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81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包括纵向设置的把手柱,把手柱上端固接有两个一号刀片,两个一号刀片均纵向设置,两个一号刀片之间相互平行,两个一号刀片上端共同固接有二号刀片,二号刀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一号刀片的上端连接,两个一号刀片与二号刀片之间形成U型的通孔,两个一号刀片远离通孔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固接在把手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的对胶辊进行宽度可控以及深度可控的开槽,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与生产。

A Lathe Slotting Tool for Cot Manufactu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otting tool for a lathe for rubber roll manufacturing,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post with two No.1 blade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handle post, two No.1 blades are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two No.1 blades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wo No.1 blades are jointly fixed with No.2 blades, two ends of No.2 blad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wo No.1 blades, and two No.1 blades are one. A U-shaped through hole is formed between No. 1 blade and No. 2 blade. A limit block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wo No. 1 blades away from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limit block is fixed on the handle pos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lot Cots with controllable width and depth,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
本技术涉及胶辊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
技术介绍
胶辊是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覆橡胶经硫化而制成的辊状制品。因为使用需求,胶辊外层往往需要进行开槽处理,常规的开槽方式都是采用传统刀具进行人工开槽,不但费力而且不易操作,对所开槽的宽度以及深度都无法很好的进行控制。胶辊一般重量较重,无论是搬运还是移动都较为不便,使用大型车床进行开槽也极为不便。因此,制造出一种便捷的开槽工具则能有效的提高开槽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以解决手工对胶辊进行开槽时,槽的宽度以及深度不易控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包括纵向设置的把手柱,把手柱上端固接有两个一号刀片,两个一号刀片均纵向设置,两个一号刀片之间相互平行,两个一号刀片上端共同固接有二号刀片,二号刀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一号刀片的上端连接,两个一号刀片与二号刀片之间形成U型的通孔,两个一号刀片远离通孔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固接在把手柱上。优选地,两个一号刀片的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减小,二号刀片与两个一号刀片连接位置的形状配合。优选地,把手柱外壁设有缺口,缺口设置在通孔下端,缺口与通孔连通。优选地,把手柱外壁设有凹槽,凹槽设置在缺口下方。优选地,把手柱为圆柱。优选地,把手柱施力部位套设有防滑层。优选地,二号刀片的形状为上凸的圆弧面。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根据胶辊所需要开槽位置,手持把手柱,并通过一号刀片以及二号刀片对胶辊进行施力,操作过程中,把手柱与胶辊外壁垂直,即把手柱始终处在胶辊径向位置,所开槽即为一号刀片以及二号刀片所形成的的通孔大小,在开槽过程中,槽的宽度由两个一号刀片之间的距离决定,槽的深度则为二号刀片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只需保证限位块始终与胶辊表面紧密相贴,即可保证所开槽的深度。本技术通过两个一号刀片之间的距离决定槽的宽度,通过二号刀片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决定槽的深度,使得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不借助任何其他器具就能对胶辊进行精确的开槽,操作极为方便,且本技术构造简单,易于生产。一号刀片的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减小,即可使本技术顶部变窄,因此方便本技术在开槽初始时破开胶辊的胶层。本技术在进行开槽切割时,因为是人工操作,把手柱与胶辊表面的角度通常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难以一直保持垂直,因此设置缺口可避免因把手柱角度变化而产生的把手柱与胶辊面的摩擦,使得开槽过程更为顺畅。把手柱为圆柱且把手柱施力部位套设有防滑层为常规优化方案。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可将拇指置于凹槽内,四指握住把手柱,更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施力。二号刀片的形状为上凸的圆弧面可避免二号刀片与一号刀片之间形成的棱角对所开槽底部的磨损,使得开槽过程更为流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可有效的对胶辊进行宽度可控以及深度可控的开槽,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与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把手柱,2-一号刀片,3-二号刀片,4-通孔,5-限位块,6-缺口,7-防滑层,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包括纵向设置的把手柱1,把手柱1为圆柱,把手柱1施力部位套设有防滑层7,把手柱1上端固接有两个一号刀片2,两个一号刀片2均纵向设置,两个一号刀片2之间相互平行,两个一号刀片2上端共同固接有二号刀片3,二号刀片3的形状为上凸的圆弧面,二号刀片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一号刀片2的上端连接,两个一号刀片2与二号刀片3之间形成U型的通孔4,两个一号刀片2的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减小,二号刀片3与两个一号刀片2连接位置的形状配合,两个一号刀片2远离通孔4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5,限位块5固接在把手柱1上;把手柱1外壁设有缺口6和凹槽8,缺口6设置在通孔4下端,缺口6与通孔4连通,凹槽8设置在缺口6下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可有效的对胶辊进行宽度可控以及深度可控的开槽,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与生产。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根据胶辊所需要开槽位置,手持把手柱,并通过一号刀片以及二号刀片对胶辊进行施力,操作过程中,把手柱与胶辊外壁垂直,即把手柱始终处在胶辊径向位置,所开槽即为一号刀片以及二号刀片所形成的的通孔大小,在开槽过程中,槽的宽度由两个一号刀片之间的距离决定,槽的深度则为二号刀片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只需保证限位块始终与胶辊表面紧密相贴,即可保证所开槽的深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的把手柱(1),所述把手柱(1)上端固接有两个一号刀片(2),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均纵向设置,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之间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上端共同固接有二号刀片(3),所述二号刀片(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的上端连接,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与所述二号刀片(3)之间形成U型的通孔(4),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远离所述通孔(4)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固接在所述把手柱(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的把手柱(1),所述把手柱(1)上端固接有两个一号刀片(2),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均纵向设置,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之间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上端共同固接有二号刀片(3),所述二号刀片(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的上端连接,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与所述二号刀片(3)之间形成U型的通孔(4),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远离所述通孔(4)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固接在所述把手柱(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辊制造用车床开槽工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的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二号刀片(3)与两个所述一号刀片(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亚华胶辊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