选的,所述减震杆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优选的,所述两个承压块的顶部边缘均保持平行一致,且两个承压块上下两端的高度均为三十厘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在加强环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减震杆,当本产品在使用时,由于减震杆均呈“纵向排列”分布,且由于减震杆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使本产品在实际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减震杆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的特性,可使减震杆均衡的承担基桩杆的重力,使定位杆时刻保持竖直平衡而不会发生倾斜,以保证本产品在埋入地下时的稳定性,增强了本产品使用的可靠性。(2)、该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在桩体中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筋,由于加强筋均呈“梯形”状,并且由于两个加强筋的左右两侧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同时由于两个加强筋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槽,使本产品在实际使用时,通过两个加强筋与限位槽可使本产品形成一个均匀的承压面,避免了某一部位因承压过多而对其他结构造成损坏,提升了本产品的耐用性。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稳定,且稳定性强,使本产品在埋入地下时不会发生倾斜,同时可避免某一部位因承压过多而对其他结构造成损坏,提升了本产品的耐用性,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基桩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桩体;2-桩尖;3-承载台;4-加强筋;5-定位杆;6-限位槽;7-连接螺栓;8-基桩杆;801-加强环;802-减震杆;803-基桩挡块;9-桩销;10-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的加强筋4、定位杆5和桩销9均可从市场购买或定制获得,具体型号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不再进行赘述。请参阅图1至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包括桩体1、桩尖2、承载台3、加强筋4、定位杆5、限位槽6、连接螺栓7、基桩杆8、加强环801、减震杆802、基桩挡块803、桩销9和横杆10,桩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桩尖2,桩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3,桩体1中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筋4,且加强筋4均呈“梯形”状,并且两个加强筋4的左右两侧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由于加强筋4均呈“梯形”状,并且由于两个加强筋4的左右两侧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同时由于两个加强筋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槽6,使本产品在实际使用时,通过两个加强筋4与限位槽6可使本产品形成一个均匀的承压面,避免了某一部位因承压过多而对其他结构造成损坏,提升了本产品的耐用性,桩体1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5,且定位杆5贯穿于两个加强筋4的中部,两个加强筋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槽6,定位杆5中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栓7,且两个连接螺栓7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水平一致,定位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桩杆8,基桩杆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桩销9,且两个桩销9均呈“长方形”状,左侧桩销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横杆10,且横杆10的左侧边缘与承载台3的左侧边缘保持平行对正,基桩杆8包括加强环801、减震杆802和基桩挡块803,加强环801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减震杆802,且左右两侧的减震杆802均呈“纵向排列”分布,由于减震杆802均呈“纵向排列”分布,且由于减震杆802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使本产品在实际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减震杆802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的特性,可使减震杆802均衡的承担基桩杆8的重力,使定位杆5时刻保持竖直平衡而不会发生倾斜,以保证本产品在埋入地下时的稳定性,增强了本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加强环8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桩挡块803,且左右两侧减震杆802的一端均贯穿于基桩挡块803中。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本产品时,将桩尖2立于地面或通过对承载台3施加压力使桩尖2插入地面,在这个过程中,使桩体1缓慢的埋入土壤中,由于减震杆802具有减震、抗震的功效,可使减震杆802均衡的承担基桩杆8的重力,使定位杆5时刻保持竖直平衡而不会发生倾斜,以保证本产品在埋入地下时的稳定性,增强了本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同时通过两个加强筋4与限位槽6可使本产品形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包括桩体(1)、桩尖(2)和承载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桩尖(2),所述桩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3),所述桩体(1)中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筋(4),且加强筋(4)均呈“梯形”状,并且两个加强筋(4)的左右两侧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所述桩体(1)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5),且定位杆(5)贯穿于两个加强筋(4)的中部,所述两个加强筋(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槽(6),所述定位杆(5)中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栓(7),且两个连接螺栓(7)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水平一致,所述定位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桩杆(8),所述基桩杆(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桩销(9),且两个桩销(9)均呈“长方形”状,所述左侧桩销(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横杆(10),且横杆(10)的左侧边缘与承载台(3)的左侧边缘保持平行对正;所述基桩杆(8)包括加强环(801)、减震杆(802)和基桩挡块(803),所述加强环(801)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减震杆(802),且左右两侧的减震杆(802)均呈“纵向排列”分布,所述加强环(8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桩挡块(803),且左右两侧减震杆(802)的一端均贯穿于基桩挡块(80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包括桩体(1)、桩尖(2)和承载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桩尖(2),所述桩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3),所述桩体(1)中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筋(4),且加强筋(4)均呈“梯形”状,并且两个加强筋(4)的左右两侧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所述桩体(1)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5),且定位杆(5)贯穿于两个加强筋(4)的中部,所述两个加强筋(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槽(6),所述定位杆(5)中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栓(7),且两个连接螺栓(7)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水平一致,所述定位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基桩杆(8),所述基桩杆(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桩销(9),且两个桩销(9)均呈“长方形”状,所述左侧桩销(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横杆(10),且横杆(10)的左侧边缘与承载台(3)的左侧边缘保持平行对正;所述基桩杆(8)包括加强环(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明鲁海荣苏娟
申请(专利权)人:王小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