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版辊运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12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版辊运输机,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之间安装有液压柱,所述下车体内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下车体下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两端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两条导轨,所述下车体通过车轮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条码带,所述下车体下表面对应所述条码带位置固定安装有条码识别器,所述上车体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控制器和液压驱动组件;所述上车体顶部安装有运输架,所述运输架包括底板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输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性高、能够将版辊与堵头一起运输等优点。

A Printing Roller Convey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inting plate roller conveyor,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body and a lower body. A hydraulic column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upper body and the lower body, a driving motor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lower body, a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lower body, and two guideways are fixed and install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n both ends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The lower body is slidingly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way through wheels.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bar code ban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lower body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bar code recognizer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bar code b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upper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storage battery, a controller and a hydraulic drive component; the upper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transport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n installation plate, and an installation shaft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 plates. Two supporting blocks are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shaft. The conveyo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utomation, high work efficiency, high safety, and the ability to transport plate rollers and plugs toge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版辊运输机
本技术涉及版辊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版辊运输机。
技术介绍
印刷版辊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而每从一个工位到下一个工位的版辊转运,传统的方式是靠工人手工转运,而版辊通常较重,对工人来说耗时耗力,还容易受伤,现在在版辊加工过程中通常使用版辊转运车来实现版辊的转运,工人将加工好的版辊放在转运车上,再推动转运车至下一工位,再将版辊取下,现有转运车的缺点在于:1、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非常影响工作效率;2、由于转运车的高度不能调整,工人在装卸版辊时有时候需要将版辊抬起,有时候又需要将版辊放下,非常耗力;3、转运车在车间内的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4、现有的版辊与堵头均为分开运输的,不能在同一运输车上进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版辊运输机,该运输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性高、能够将版辊与堵头一起运输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版辊运输机,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液压柱,所述下车体内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和伸缩臂,所述下车体下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两条导轨,所述下车体通过车轮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车轮传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条码带,所述下车体下表面对应所述条码带位置固定安装有条码识别器,所述伸缩臂穿过下车体下表面,所述伸缩臂端部固定安装有充电头;所述上车体沿导轨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测距雷达,所述上车体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警报器和按钮组,所述上车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控制器和液压驱动组件,所述充电头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液压泵、液压控制元件、液压辅助元件、液压油;所述液压辅助元件包括液压油箱、滤油器、液压油冷却装置、加热器;所述上车体顶部固定安装有运输架,所述运输架包括底板及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表面两端且与底板垂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等间隔固定安装有多根平行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为圆台状,两个所述支撑块对立布置,所述支撑块沿轴线开有供安装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块滑动的套设在安装轴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按钮组、编码识别器、测距雷达、液压驱动组件、伸缩臂、警报器、驱动电机和蓄电池电性连接。上述结构中,在某工位加工完成后,将版辊以平行于安装轴的方向摆放在所述运输架上,版辊放置在两根所述安装轴之间的位置,版辊两端通过两根安装轴两端的圆台形支撑块支撑,且所述支撑块可转动,即版辊放置好后,还可旋转一周进行检查,随后通过所述按钮组中的进退按钮,控制运输机向下一工位运输,所述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驱动车轮在导轨上进行移动,同时所述编码识别器启动,对所述底座上的条码带上的条码进行识别,各个工位及充电处均设置有该条码带,通过所述编码识别器识别条码带上不同的条码来实现控制器对运输机自身的定位,在向下一工位移动时,当所述编码识别器识别到相应的条码,所述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下一工位的工人即可取下版辊进行加工,在运输机的移动过程中,在移动方向上的所述测距雷达启动,对移动方向的前方进行测距,当检测到有物体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同时所述警报器进行报警,当物体离开,所述控制器再控制驱动电机启动,继续运输版辊,在版辊的装卸过程中,工人可通过所述按钮组中的升降按钮控制液压驱动组件启动,驱动所述液压柱升起或下降,调整所述上车体的高度,方便工人装卸版辊,每天的休息时间中,可按下所述按钮组中的充电按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编码识别器及条码带识别当前位置,所述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驱动运输机向充电处移动,当所述编码识别器识别到充电处的编码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所述控制器控制伸缩臂向下伸出,将所述充电头插入充电电源中进行充电。优选的,所述安装轴上垂直于轴线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支撑块相对于另一个支撑块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可滑动的套设在安装轴上,所述固定筒上开有垂直于轴线的通孔,所述固定筒与安装轴通过固定销固定。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堵头盒。优选的,所述底板及所述安装板的侧边上固定安装有警示灯带,所述警示灯带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编码识别器及条码带实现运输机自身的定位及运输过程中的定位,运输效率更高,通过测距雷达来提高运输的安全性,通过液压柱来提高版辊装卸的便利性;2、通过固定筒在安装轴上的滑动与固定,可对支撑块进行限位,提高版辊的放置稳定性;3、在运输架上设置堵头盒使得运输机不仅可运输版辊,还可运输堵头;4、通过警示灯带在运输机移动时的警示,进一步提升运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右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控制原理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底座;2、导轨;3、车轮;4、上车体;5、运输架;6、按钮组;7、支撑块;8、固定孔;9、安装轴;10、固定销;11、固定筒;12、安装板;13、底板;14、警示灯带;15、液压柱;16、编码识别器;17、下车体;18、条码带;19、充电头;20、伸缩臂;21、液压驱动组件;22、控制器;23、测距雷达;24、警报器;25、蓄电池;26、驱动电机;27、堵头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印刷版辊运输机,包括上车体4和下车体17,上车体4和下车体17之间固定安装有四个液压柱15,下车体17内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6和伸缩臂20,下车体17下侧设置有底座1,底座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两条导轨2,下车体17通过车轮3与导轨2滑动连接,驱动电机26与车轮3传动连接,底座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条码带18,下车体17下表面对应条码带18位置固定安装有条码识别器,伸缩臂20穿出下车体17下表面,伸缩臂20端部固定安装有充电头19。上车体4沿导轨2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测距雷达23,上车体4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警报器24和按钮组6,上车体4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5、控制器22和液压驱动组件21,充电头19与蓄电池25电性连接,液压驱动组件21包括液压泵、液压控制元件、液压辅助元件、液压油;液压辅助元件包括液压油箱、滤油器、液压油冷却装置、加热器等。本技术液压驱动组件21,主要是对液压油冷却装置进行改进,降低了高温油对冷凝器的制冷剂流通管道的冲击并改善了冷却效果。液压油冷却装置包括由半导体制冷片隔开为上下两层的冷却箱体。冷却箱体上层安装有冷凝器,冷凝器一端上侧与进油管路相连,另一端上侧与出油管路相连。进油管路的另一端与高温液压油源连接,出油管路的另一端与液压油箱连接,其中进油管路上设置有缓冲器。进油管路包括连接高温液压油源和缓冲器的管路、连接缓冲器及冷凝器的管路,出油管路包括连接冷凝器与储油箱的管路、连接储油箱和油压机用液压油箱的管路。连接储油箱和油压机用液压油箱的管路有3条,分别安装有提升阀、冲液阀、加压阀。冷却箱体的下层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5、温度调节开关、DC/DC电路。冷却箱体上表面一端安装有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版辊运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液压柱,所述下车体内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和伸缩臂,所述下车体下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两条导轨,所述下车体通过车轮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车轮传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条码带,所述下车体下表面对应所述条码带位置固定安装有条码识别器,所述伸缩臂穿过下车体下表面,所述伸缩臂端部固定安装有充电头;所述上车体沿导轨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测距雷达,所述上车体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警报器和按钮组,所述上车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控制器和液压驱动组件,所述充电头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液压泵、液压控制元件、液压辅助元件、液压油;所述液压辅助元件包括液压油箱、滤油器、液压油冷却装置、加热器;所述上车体顶部固定安装有运输架,所述运输架包括底板及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表面两端且与底板垂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等间隔固定安装有多根平行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为圆台状,两个所述支撑块对立布置,所述支撑块沿轴线开有供安装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撑块滑动的套设在安装轴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按钮组、编码识别器、测距雷达、液压驱动组件、伸缩臂、警报器、驱动电机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版辊运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液压柱,所述下车体内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和伸缩臂,所述下车体下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两条导轨,所述下车体通过车轮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车轮传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条码带,所述下车体下表面对应所述条码带位置固定安装有条码识别器,所述伸缩臂穿过下车体下表面,所述伸缩臂端部固定安装有充电头;所述上车体沿导轨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测距雷达,所述上车体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警报器和按钮组,所述上车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控制器和液压驱动组件,所述充电头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液压泵、液压控制元件、液压辅助元件、液压油;所述液压辅助元件包括液压油箱、滤油器、液压油冷却装置、加热器;所述上车体顶部固定安装有运输架,所述运输架包括底板及固定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