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蹬式多轮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02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蹬式多轮自行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前端的前叉、安装于前叉下端的前轮、安装于前叉上端的车把、设置在车架上的车座、以及通过中轴转动安装在车架上的脚踏板,车架后端设有传动箱,传动箱上设有若干对后轮,中轴设置在车座的下方,且中轴位于车把的前方,中轴、车把和车座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由前向后依次分布,中轴到车座的前后距离大于中轴到车座的上下距离,车座活动安装在车架上,可相对车架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前蹬式脚踏板,在蹬车时通过车座对背部的支撑来保障腿部发力,蹬车更加省力,并且通过设置可前后移动调整的车座和可调节的靠板,能够适应性调整骑行姿势,提高骑行的舒适性。

A Forward-pedaling Multi-wheeled Bicy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ront pedal multi-wheel bicycl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front fork mount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frame, a front wheel moun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ront fork, a handlebar moun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ront fork, a seat mounted on the frame, and a pedal mounted on the frame by rotating the middle axle. The rear end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box, and several pairs of rear wheels are arranged on the transmission box, and the middle axle is arranged under the seat. The projection of the axle, the handlebar and the seat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distributed from front to back. The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axle to the seat is larger than the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axle to the seat. The seat is movably mounted on the frame and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relative to th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e strength of the legs through the support of the seat to the back when pedaling, and the pedaling is more labor-saving. By setting the front and back movable adjustable seat and adjustable backrest, the riding posture can be adjusted adaptively and the riding comfort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蹬式多轮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特别涉及一种前蹬式多轮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生活中常用的出行工具,自行车从技术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人们对自行车进行了不断的改造,进化到现有的自行车,现有自行车的改进一般都是在材料的应用和动力源方面,很少在自行车整体结构上和稳定性上进行改进。市场上普遍常见的自行车是两轮装置,驾驶时容易出行不平稳的情况,尤其是车速一慢下来时,车就会不受控制地倒下。也由于稳定性差的原因,在初学骑自行车时也很困难,往往要跌很多跤才能学会。例如:专利号为012144711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这种自行车为了增加稳定性采用了五个车轮,但由于车轮较多,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再加上采用下蹬式脚踏板,仅依靠腿部进行乏力,骑行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蹬式多轮自行车,提高骑行的舒适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前蹬式多轮自行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前端的前叉、安装于前叉下端的前轮、安装于前叉上端的车把、设置在车架上的车座、以及通过中轴转动安装在车架上的脚踏板,所述车架后端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上设有若干对后轮,所述中轴通过链传动驱动所述后轮转动,所述中轴设置在所述车座的下方,且所述中轴位于所述车把的前方,所述中轴、所述车把和所述车座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由前向后依次分布,所述中轴到所述车座的前后距离大于所述中轴到所述车座的上下距离,所述车座活动安装在所述车架上,可相对所述车架前后移动。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上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长槽,所述车座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车座的下方设有插接在所述长槽内的导柱,所述导柱上螺接有锁紧螺母。作为优选,所述车座包括坐板和靠板,所述靠板铰接于所述坐板上并相对所述坐板前后摆动,所述坐板与所述靠板的铰接处设有使所述靠板向前后转动的扭簧。作为优选,所述坐板的后端设有安装槽,所述靠板的下端伸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坐板铰接,所述安装槽的后槽壁上设有用于支撑向后倾倒的靠板的弧形凸起。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凸起至少为两个,呈上下、前后设置,两个所述弧形凸起形成用于支撑所述靠板的支撑斜面。作为优选,所述靠板上设有用于伸入所述安装槽内、以调整所述靠板向后摆动幅度的调整块,所述调整块滑接在所述靠板的背面并相对所述靠板上下移动。作为优选,所述调整块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调整块的直边和斜边卡入靠板与坐板之间的空隙内,调整块的斜边线性分布有多个向内凹陷、与弧形凸起相匹配的固定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前蹬式脚踏板,在蹬车时通过车座对背部的支撑来保障腿部发力,蹬车更加省力,并且通过设置可前后移动调整的车座和可调节的靠板,能够适应性调整骑行姿势,提高骑行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车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车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前叉,3-车把,4-车座,401-坐板,402-靠板,403-扭簧,404-调整块,405-弧形凸起,406-安装板,407-调节板,408-弹簧,5-脚踏板,6-前轮,7-后轮,8-传动箱。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前蹬式多轮自行车,包括车架1、安装于车架1前端的前叉2、安装于前叉2下端的前轮6、安装于前叉2上端的车把3、设置在车架1上的车座4、以及通过中轴转动安装在车架1上的脚踏板5,所述车架1后端设有传动箱8,所述传动箱8上设有若干对后轮7,所述中轴通过链传动驱动所述后轮7转动。链传动采用常规的链轮链条传动方式,即在中轴和后轮转轴设置链轮,两个链轮之间绕设链条,脚踏板5带动中轴转动,中轴通过链传动带动后轮转动。中轴设置在所述车座4的下方,且所述中轴位于所述车把3的前方,所述中轴、所述车把3和所述车座4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由前向后依次分布,所述中轴到所述车座4的前后距离大于所述中轴到所述车座4的上下距离。车座4活动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可相对所述车架1前后移动。车架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06,所述安装板406上设有长槽,所述车座4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06上,所述车座4的下方设有插接在所述长槽内的导柱,所述导柱上螺接有锁紧螺母。中轴与车座4的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最小为20°,最大为30°。如图2所示,车座4包括坐板401和靠板402,所述靠板402铰接于所述坐板401上并相对所述坐板401前后摆动,所述坐板401与所述靠板402的铰接处设有使所述靠板402向前后转动的扭簧403。坐板401的后端设有安装槽,所述靠板的下端伸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坐板401铰接,所述安装槽的后槽壁上设有用于支撑向后倾倒的靠板的弧形凸起405。弧形凸起405至少为两个,呈上下、前后设置,两个所述弧形凸起405形成用于支撑所述靠板402的支撑斜面。靠板402上设有用于伸入所述安装槽内、以调整所述靠板402向后摆动幅度的调整块404,所述调整块404滑接在所述靠板402的背面并相对所述靠板402上下移动。调整块404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调整块404的直边和斜边卡入靠板402与坐板401之间的空隙内,调整块404的斜边线性分布有多个向内凹陷、与弧形凸起405相匹配的固定槽。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安装板406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在车架1上,安装板406相对车架1在左右方向摆动,车座4与安装板406安装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当双腿在向前蹬车时,安装板406随腿的发力而相应的左右摆动,减小坐板401对腿部的压力。靠板402的下端设有延伸至安装板406下方的调节板407,调节板407设置在铰接轴的左右两侧,调节板407与安装板406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设有弹簧408,靠板402前后摆动时调整调节板407与安装板406的距离,即弹簧408对安装板406的弹力大小,靠板402的后倾角度越大,调节板407与安装板406的距离越小,弹簧408对安装板406的弹力越大,安装板406在左右方向的摆动幅度越小。因为靠板402的后倾角度越大,安装板406摆动幅度较大时,车座4越容易晃动,而此时骑行者几乎呈平躺姿势骑行,平衡能力控制相对较差,容易从车身翻滚下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蹬式多轮自行车,包括车架(1)、安装于车架(1)前端的前叉(2)、安装于前叉(2)下端的前轮(6)、安装于前叉(2)上端的车把(3)、设置在车架(1)上的车座(4)、以及通过中轴转动安装在车架(1)上的脚踏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后端设有传动箱(8),所述传动箱(8)上设有若干对后轮(7),所述中轴通过链传动驱动所述后轮(7)转动,所述中轴设置在所述车座(4)的下方,且所述中轴位于所述车把(3)的前方,所述中轴、所述车把(3)和所述车座(4)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由前向后依次分布,所述中轴到所述车座(4)的前后距离大于所述中轴到所述车座(4)的上下距离,所述车座(4)活动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可相对所述车架(1)前后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蹬式多轮自行车,包括车架(1)、安装于车架(1)前端的前叉(2)、安装于前叉(2)下端的前轮(6)、安装于前叉(2)上端的车把(3)、设置在车架(1)上的车座(4)、以及通过中轴转动安装在车架(1)上的脚踏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后端设有传动箱(8),所述传动箱(8)上设有若干对后轮(7),所述中轴通过链传动驱动所述后轮(7)转动,所述中轴设置在所述车座(4)的下方,且所述中轴位于所述车把(3)的前方,所述中轴、所述车把(3)和所述车座(4)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由前向后依次分布,所述中轴到所述车座(4)的前后距离大于所述中轴到所述车座(4)的上下距离,所述车座(4)活动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可相对所述车架(1)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蹬式多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有安装板(406),所述安装板(406)上设有长槽,所述车座(4)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06)上,所述车座(4)的下方设有插接在所述长槽内的导柱,所述导柱上螺接有锁紧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蹬式多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4)包括坐板(401)和靠板(402),所述靠板(402)铰接于所述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鉴昊周忠友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