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01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充电口的安装支架本体,所述安装支架本体设置于后防撞梁与后保险杠之间间隙;所述安装支架本体上端与后围外板外侧相连,下端与所述后防撞梁的外侧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充电口布置在后保险杠位置,在后围外板和后防撞梁上提供安装点,通过固定螺栓装配充电口安装支架,由于后保险杠与后防撞梁之间存在布置空间,可以很好的安装充电口,既保证充电功能实现,又满足整体造型要求。

A New Type of Charging Por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body,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charging por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n installation bracket body for installing charging ports,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ear anti-collision beam and the rear bumper; the upper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bracket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ar peripheral plate, and the low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ar anti-collision beam. The utility model arranges charging ports at the rear bumper position, provides installation points on the rear peripheral plate and rear anti-collision beam, and assembles charging ports installation brackets through fixed bolts. Because there is space between the rear bumper and the rear anti-collision beam, the charging ports can be well installed, which not only guarantees the realization of charging function, but also meets the overall modeling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汽车,增加电池包作为动力来源,需要增加类似于加油口结构的充电口。现有车身外观造型下,增加充电口安装支架影响整车外观造型的同时引起投资成本增加。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能够在保证实现充点功能前提下不影响整车造型,解决充电口充电口布置困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能够在保证实现充点功能前提下不影响整车造型,解决充电口充电口布置困难问题。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充电口的安装支架本体,所述安装支架本体设置于后防撞梁与后保险杠之间间隙;所述安装支架本体上端与后围外板外侧相连,下端与所述后防撞梁的外侧相连。所述安装支架本体为由主体、上连接脚、下连接脚以及过渡部组合呈的纵截面为“几”字型的结构,所述主体大致呈方形结构,所述主体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过渡部与上、下连接脚连接,所述过渡部的截面呈平滑曲线。所述主体的中部设有与充电口形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主体的边缘设有用于固定充电口的固定孔。所述主体的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下连接脚。所述后围外板的外侧设有用于连接后保险杠的后保险杠安装支架,所述后保险杠安装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后围外板与所述上连接脚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第二安装孔和上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匹配连接的第一焊接螺母;所述后防撞梁上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匹配螺纹连接的第二焊接螺母,所述下连接脚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匹配的下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将充电口布置在后保险杠位置,在后围外板和后防撞梁上提供安装点,通过固定螺栓装配充电口安装支架,由于后保险杠与后防撞梁之间存在布置空间,可以很好的安装充电口,既保证充电功能实现,又满足整体造型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后视图。图中,1安装支架本体,11主体,12上连接脚,121上安装孔,13下连接脚,131下安装孔,14过渡部,15通孔,16固定孔,2后防撞梁,21第三安装孔,22第二焊接螺母,3后围外板,31第二安装孔,32第一焊接螺母,4后保险杠安装支架,41第一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充电口的安装支架本体1,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设置于后防撞梁2与后保险杠之间间隙;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上端与后围外板3外侧相连,下端与所述后防撞梁2的外侧相连,通过将充电口布置在后保险杠位置,在后围外板3和后防撞梁2上提供安装点,通过固定螺栓装配充电口安装支架,由于后保险杠与后防撞梁2之间存在布置空间,可以很好的安装充电口,既保证充电功能实现,又满足整体造型要求。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为由主体11、上连接脚12、下连接脚13以及过渡部14组合呈的纵截面为“几”字型的结构,所述主体11大致呈方形结构,所述主体1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过渡部14与上、下连接脚连接,所述过渡部14的截面呈平滑曲线。所述主体11的中部设有与充电口形状相匹配的通孔15,所述主体11的边缘设有用于固定充电口的固定孔16,通过固定孔16将充电口固定于通孔15内。所述主体11的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下连接脚13,使得安装支架本体1固定的更为稳定。所述后围外板3的外侧设有用于连接后保险杠的后保险杠安装支架4,所述后保险杠安装支架4上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41,所述后围外板3与所述上连接脚1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41相匹配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第二安装孔31和上安装孔121,所述第二安装孔31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匹配连接的第一焊接螺母32;所述后防撞梁2上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穿过的第三安装孔21,所述第三安装孔21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匹配螺纹连接的第二焊接螺母22,所述下连接脚13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21相匹配的下安装孔131,安装过程:将固定螺栓依次穿过上安装孔121、第一安装孔41以及第二安装孔31,然后通过第一焊接螺母32与固定螺栓端部的外螺纹匹配连接紧固,同时将后保险杠安装支架4与上连接脚12进行固定,节约成本,节省空间;同时通过固定螺栓依次穿过下安装孔131、第三安装孔21后与第二焊接螺母22螺纹连接,完成安装支架本体1的固定。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充电口的安装支架本体(1),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设置于后防撞梁(2)与后保险杠之间间隙;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上端与后围外板(3)外侧相连,下端与所述后防撞梁(2)的外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充电口的安装支架本体(1),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设置于后防撞梁(2)与后保险杠之间间隙;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上端与后围外板(3)外侧相连,下端与所述后防撞梁(2)的外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本体(1)为由主体(11)、上连接脚(12)、下连接脚(13)以及过渡部(14)组合呈的纵截面为“几”字型的结构,所述主体(11)大致呈方形结构,所述主体(1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过渡部(14)与上、下连接脚连接,所述过渡部(14)的截面呈平滑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口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的中部设有与充电口形状相匹配的通孔(15),所述主体(11)的边缘设有用于固定充电口的固定孔(16)。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王娅琴吴凤南贾斐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