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00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手推车,其包括车架、滚轮组件、及拉手,所述车架至少包括底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左端的左侧板,且所述车架上至少与所述左侧板相对的一侧敞开,所述滚轮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和左侧板上,所述拉手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的前侧和后侧;当所述底板位于底部时,所述拉手的另一端可旋转至所述车架的左侧或右侧,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左部或右部;将所述车架翻转九十度,所述拉手可旋转至所述车架的上侧或下侧,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上部或下部,此时所述左侧板位于所述车架的底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手推车,通过翻转可使用于不同的场合,提高推车使用率。

Multifunctional trolle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trolley,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roller assembly and a handle. The frame comprises at least a bottom plate, a left side plate vertically arrang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at least one side opposite the left side plate is open on the frame. The roller assembly is fixed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left side plate, and one end of the handle is articulated at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frame. When the bottom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the other end of the handle can rotate to the left or right side of the frame and be fixed to the left or right side of the frame by positioning parts; when the frame is turned 90 degrees, the handle can rotate to the upper or lower side of the frame and be fixed to the upper or lower part of the frame by positioning parts, when the left side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or lower part of the frame. Describe the bottom position of the frame. The multi-functional trolle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in different occasions by turning ov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手推车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手推车一般用于放置零部件和工具,功能单一,使用场合有局限性,不方便放置铁锹、锄头等长杆型园艺工具,本技术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推车,可作为普通手推车使用,也可翻转后作为园艺车使用,用于放置长杆型园艺工具。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手推车,包括车架、滚轮组件、及拉手,所述车架至少包括底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左端的左侧板,且所述车架上至少与所述左侧板相对的一侧敞开,所述滚轮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和左侧板上,所述拉手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的前侧和后侧;当所述底板位于底部时,所述拉手的另一端可旋转至所述车架的左侧或右侧,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左部或右部;将所述车架翻转九十度,所述拉手可旋转至所述车架的上侧或下侧,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上部或下部,此时所述左侧板位于所述车架的底部位置。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右端的第一立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车架上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立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组件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横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杆组件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横杆、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组件与所述左侧板之间的至少一横杆组件,所述第二立杆组件位于所述车架的前后侧,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与所述横杆组件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在该平面设有隔板组件。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手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立杆组件的中部,所述拉手通过定位件固定在所述横杆组件的一端或所述第二立杆组件的一端。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为弹销,所述横杆组件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立杆组件的至少一端设有与所述弹销匹配的销孔。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组件包括若干个移动托盘,所述移动托盘的前后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杆组件上。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立杆组件设有分隔杆,所述分隔杆的两端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二立杆组件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外端通过限位件限位,当所述车架翻转使用时,所述分隔杆沿所述第二立杆组件滑动以分隔所述车架上部与所述隔板组件之间的空间。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杆组件下部设有呈U型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杆组件上且下端向下延伸;所述车架的上端设有呈U型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一端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端且另一端向所述车架设置所述滚轮组件的一侧延伸。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的顶部设有顶板。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杆组件上设有第一拉手支撑部,所述顶板上与所述第二立杆组件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拉手支持部。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左侧板宽度方向两端的安装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滚轮轴、及设置在所述滚轮轴两端的滚轮,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安装部、及固定在所述左侧板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向车架外侧延伸且它们的连接处设有滚轮轴穿槽,所述滚轮轴穿设在所述滚轮轴穿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该手推车可作为普通手推车使用,物品放置在底板或隔板上,此时拉手位于车架的左侧或右侧用于推动车架,将车架九十度翻转,左侧板位于底板位置作为底板使用,可将铁锹、锄头等长杆型园艺工具通过与左侧板相对的敞口放入,此时将拉手旋转至车架的上侧或下侧用以推动车架,该推车结构简单,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手推车实施例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翻转九十度后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其中:1、车架;1-1、底板;1-2、左侧板;1-3、第一立杆组件;1-4、第二立杆组件;1-5、第一横杆;1-6、第二横杆;1-7、横杆组件;1-8、顶板;1-9、移动托盘;2、滚轮组件;2-1、第一安装部;2-2、第二安装部;2-3、滚轮轴;2-4、滚轮;3、拉手;3-1、穿口;4、定位件;4-1、销部;4-2、弹簧;4-3、拉栓球;5、第一支撑件;6、第二支撑件;7、分隔杆;8、第一拉手支撑部;9、第二拉手支撑部;10、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工作中的条件。参见图1-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推车,包括车架1、滚轮组件2和拉手3,其中车架1包括底板1-1、竖直设置在底板1-1左端的左侧板1-2,且车架1上与左侧板1-2相对一侧敞开,车架1的前侧、后侧可设置盖板封闭,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车架1的前侧和后侧为敞开式,车架1的上部设有顶板1-8,滚轮组件2固定在底板1-1和左侧板1-2上,拉手3呈U型,拉手3的一端(即U型部的两个柄部)铰接在车架1的前侧和后侧,拉手3的另一端(即U型部的底部)可旋转至车架1的左右侧或上下侧,并通过定位件4固定在车架1的左、右部或上、下部,该手推车可作为普通手推车使用,物品放置在底板1-1或隔板上,此时拉手3位于车架1的左侧或右侧,当需要放置铁锹、锄头、扫把等长杆型园艺工具时,将拉手3旋转至车架1的上侧或下侧,然后将车架1翻转九十度,此时左侧板1-2位于底部,将长杆型园艺工具从与左侧板1-2相对的敞开口放入,即可将该手推车作为园艺车使用。本例中,车架1还包括设置在底板1-1右端的第一立杆组件1-3、设置在底板1-1与车架1上端之间的第二立杆组件1-4、设置在第一立杆组件1-3上的第一横杆1-5、设置在第二立杆组件1-4上的第二横杆1-6、及设置在第一立杆组件1-3和左侧板1-2之间的横杆组件1-7,第二立杆组件1-4设置在车架1的前后侧,其中,第一立杆组件1-3、第二立杆组件1-4均包括设置在底板1-1前后两侧的两个立杆,横杆组件1-7包括设置在车架1前后两侧的两个横杆,第一横杆1-5、第二横杆1-6和横杆组件1-7位于同一平面上,在该平面上设有隔板组件,用于放置物品,应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立杆组件1-4,还可以在第一立杆组件1-3设置多个第一横杆1-5,在第二立杆组件1-4上设置多个第二横杆1-6、同时设置多个横杆组件1-7,将车架1分隔为多层。本例中,拉手2一端铰接在第二立杆组件1-4的中部,拉手2通过定位件4固定在横杆组件1-7的一端或第二立杆组件1-4的一端,当翻转车架1九十度后,可将拉手2调整至相应的位置进行使用。本例中,定位件4为弹销,在横杆组件1-7的两端、第二立杆组件1-4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弹销匹配的销孔10。如图5所示,定位件4包括销部4-1、穿设在销部4-1上的弹簧4-2、及拉栓球4-3,销部4-1包括大头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滚轮组件(2)、及拉手(3),所述车架(1)至少包括底板(1‑1)、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1‑1)左端的左侧板(1‑2),且所述车架(1)上至少与所述左侧板(1‑2)相对的一侧敞开,所述滚轮组件(2)固定在所述底板(1‑1)和左侧板(1‑2)上,所述拉手(3)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1)的前侧和后侧;当所述底板(1‑1)位于底部时,所述拉手(3)的另一端可旋转至所述车架(1)的左侧或右侧,并通过定位件(4)固定在所述车架(1)的左部或右部;将所述车架(1)翻转九十度,所述拉手(3)可旋转至所述车架(1)的上侧或下侧,并通过定位件(4)固定在所述车架(1)的上部或下部,此时所述左侧板(1‑2)位于所述车架(1)的底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滚轮组件(2)、及拉手(3),所述车架(1)至少包括底板(1-1)、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1-1)左端的左侧板(1-2),且所述车架(1)上至少与所述左侧板(1-2)相对的一侧敞开,所述滚轮组件(2)固定在所述底板(1-1)和左侧板(1-2)上,所述拉手(3)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1)的前侧和后侧;当所述底板(1-1)位于底部时,所述拉手(3)的另一端可旋转至所述车架(1)的左侧或右侧,并通过定位件(4)固定在所述车架(1)的左部或右部;将所述车架(1)翻转九十度,所述拉手(3)可旋转至所述车架(1)的上侧或下侧,并通过定位件(4)固定在所述车架(1)的上部或下部,此时所述左侧板(1-2)位于所述车架(1)的底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1)右端的第一立杆组件(1-3)、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与所述车架(1)上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立杆组件(1-4)、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组件(1-3)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横杆(1-5)、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杆组件(1-4)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横杆(1-6)、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组件(1-3)与所述左侧板(1-2)之间的至少一横杆组件,所述第二立杆组件(1-4)位于所述车架(1)的前后侧,所述第一横杆(1-5)、第二横杆(1-6)与所述横杆组件(1-7)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在该平面设有隔板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立杆组件(1-4)的中部,所述拉手(3)通过定位件(4)固定在所述横杆组件(1-7)的一端或所述第二立杆组件(1-4)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为弹销,所述横杆组件(1-7)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立杆组件(1-4)的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新大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